APP下载

学校管理有序才能有效

2015-09-10张同语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中层干部副校长决策

张同语

不少校长都有这样的感觉,尽管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务,但学校发展一直没有什么起色,教学质量也没有大的改变。究竟是自己工作方法有问题呢,还是自己的工作能力不够?

的确,有些校长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全身心地扑在学校工作上,可谓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但成绩却并不明显。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认为,就出在校长对自己及学校工作的错误排序上。工作有序,事半功倍;工作无序,事倍功半。

一、正确规划明方向

校长与教师的不同之处在于,校长是把握学校整体发展方向的岗位,负责制定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为师生搭建工作学习的平台。而学校的中层干部和教师,是在校长领导下,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好,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任务。做正确的事是领导范畴,体现了校长的决策力;正确地做事属于管理范畴,是根据领导的指导开展工作,是执行问题。校长的有效领导体现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情。在任何时候,对于任何人或者组织,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言,“做正确的事”都是由学校战略来决定的。如果做的是正确的事,即使执行中有一些偏差,其结果可能不会致命;但如果做的是错误的事情,则执行得越完美无缺,结果的危害越大。

二、抓大放小突重点

校长在管理过程中要管校长应该管的,集中精力抓决策的制定并推动决策的实施等,其他的则由学校各科室、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真正会管理的校长,绝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害怕权力被瓜分,而是善于分配权力给下属,让下属感受到校长的信任,从而使下属竭尽全力地将事情办好。在这个过程中,校长于无声中影响着下属、激励着下属,使下属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但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不在小事上耗费精力不等于不问小事,校长要能够敏锐地从小事或细小环节中,发现和抓住影响决策制定和事关全局的大事,这是校长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三、塔式管理职责明

对学校事务的管理,校长要抓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学校发展的方向问题,即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如何做;组织结构问题,即如何把事情合理地分配给学校各科室、部门处理;人员的问题,如何将合适的干部、教师放到合适的岗位上;流程的问题,如何做才有效率等。不想清楚前面的事情就做后面的事情,不从上到下梳理,管理必然无效。因为方向错了,一切都错;而方向对了,后面的事情即使不到位,校长也有机会进行调整。对人的管理,学校再大,校长也只须抓好副校长这几个人的管理即可,中层干部由副校长管理,一线教师由中层干部管理,一级抓一级,一层对一层负责。校长切忌“越俎代庖”,越过副校长直接指挥中层干部或者教职工,打击副校长的积极性,使副校长产生校长独断的想法。一名高水平的校长,必然懂得如何调动副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其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这样,副手才能时时处处感到校长的尊重和信任以及自己在学校的地位和影响。

四、有效沟通促和谐

沟通是新形势下校长必备的领导艺术,沟通不仅能开拓思路,聚集人气,更能汇聚能量。第一是向上沟通,即与上级领导沟通。上级领导往往比你更了解大局,向上沟通能保证校长做的决策与上级的指示精神相一致,和他们沟通是让校长不犯排序错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第二是平行沟通,即加强与兄弟学校间的往来,知道其他学校都在做什么,以使自己的学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第三是向下沟通。学校干部、教师和学生才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学校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他们都有决策权、知情权,也最有发言权。学校一切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校长坐下来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了解干部、教师、学生的所思所盼。只有这样,校长的决策才能得到贯彻和落实。■

(作者单位:安徽五河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中层干部副校长决策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如何创新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工作策略
来宾市忻城县聘任70名法制副校长
《副校长》
《管理就是决策:第一次就把决策做对》
学校中层干部的管理与素养
校长要善于引领中层干部走出“两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