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阅读教学中的写作训练

2015-09-10冯小松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5年11期
关键词:言语课文文本

冯小松

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已成为教师的普遍共识。读写结合、语用训练成了阅读教学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是在一些语文课堂上,语用训练出现了机械化、简单化、随意化的倾向。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聚焦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语用,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精心设计写作训练点,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升言语表达的质量。

一、仿写表达形式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要带领学生关注言语表达形式,在言语实践中实现言意兼得。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作,在言语表达形式上都有作者独特的地方。因此,教师在细读文本时,应特别关注言语表达形式的秘妙,精心设计语用训练题,引导学生品词析句,通过仿写实现语言习得。

例如,教学《孔子游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这段话时,我带领学生读一读、品一品,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泗水春景之美,接着我引导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子写一写:“( )的( )是她( )的( )”有了精心的预设,学生的表达异彩纷呈:绵绵的春雨是她甘甜的乳汁,茫茫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汹涌的波涛是她深情的呼唤,高耸的山峰是她健美的臂膀,习习的凉风是她亲切的问候,粉红的桃花是她绽放的笑脸……这样的仿写基于文本特殊句子的言语形式,学生有章可循,由文本语境链接到生活情境,达到了语用训练的目的。

二、内化语言材料

语言文字运用不仅有书面语言表达,还有口头语言表达。在小语教材中,童话、神话、寓言等故事类文本占了一定的比例。这类文章语言生动,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时,可以运用复述、课本剧表演等教学策略,鼓励学生积极仿用文本语言材料,对文本语言进行理解、积累、内化和表达,这也是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例如,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我选择了放手,让学生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四人一组合作学习。首先一起讨论演好课本剧的几个要素,接着小组内分角色排练,最后在全班集中展示课本剧表演,师生共同打分点评。学生自始至终热情高涨,全程全员参与,用语言、动作和神态生动地演绎着故事。这样的表演,既内化了文本语言,又提升了学生的言语表现力,一举两得。

除了复述和表演,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文本中的关键词语,连词成句说文本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还可以选用课文中的精彩词语,进行文本相似情境的迁移仿写。

三、迁移写作方法

教师在文本解读时至少要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文本“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用一只眼睛理解文本内容,也要引导学生用另一只眼睛聚焦文本的写作方法,并进行适当地迁移运用。

例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我引导学生聚焦课文中天游峰的景物描写,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体会环境描写对于衬托人物特点的独特作用。有了这样的发现和思考,学生会将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学《大自然的文字》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作者运用叙述、设问、对比、描写等说明方法,分别介绍了北极星、砧状云、石灰石、花岗石这四种大自然的文字。接着我顺势利导,鼓励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说明方法来说明“树的年轮”。这样的迁移仿写,学生有法可依,写下来的文字自然生动流畅。《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中,萧红运用了“对话”的方式来描写童年趣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现学现用,用对话描写自己儿时的一件趣事,在训练中把握言语规律,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四、创生文本内容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补白”,利用文本的空白进行合理的补充、解释和说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扩写、续写、想象写等方法创生文本内容,在言语实践中提升语用能力。

不管是扩写还是续写,都不能为写而写,必须基于文本特征、文本语境,基于年级特征和语用目标,设计出符合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读写练习。

总之,教师只有立足文本语言特点,围绕核心语用价值,精心预设写作训练点,才能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不断提升言语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城东镇西场小学)

猜你喜欢

言语课文文本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