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细读,为阅读教学寻津

2015-09-10费琪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正街窄巷错别字

费琪

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命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深入课堂实际,当的阅读教学似乎更像是一场技能训练,教师心沥血地教,学生苦思冥想地学,课堂却越越呆板僵化,枯燥乏味。阅读教学本应是语教学中最灵动鲜活、最具人文内涵和情趣的学活动,而今却让人食之无味。

钱理群先生的《名作重读》、孙绍振先的《名作细读》给语文教学领域带来了一股“本细读”的清风,也为当前阅读教学的现状供了优化的可能。叶圣陶先生强调:“如果引导学生仔仔细细读文本,获得透彻之理解则学生非徒理解而已,其思想感情必受深切影响。语文教学之思想教育之效果,宜于此之。”

孙绍振教授独创的“比较还原法”、陈亮先生的“以心契心,以文解文,以言传言的“三以”读法等,都是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他们在名作细读方面所作的个案研究也为们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受此启发,笔者在执散文《边街》的过程中也做了一番粗浅的尝试

一、文本细读,到字里行间去发现和求索

在执教过程中,学生在对边街“老”一特点的理解上似乎并无障碍,但却始终停在表层。笔者提醒学生仔细揣摩文本,注意中反复出现的这些关键词句:“哦,边街老了(第3小节)“边街还是老了,老在窄巷。”(5小节)“哦,边街确实是老了。老在一边。”(尾)并抛给了学生这样两个问题:(1)这三出现的“老”,其内涵是否一致?(2)文末说“街确实是老了。老在一边”,“老在一边”这词语有何深意?

起初学生认为这三处“老”是在反复调边街的“古旧和历史悠久”,但随着阅读深入,学生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文章开头“边街在孤独中静立”,这个“孤独”和“历悠久”之间是否有什么联系?第二处的“老集中体现在边街的窄巷,作者花了很多的笔来写窄巷的狭窄、幽深和历史悠久,这和后人们“迁居在正街新楼里”有没有联系?作用“正街”这个词语是不是相对“边街”而言的?

教师无须多言,课堂上就已洋溢着智慧的芬芳,学生通过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在发现质疑——回归文本——咀嚼涵泳——去伪存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统一的认识。文末“边街老了,老在一边”与开头“边街在孤独中静立”首尾呼应,本身就有着紧密的联系。结合最后第2小节,“老在一边”是指人们“迁居在正街新楼里”,导致边街被搁置一旁,逐渐被人遗忘,最终“在孤独中静立”。原因有两个方面:客观上,边街因历史悠久而带来的交通不便使其难以符合社会需要,使得人们迁居到“正街新楼”;而主观上则是由于边街的人虽有着古朴的民风,但由于恪守传统、盲目崇拜而导致落后,难以跟上时代步伐而终被淘汰。通过对文字的触摸和咀嚼,学生理解到,边街的“老”除了“历史悠久”这层含义之外,更多是指边街日渐落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由此也就更深刻地认识到边街文化被历史淘汰的必然命运,更能理解作者文中表达出来的留恋、惋惜却又无奈的复杂的情感。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阅读,如果只是在文本的表面滑行,而不能通过咬文嚼字深入到文本的言语内蕴中,就读不出自己的感悟,更嚼不出语言文字背后的味道。只有抓住文本语言的精要处、有意味处,于学生未晓处质疑,于貌似无疑处生疑,引导学生到字里行间去发现和求索,才能拨云见日,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情味、意味、理味、趣味、韵味。

二、文本细读,在“缝隙”中寻求开阔

《边街》中这户人家请德全先生写对联,“二十四磁碗荤菜,摆满了一大方桌”,非常大排场,众人对德全先生写的对联也格外看重:“同声赞道:妙哉!妙哉!”受到如此待遇,为什么后来德全先生却“足不出户,把自己关在渐渐老去的旧屋”,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便是文章的“缝隙”,看似反常,其实是作者的别有用心。对德全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是文本解读的难点,也是把握文本的关键。文本细读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矛盾处深究原委,在“缝隙”中探寻真意。

有学生认为德全先生写错别字没有真才实学,但很快就有学生指出:既然如此,为什么边街的这户人家要这么大排场地请他写对联呢?德全先生到底有无真才实学?作者本人对德全先生作何评价?循着文本的足迹,学生发现:“德全先生不仅会吟诗赋词,还善写一手好毛笔草书,可谓是龙飞凤舞。”德全先生醉酒后写对联“照样笔走龙蛇,一挥而就”,可见德全先生有真才实学。第7段文末说:“那些蓄长辫穿马褂的倜傥人士,逛巷子,窜铺面,倒是令人刮目相看的。”第8段开头又道:“德全先生就很算得一个。”可见作者对他是肯定的。那么又该如何理解德全先生写错别字的问题呢?通过对文本的咀嚼、揣摩,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深入,最后认识到:德全先生写错别字是在“老窖酒斟了一锡壶又一锡壶”的盛情款待之下,“酩酊大醉”后的偶发行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又有学生指出:“德全先生写错别字是喝醉之后的偶发行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为何德全先生此后却再也不给人家写对联了,而是足不出户,把自己关在渐渐老去的旧屋里呢?问题的探索似乎陷入了僵局,唯一路径便是回归文本,在“本文”里潜心求索,在“本文”里把“本文”读懂。学生反复咀嚼推究,继而自发地进行小组讨论、争辩:有学生认为德全先生足不出户是出于自省,有学生认为他是出于对现实的失望,有学生认为不合常理……学生在生生对话、生本对话中进行着思维碰撞,也拓宽了思维空间。他们逐渐认识到:德全先生之所以如此并不是一蹶不振,也不纯粹是自省,而是通过这个偶发事件,他看到了边街人对传统文化的恪守和盲目崇拜,清醒地认识到了边街文化正在“老”去,并逐渐被历史淘汰的必然命运,他为此而惋惜伤感却又无能为力,这才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所在。

文本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是常读常新的,甚至是无限的可能的一种存在。细读文本,反复地触摸、咀嚼和领会,于无味中读出有趣,于熟识中读出新知,从平常中读出奇崛,才能真正领悟文本的明示和隐藏在文字后面的真意,读出文本更深刻、更宽广的意蕴,才能真正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与之产生共鸣。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正街窄巷错别字
校园穿新衣
基于GF模型的BDS-3/GPS/Galileo三频模糊度固定性能分析
苏州博物馆西馆:过去与未来,唤醒穿梭窄巷小道的回忆
将英烈记心间
诗嘲错别字
错别字的自述
窄巷FCB估计方法改进及时变特性分析
我与错别字
雨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