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说语文之“文”

2015-09-10叶水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辞章文采工具性

叶水涛

语文之“文”,首先是指文字,即汉字。周作人说:“汉字这东西与天下的一切文字不同,连日本朝鲜在内:它有所谓六书,所以有象形会意、有偏旁;有所谓四声,所以有平仄。从这里,必然地生出好些文章上的把戏。”鲁迅先生也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形美以感目二也,音美以感耳三也。汉字的文字特征,决定了它的某些艺术特性。“有韵为文,无韵为笔”“文章神气,骈文在音律,散文在虚字”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语文之“文”,其次是指文采,相当于修辞。《春秋左氏传》:“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为了有效传递言语的内容,“文”对于“言”是非常必要的。这里“文”的意思是“文采”“修饰”。欧阳修赞同这个解释,他说:“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他又说:“文者,会集众采以成锦绣,合集众字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文”在此作“文采”解释。“文”字当用作指“语言”的时候,其内涵指“有文采的语言”。阮元说:“凡文者,在声为宫商,在色为翰藻。”

语文之“文”,更多是指文体,或文章。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说:“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灿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认为欧阳修的文章如同江河般浩大,又像太阳一样灿烂,其文风清新幽妙,文辞雄伟广大。六朝的佛教翻译家以朴实平易的白话文体译经,但求通晓,不事藻饰,创造了一种“译经体”。“文振八代之衰”的韩愈,致力于打破西昆体四字六字的定格,采取长短错落的自由句式为文,这都是中国文学史上文体的革新。

语文之“文”泛指文学,关注人的情感。刘熙载说:“文,心学也。”“盖自内出,非由外饰也。”刘勰《文心雕龙》以“情”指称文章的内容,以“采”指称文章的形式。既突出了文学艺术以情感人的特征,又指出了文学语言的特点,强调它是美的文辞。魏晋是文学自觉的时代,充分肯定了个性的价值和自然情感的合理性。明清则是“文学独立”的思想开始萌芽。明代郑超宗说:“文者,奇葩文翼之怡人耳目,悦人性情也。”桐城派首领姚鼐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以此作为“文”的准则。但他的弟子梅曾亮认为“理”是理,“文”是文,“文”不必借助于“理”。他同样把“怡悦”作为“文”的特征,希望“文”离开“义理”,摆脱“辞章”的束缚,单独发展。

语文之“文”,当然地指文化,它涵盖字词句章、语言文学,着眼于“文”与“道”的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有其工具性是不言而喻的,语文之“语”囊括“工具”的功能;语文之“文”凸显“人文”的属性,是传统意义上“文”与“道”的统一。《论语·雍也》中说:“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日本学者横山伊势雄分析说:“追求‘道’的士大夫们,既是经学家又是文学家,确实在努力达到‘道’与‘文’的高度融合。”既有文采,赏心悦目;又有理性,丝丝入扣。二者浑然一体,这便达到了“人文性”的要求。

语文的“人文性”,相对“工具性”而言。举凡表情达意、政治教化、娱乐怡情等方面作用均为工具性的作用;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灵,改善人的品性,提高人内在的精神境界时,才可以说这是“人文性”。 这是人类文化的核心,它的内蕴是“人文精神”,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范畴。“人文性”并非是以花团锦簇的语言讲冷峻抽象的道理。语文教师在课堂插科打诨地逗笑煽情,或煞有介事地概括罗列什么“崇高思想”“伟大精神”时,充其量属于“工具性”之“文”,而非“人文性”之“文”。

猜你喜欢

辞章文采工具性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沉痛悼念郑颐寿先生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
郑颐寿教授和他的“汉语辞章学”
辞章学新学科建设刍议
海峡两岸辞章学学术交流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