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品真味
2015-09-10廖玮
廖玮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孙绍振先生指出,在“读者、作者和文本中间,文本无疑是中心。文本由表层意象、中层意象和深层文学形式的审美规范构成,其奥秘在千百年的创作中积淀。一般读者一望可知的是表层意象,教师论者的使命乃是率领读者解读其中层和深层密码”。因此,阅读要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执教者要从一个个字、一个个词、一个个句子入手解读,剖析其中蕴含的表现技巧、修辞方法,细致分析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尽力发现言语的多侧面内涵。这便是文本细读的着眼点。文本细读是阅读主体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与交流,要对文本的语言、结构、意象及文本深层蕴藏的情感进行仔细地品读,从而唤起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出文本的深刻内涵。读者的生命活力在文本细读体验的过程中得到完全的张扬,触发和唤醒了其思想、创造、探索的愿望。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阅读教学得以深入地进行,学生、教师、文本的多层次对话与交流得以有效达成。
孙绍振教授认为“中学课堂要的是货真价实的、系统的分析,而不是玄妙的、空洞的赞美”,因此,要对文本进行微观的个案研究,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宏观学养,而且要有具体文本具体分析的硬功夫,能于细微处见真情,于细微处品真味。他在《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一书中从微观层面上提出了文本细读的两个重要方法:一是比较法,学生阅读文本后进行比较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其丰富内涵,比较是一条理解语言真谛的捷径;二是还原法,将文本还原于情境当中,将情感还原于实际生活当中,用自身生活经验来分析,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如在教学《想念北平》时,为了让学生进入作者营造的情感世界,可以首先从课题入手,放“想念”而取“北平”。让学生作能否将“北平”换成“北京”的思考。通过比较,很容易发现除了历史背景的因素以外,“北平”较之“北京”,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情感的纵深感。又如教学《故都的秋》时,教师对于秋景的解读肯定是不遗余力的,但如果在“故都”一词上做点文章,学生对作家情感世界的理解将更加深入。不如这样解题:让学生把标题中的“故都”一词替换为意思较为接近的“古都”“废都”。通过比较发现“废都”情感上负面倾向较多,而“古都”仅有历史的厚重感却没有作者主观情感的体现。由这样的语言品味,挖掘出作者在标题中就已包含着的对故都的秋的眷恋深情。在这样的教学中,通过文本细读,教师不仅仅是在教一个标题,教一个词语,而是情味十足地扎根于文本,这样的阅读教学实践自然就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了。
在高三文学类文本专题教学中,执教《骑桶者》一文时,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出现了停留于表层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主题的理解,只停留在“揭露社会的冷漠”这一层面。而对于文本中的一些细致入微的描写和作者夸张巧妙的设计出现了理解上的盲区。此时,我们不妨抓住文本中的细节,进行微观至宏观的深入探究。文本中有这样的描写:“她当然马上看到了我”“但她把围裙解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当她半是蔑视半是满足地在空中挥动着手转身向店铺走去时”,很多学生从这些语句中判断煤店的老板娘看到了“我”。从表层意象出发显然只能领会到表层主题,如果我们能从文本细处出发,便会有不一样的发现。经过教师的引导,有学生抓住“当然”进行深入剖析,体会到对煤店老板娘的反应只不过是文中“我”的主观臆断,“半是蔑视半是满足”也是“我”眼中的老板娘的表情,这一切都是骑桶者的心理描写。随之,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骑桶者会有这样的主观臆断”。学生经过深入探究,得出这样的心理源自于内心的自卑畏缩,而自卑畏缩是源自于人物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境遇。老板娘并不能算得上上层阶级,即便是她也与骑桶者形成了无法逾越的人情障碍。这样,除了人情冷漠这一主题以外,自然引出了另一深层意蕴,也就是卡夫卡小说的一贯主题:人与人之间的孤独感与陌生感以及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卡夫卡作品时要关注其隐含着的“现代人的困境”。
阅读是生命的滋养,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引导学生挖掘语言,结合语言来发现“人”,体悟“情”,感受“美”,领悟“理”,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提升人生境界。教师要努力把能力的培养融入到生命教育与精神教育中去,融入人的知、情、意、行的成长之中。
教材中的文本隐藏着作者生命意识的律动,饱含着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流淌着作者云淡风轻的彻悟,交织着作者失落与眷恋的情感,表现着作者正义与真理的呐喊。这些都会以其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唤醒学生的人性与理智、情感与灵魂,唤醒学生的责任感和价值感,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只有通过亲近文本、深入文本,才能去发掘其中蕴含的生气与张力、神韵与意境、灵魂与精神。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假如我们能于细微处深入探寻,一定能走入作者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领略其饱满而热烈的精神内涵,从而丰满自己的生命,提升自己的人格,因此,阅读教学才称之为精神的涵养课。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高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