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病理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5-09-10刁彩侠
刁彩侠
康德的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道德教育为最高的教育,不以知识教育为满足。”而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除了通过思想品德课题这一主要教育途径外,还可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内容。笔者就病理学特点及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对内蕴于病理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谈谈认识。
一、以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激发学生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的热情。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临床诊断、指导治疗及法医对某些案件做鉴定的重要依据,所以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本着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扎实地学好病理学,否则在以后工作中极易造成误诊、漏诊或误判案件等严重后果。如一个早期乳腺癌病人,如果采集标本时态度不端正,工作马虎,随意取材,病理报告结果可能出现偏差,医生根据病理报告,在做手术的时候可能采取单纯的肿瘤切除,从而使病人失去良好的治疗时机,结果可能导致肿瘤扩散,人为地过早把病人推向死亡。又如某些法医进行鉴定时若受人之托,违背意愿有意使鉴定结果偏轻,袒护罪犯使之逍遥法外,最终导致受害者蒙受不白之冤。因此,要端正态度,认真取材仔细检查,做出正确的病理报告。正确的病理报告能使病人重生,罪犯伏法。笔者通过这些实例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学好病理学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以丰富的病理学内容,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爱国主义情操及高尚的医德医风。
1.注重爱国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在病理学总论中讲解我国病理学成就时,笔者着重向学生介绍我国病理工作者修瑞娟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奋斗、刻苦钻研,在微循环研究方面取得成就,为祖国争得荣誉的动人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观念。又如讲解低温、高温等理化因素能导致坏死时,笔者着重穿插讲解了日本帝国主义731部队在我国东北进行各种惨无人道的人体试验,如人体耐低温、耐高温试验等。用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国弱我辱,国强我荣”与“为我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2.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培养与发展。
在目前德育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纯粹地向学生传授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浓厚,易出现厌学情绪。病理学中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因此教学中可注意使之有机结合,向学生渗透以下观点。
(1)转化的观点
病理学中有许多转化观点的内容,如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例如:外伤大量失血→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脑缺血缺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加重血液循环障碍→血压进一步降低,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可导致病人死亡,即原始病因作用下的机体发生某些变化可转化为新的病因再引起新的变化,结果再转化成原因。又如疾病过程中的损伤与抗损伤的转化。例如:外伤出血时机体代偿性出现全身小动脉收缩,起了抗损伤作用,但如果血管收缩时间过长,则引起组织缺血缺氧等损伤病变,这时抗损伤作用转化为损伤作用。
(2)运动发展的观点
事物总是在不停地运动发展着。在总结“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这一章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右心功能不全→下肢血液回流障碍→下肢静脉淤血→血流速度变慢→血栓形成→血栓脱落成为栓子→堵塞血管造成栓塞→器官或组织血液供应中断→梗死。在这一讲述过程中没有穿插任何哲学术语,却无形中向学生阐明事物运动、发展的辩证观点。
(3)矛盾的观点
矛盾存在于任何事物之中。病理学中包含许多矛盾,体现矛盾的规律与特性。如讲解炎症时指出任何一种炎症总是同时存在变质、渗出、增生三种基本病变,变质属损伤过程,而渗出和增生则属于抗损伤过程,且存在炎症发展的不同阶段,某一阶段以某种病变为主,体现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又如讲解病理解剖学总论与各论时指出,病理解剖学的总论讨论各种不同疾病之间的共同性病理过程,而各论则讨论各个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的特殊性,体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4)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病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强的学科。单纯理论讲述比较抽象枯燥,因此教学中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讲授脂肪变性这一内容时,笔者先向学生展示脂肪肝的大体标本,从脂肪肝标本的形态结构及病变特点逐渐延伸讲述脂肪变性的原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特点,使理论在实例中得到检验与巩固。又如讲解栓塞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病案:女35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伴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右心室有赘生物形成)起床下地活动时突感头晕,随即卧床,两天后发现上下肢麻痹。让学生展开讨论临床与病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二者相辅相成。
3.高尚医德医风的培养。
目前许多医疗单位存在医务人员收受红包的不良行为,因此在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医德教育。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健康的心理。如在讲解脱水时,结合某医院护士粗心大意错把20%甘露醇当成10%的葡萄糖给腹泻小儿输入,导致小儿严重脱水,危及生命,后因及时抢救避免一起医疗事故发生的例子,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高渗性脱水的原因,同时渗入了医德医风教育。又如在讲解DIC时,结合某医院产科为抢救一个分娩时出现DIC的产妇,从科室主任、值班医生到值班护士,齐心协力、密切配合、争分夺秒,成功抢救产妇的事例。把理论与实例有力结合起来,既介绍DIC的原因、机理及临床表现等理论内容,又向学生宣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以病理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实验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及尊重患者、互助互爱的社会公德。
实验课要求学生从始至终工作服要穿戴整齐,爱护标本,尊重逝者,严格按照实验程序规范操作,认真细致观察标本,爱护器材,正规书写报告。首先要爱护标本,因为逝者是因失去了生命才给我们留下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要加倍珍惜和爱护。实验中有些切片、标本很典型很容易观察,可有些就不那么典型,以致不能看得很清楚,这时就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相互交流探讨,然后与学生共同总结、讨论、分析,方能进一步加深理解记忆。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养成自觉打扫卫生,关好门窗、水、电的良好习惯。所有这一切都将对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遵守社会公德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