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5-09-10张祎澍
张祎澍
摘 要: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培养创新能力及创新人才成为创新教育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历史创新教育必须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发展人的创新思想、开发人的创新思维为核心。创新精神、创新思想和创新思维与哲学思维紧密相连,它们之间有一条“由此达彼”的通道。
关键词: 历史教育 创新能力培养 培养方法
一、创新教育的哲学基础
1.创新的相对性与创新教育的层次性。创新是相对于守旧而言的,由此还派生出创业与守业的区别。然而,创新与守旧是一对继承和发展的辩证概念,没有创新就不存在守旧,没有守旧更谈不上创新[1]。还需指出,旧并不一定代表落后,旧和落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的事物就是“旧”而不“陈”。新也不一定代表先进,有的新仅仅是表面的繁荣或花样翻新。此外,创新自身还有渐进与飞跃、量变与质量的差别[2]。因此,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创新的相对性决定了创新教育的层次性。创新教育在观念上是多层面的,在实践过程中,它提倡创新教育的全方位性和立体性。从创新教育的国民层次看,创新教育可分为三个大的层次[3]。在教育领域中,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社会急需的、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的人才,为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当然,教育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应有不同的创新教育。学校内部的创新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开创性的个性,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从培养目标的层次看,首先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其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最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没有学校的创新教育,就没有教育领域的创新教育,国家创新系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创新的多维性与创新教育的多元性。创新是一个使用范围极广的概念,由于观察视角和维度不同,使用的范围和领域不同,因此它具有不同内容,既包括观念的创新、组织的创新,又包括管理的创新、制度的创新。从含义方面看,创新首先同义于创造,创造就是制造出一件新事件。创新还同义于革新,革新就是改革或推陈出新,它指的是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产生更好的事物。当然,创新还有开拓、更新、进取之意。由此观之,创新是一个多意的概念,创新活动具有多维性[4]。它决定了创新教育的多元性。创新教育在理念上是多样的,它倡导多样性、相对性;在实践过程中,它提倡创新教育的差异性、非同一性和程度上的区别性。
二、创新教育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1.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一,采用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二,采用研讨式教学:适时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可以争论问题,对同学意见的正、误,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而应以高度的耐心,随时捕捉学生的创造思想火花,并使其燃烧起来;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要给予保护[5]。
2.既要重视哲学的世界观功能,又要重视其方法论功能,进行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6]。其一,采取对话与论辩式教学,启迪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抓住灵感[7]。其二,注重发散性提问,典型形式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还有什么新的见解?如果怎样又会怎样?这类问题重在启发学生求异,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维操作。其三,贯彻要精、要管用的原则,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8]。
3.突出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注重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其一,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是历史课活力和魅力之所在,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充分运用课堂讨论与辩论、社会调查与撰写调研报告、社会参观等方法;其二,改革考试方式,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处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活动要围绕这个中心,从学生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个体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不是天生的,学生的个性创新思维发展、个性创新精神培养、个性创新能量释放,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训练和培养,依赖于教师积极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通过探索和实验获得体验和发现。教师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勤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讨论、辩论中各抒己见,不断提出创新性思维见解。这样,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历史教育创新能力的具体培养
1.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恒久动力,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前提。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从需要的培养入手,强烈而稳定的需要是兴趣产生的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提出建议、扮演角色、展开讨论等入手,慢慢引导,当学生有了兴趣再及时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注意力,找出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听课、阅读、观察的习惯。当学生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时,在研究解决问题时,自然会有独特新颖的方法。比如,有的学生学习历史时,把名字相近的历史人物放在一起,把相似的历史事件凑在一起,大大提高记忆速度。这样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提高兴趣,就会有更大的学习动力和更强的创新意识。
2.给予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历史事件本身特有的生动性和感动性,以及独有的叙述问题的方式,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要结合古今知识,抓住历史事件中的情感因素,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产生共鸣,借此机会引导他们主动探求,扩大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创新能力。例如:讲完《丝绸之路的条件及路径》时,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假若你是一位汉代的商人,从长安出发,到大秦做买卖,经过西域地区,你会看到什么?西域地区的人们会信仰什么?西域地区的地理风貌如何?
3.鼓励引导,建立学生的创新自信。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认为凡是老师教的分析方法都是最好的方法,习惯等待老师讲答案,即使自己有不同意见也不敢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提出,生怕说错了引来嘲笑。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在学习上会越来越教条,思维越来越僵化,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让他们知道即使是权威也并非永远正确、永远最好,同时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回答问题时有“安全感”。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哪怕是学生提出的一些怪想法,也不要轻易否定,那些看起来似乎很奇怪、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想法或问题,正是学生一瞬间产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如讲解《三国鼎立》时,可引导学生对曹操、诸葛亮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唯书,不唯上,敢于进行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评价判断。这样在不断的训练中,学生不仅了解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学会对人物进行评价,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思维方法,还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4.组织教学要有纪律性,必须幽默风趣、引人入胜。这是师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关键和保证。组织教学是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同时,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有关知识巧妙地融幽默于教学中,含而不露地启发学生的联想,加深他们对知识的领悟,获得非比寻常的功效。总之,新时代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授之以鱼”的同时,还应该“授之以渔”,打破让学生“学会”的旧观念,树立让学生“会学”的新观念,努力开启学生的新思维。
参考文献:
[1]王绮芬.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文教资料,2010(015):147-148.
[2]刘晓琳.寓民谣于历史教学中[J].西藏科技,2010,1:017.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韩雪屏,王相文,王松泉.语文课程教学资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教育部基教司.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6]素质教育:观念与实践[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7]董丞明.现代教育技术基础[J].200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