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科学教学秩序,促进语文创新发展

2015-09-10李洁平

考试周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教学秩序教学创新语文教学

李洁平

摘 要: 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一生重要的交际工具,中学语文教学在教育体制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加实践学习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探究自然、接触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重视语感的培养,设计教学任务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目前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新的界定,更加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要求在教学活动中优化教学行为,构建科学教学秩序,因此,语文教学创新势在必行。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创新 教学秩序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教育者全面发展。语文教学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出路在于深化教改阶段,只有加强学生语文实践,营造合理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行为,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其个性心理特征得以充分展示,为学生会学和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的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语文素养在丰富的生活中得以进化发展成熟。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语文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教学理念提供了理论保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他经常带着学生进入大自然,并亲切地称之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经验告诉我们,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体验生活,是进行语文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深入思考生活

联系生活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要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生活、实际体验生活。对生活的思考涉及方方面面,可以是关于社会人生的问题,可以是自己身边的琐事,也可以是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很普遍的一个现象是:在很多学校中,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建设已相当完备,可仍然无法让学生感同身受地融入课文所叙述的环境中。这反映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很深,教育工作者还没有从实质上理解语文教学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或接受让学生理解课文、融入课文。也就是说,人们的观念不能更新,物质条件再优越,教学方法和手段再先进,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只把学习当做任务的现状。

三、实现中学语文教学目的创新

要实现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首先就要从教学目的上进行创新,要对语文教学目的有新的科学的认识,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目的,有助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有助于改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填鸭式灌输方式,也有助于改变学生缺乏思考一味机械接受的方式,可以为语文教学营造包含师生在内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并适时地将语文教学内容应用于实践。这种开放的学习模式将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并培养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了科学的教学目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就会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和阅读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发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并且具有完整自我意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加关注自己和周围社会的态度,将学到的知识贯通于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当中,而不再是知识束之高阁,从而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充分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成的教育真谛。

四、情感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精彩纷呈、感人肺腑的文章。作者用丰富的语言、细腻的文笔,在文章中倾注了最真挚的情感,或愉悦或忧愁,或赞美或批判,或美好或丑陋……每一篇文章,每一段文字,都折射出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活、对事业、对他人乃至对自己的真情流露,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最宝贵的情感源泉。

五、语文教学中老师角色创新

中学生多是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进行科学的引导,才能真正发挥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重的优势,使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因此,语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当然,不同于以往教学中老师是控制者的角色,在新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更多地起到参与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语文教师不能像以往那样决定教学活动中的一切,而是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和想法,在学习任务的提出、学习计划和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结果的构想等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参与决策权,让学生感觉老师也是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一员,大家需要共同努力完成一项学习计划和任务。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只是分工不同、任务不同,大家只有多交流、多合作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六、在科学发展观下,一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他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物品中感受到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彰显人文性,充分以学生为中心。这是课堂教学的内容,是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

1.“师生合作”,激发学生兴趣,从学生已有的体验和实际水平开始,鼓励学生多疑、多思、多探讨、多合作、多发现。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巩固了学生掌握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教育理论上曾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既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突出的专业技能,又要求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健全的人格及健康的生理和心理。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有机渗透于现代语文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能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生活中的美,最终提高审美的综合素质。

总之,语文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惑和问题,只要我们有创新的意识,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把培养“创造种子”作为神圣使命,我国语文教学就会有一片蔚蓝的天空。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秩序教学创新语文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秩序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