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
2015-09-10黄淑兰
黄淑兰
摘 要: 语文课是一门焕发生命光彩的学科,本身就是有趣的。本文从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语文教学是体验教学;语文教学是生活教学;语文教学要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校课堂。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激发学习兴趣 难点突破 探究性学习
高中语文新课程重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怎样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有了新思考。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组织高效课堂的契机
兴趣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引导学生在知识的乐园里遨游。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欲望,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成为课堂主人的前提。所以,语文教师应认真备好课,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努力把每堂课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从心底里喜欢上语文课。这样,才能激发他们高昂而持久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语文教师应抓住契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增强教学效果。采用形式各异的激励办法和开展各项活动,从课内到课外,从一堂课到一个单元再到一册书,匠心独运地设计检验学习效果、推动学习动力的办法。
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是声音、图像、文字等的组合,随着我校教学条件的改善,每个年级所有班级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教学具有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功效。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它能冲破时空限制,促进教学形态多样化;它能充分提供感知对象,扩大直接经验范围;它形象具体、生动活泼,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当然,多媒体教学中要避免一节课成为课件展示,忽视对教材具体语言文字的感知体会,忽视诵读能力、语感的培养,限制学生想象与创造。教师可把学生在生活中少接触、不易见到、无法体验的内容,借助多媒体音像材料加以表现,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以激发兴趣、渲染气氛、营造意境,使学生尽快进入文本。
二、注重教材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
“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这句话用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求上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不可面面俱到。一堂课只有短短45分钟,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师生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重点。该强调的不强调,不该强调的大讲特讲,没有突出重点,学生没有消化重点的方法,导致师生时间和精力分散,不能有效学习。学习的重点常常成为学习的盲点,知识体系不完整,“蜻蜓点水”式的肤浅和面面俱到的强调,是导致低效课堂的主要因素之一。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优秀且有着丰富精神内涵的作品,如《包身工》这篇课文的篇幅很长,我们可抓住“双线结构”、“点面结合”两点来讲;李白的《蜀道难》可抓住“难”这一字,从“怎样写”、“为什么写”来讲。杜甫的《咏怀古迹》可从“怨恨”二字切入。
如何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潜心研究教学”是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坚强后盾,不自强而功成者天下未知有也。教学是一门学问,有一种魂力隐含其中,不深入研究是掌握不了它的真谛的,抓不住它的精髓的。教师课前应该大量占有资料,潜心研究教材,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做到了然于心,上课才能做到自信激情、驾驭有度、收放自如。
三、注重实施探究性学习
(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转变。
老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体系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截然不同。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1.打破定势,反向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2.曲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曲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3.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
(四)教学评价中增加学生创新比重。
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塑造有很大作用。提倡探究性学习方式,就是在教学评价中突出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创新比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尝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重视方式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教师以课堂为主要作战阵地,使新课改下的一线老师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获得最高产出,使课堂走向一片光明。我们需要以爱心为拐杖,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