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歌唱教学中“喊唱”现象的解决策略

2015-09-10蓝雪芳

考试周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解决策略现象中学生

蓝雪芳

摘 要: 歌唱教学中,不少学生不是在“唱”,而是在“喊”。尤其唱高音时,喊得脸红脖子粗。虽然声音很大,但声音粗糙,缺乏美感,容易跑调。这种名曰“歌唱”实为“喊唱”的现象,如不及时纠正,将给学生带来危害:损伤声带;破坏声音的美;不利于高音形成;有害于乐感培养。直接影响歌曲教学中完整准确地演唱。可见对中学生歌唱教学中”喊唱”现象的解决策略进行研究,具有刻不容缓的重大现实意义。在声乐教学中经过探索、实践、体验,追求获得强有力的横膈膜支持、完全打开的喉咙、充分的面罩共鸣等寻求一条适合学生实情,又好又快解决“喊唱”现象的道路,有效促進学生健康用嗓,培养科学的歌唱能力,创造音乐的美。

关键词: 中学生 “喊唱”现象 解决策略

策略一、获得强有力的横膈膜支持。

1.训练正确的歌唱姿势:“站如松”。

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小提琴或钢琴对你算得了什么呢?你的喉咙就是一种“乐器”,只要你愿意使用它,它的音乐比世界上任何小提琴的音色都要美。任何一种乐器都有科学的演奏姿势、演奏方法,人声是最珍贵的乐器,有其科学的歌唱方法、歌唱姿势,首先,学习训练正确的歌唱姿势:“站如松”。

教师示范“站如松”,组长上讲台检验老师是怎样做到“站如松”的,组员在原位观察学习。组长轮流站在老师体侧,双手用力推老师肩膀,老师双脚仍然能站得稳稳的,纹丝不动,身体挺拔直立,没有半点倾斜,这就做到“站如松”了。然后通过模仿训练,组长学会“站如松”,接着组长带领组员体会、学习“站如松”。

师生总结:“站如松”简言之就是如松的有根,如松的挺拔。双脚与肩同宽,站稳扎根,双手叉腰用力往里推,腰上一圈往外发力,小腹微收绷紧,两肋张开,上腹鼓出,提臀收腹,大腿小腿用力支撑把力量传到脚跟、脚掌,然后传送到地底下,感觉人的脚底下生了根,此时如有同学站在你的体侧,把双手放在肩膀用力推你时,你仍然能站得稳稳的,双脚纹丝不动,身体挺拔直立,没有半点倾斜,那你就做到“站如松”了。“站如松”的站姿能使我们的姿态美观,更好地发力歌唱,歌唱时获得横膈膜强有力的支持。

2.学会打嘟噜,训练稳健的气息控制能力。

视听学习邓紫棋“打嘟噜”视频,这个视频能强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同学们非常喜欢邓紫棋的歌唱表演,是邓紫棋的忠实粉丝。“打嘟噜”视频一播出,同学们自然而然就开始了模仿,为学会“打嘟噜”解决喊唱现象,追求科学歌唱打下基础。

师生训练:唇打嘟噜。“嘟噜”训练要在“站如松”的基础上进行,要求连续吹的时间越长越好,从事声音工作者(歌唱家、播音员、主持人、戏曲工作者等)至少一次能连续吹14秒,最好20秒以上,教师演示一个长的嘟噜,然后学生自由体验训练,学会打嘟噜。

“打嘟噜”有什么作用呢?嘟噜练习可以训练歌者腰肌、腹肌、膈肌的控制能力,使歌者获得稳健的控制气息的能力,获得横膈膜强有力的支持。人声是管乐器,动力是气息,歌者必须有娴熟的气息控制能力,这样才能有气息支持的歌唱,解决喊唱现象。嘟噜练习是获得强有力气息支持的好办法。

策略二、努力训练,完全打开喉咙。

歌唱中完全打开喉咙是关键,但它必须建立在横膈膜有力支持的基础上,横膈膜的有力支持是完全打开喉咙的前提。所谓打开喉咙就是歌唱时不要将喉咙捏紧,更不要把舌根缩到后面将喉咙堵住;而要努力使喉咙向四周,自里向外扩张;主要是打开喉咽腔和口咽腔;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力量,就是使喉结向下拉的力量,这种力量在打开喉咙的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每当提到打开喉咙就会想起贝吉先生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歌唱时要把喉结始终保持在最下面”。

什么时候喉结处于最低位置?生活中打哈欠的时候便是喉结处于最低位置上。打哈欠是体会打开喉咙的最简单途径,要把喉结保持在最低位置上,实际就是保持在打哈欠的位置上,所以教学中特别强调用打哈欠这种方法让学生体会打开喉咙。我们是这样训练的:要求“站如松”,如松的挺拔,如松的有根,双手叉腰,腰部发力膨胀,小腹向里向上收紧,两肋张开“鼓出”上腹部,同时用打哈欠的感觉做到眉开眼笑,鼻翼吸开,笑肌绷紧,上唇往上拉开,露出八颗牙的微笑,舌头摆平中间成沟舌尖抵住下牙,下巴略收放松。特别要注意的是腰一发力这个哈欠就必须瞬间做到位。我们用这样的口令指导实践:发力12345678放松,发力22345678放松……发力的时候是有气息支持的,是横膈膜强有力支持前提下打出一个标准的哈欠的状态;12345678时,保持住横膈膜的有力支持,保持住哈欠状态;放松时一切都回归自然,为下一个八拍做好准备。这个练习一定要对着镜子进行,这样能获得客观准确效率高的效果。

教学中给同学们树立榜样作用:看四大男高音之一戴玉强演唱《怀念战友》,清楚地感受他眉开眼笑、鼻翼吸开、挺胸拔背;看宋祖英的春晚《美丽的心情》,感受她扬眉笑开,鼻翼吸开,八颗牙的微笑;看邓紫棋唱时,特别唱高音时她笑肌抬起,哈欠状态;看古巨基唱《父亲》时,舌头摆平成沟,哈欠状态……

策略三、哼鸣练习,训练学生声音高位置,找到头声,获得面罩共鸣。

所谓面罩共鸣实际上就是一种高位置的唱法,可以称之为头腔共鸣。头腔共鸣主要包括鼻腔、鼻咽腔、额窦、蝶窦、上颌窦、筛窦等空间的共振。当代最负盛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说“面部声共鸣部位我感觉像一个盒子,盒子的范围在眉眼以下,上牙床以上,两腭的小窦腔内”(引自《与帕瓦罗蒂谈歌唱方法》)。他虽然将面罩称为共鸣盒子,但部位和效果是一样的。意大利著名声乐家基诺·贝吉非常肯定面罩共鸣的作用:当歌者获得充分的面罩共鸣以后,声音会更集中、更明亮,并且传得远;面罩共鸣有利于声区的统一、母音的一致和音域的扩展;贝吉先生常把运用面罩共鸣的歌唱比做用“利息”歌唱,而把没有面罩共鸣的歌唱比做用“本钱”歌唱,用“利息”歌唱可以节省“本钱”,这样的歌唱可以持久。意大利声乐大师巴拉说:“胸腔音会使人苍老,而头腔音会延到晚年。”巴拉最喜欢的格言之一是:“谁会运用头腔共鸣,谁就能唱一辈子。”

哼鸣练习32│1-容易找到头声,获得面罩共鸣。当然这种哼唱是以完全打开的喉咙和横膈膜的支持为前提的,否则是哼不到面罩里面去的。提示学生注意以下要求:眉开眼笑,目光明亮有神集中;提起笑肌,上颚顶部有展宽的感觉,鼻翼张开;八颗牙的微笑,舌头摆平放松,下巴放松。贝吉先生说:“在哪里哼就在哪里唱。”也就是用哼鸣的位置转换所有的字,用哼鸣的位置带声音的时候,声音既在哼鸣上,又在呼吸上,把呼吸和哼鸣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歌唱通道和连接线。母音训练,在标准音的音高位置上轻声哼唱:la le li lo lu,要在微笑的基础上练唱,喉与舌对抗从而完全打开喉咙,追求声音自然流畅、连贯悠长,在气息支持下能唱多长就唱多长。歌曲演唱中运用意大利人常说的:子母音揭开唱的方法咬字发声,歌唱以传达母音为主。母音是A E I O U,子音指除母音外的辅音,又称“子音”。比如:歌曲的第一句“一弹戏牡丹”的丹的音节dan=da+n,做到弹出子音d,拉长母音a,把母音努力哼到面罩,子音n最后弱收到位即可。其他以此类推。总之,获得面罩的声音具有高泛音,也有人称之为“蜂鸣”、“鸣响”;声音大并不一定传得远,只有获得面罩共鸣的声音才有穿透力,从而传得远;获得面罩共鸣的声音,歌者本人会觉得面罩部位有振动感;获得面罩共鸣的声音持久性强,歌唱时面罩共鸣很充分,说明用“利息”在歌唱,比用“本钱”唱省嗓子,这时歌唱不但感到轻松,而且持久。

另外,多听音质美的歌唱,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追求“干净柔和,高位置,音色统一的声音”,有助于克服喊唱现象。选择学生熟悉的、喜欢的、有能力驾驭的歌曲进行训练,如《我和你》、《雪绒花》、《龙文》、《我的中国梦》、《我心永恒》等,循序渐进地训练不易产生喊唱。

总之,歌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学生在长期音乐学习中,自身对音乐的重视程度要高,要重视歌唱的科学性,从而形成较好的歌唱方法,这是学生应该努力追求的。教师自身素养要不断提高,歌唱教学方法要科学有效,从而解决喊唱现象,培养科学的歌唱能力,创造音乐的美。

参考文献:

[1]田玉斌.谈美声歌唱艺术.西藏人民出版社.

[2]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上海音乐出版社.

[3]郎毓秀译.卡鲁索的发生方法.人民音乐出版社.

猜你喜欢

解决策略现象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