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模式

2015-09-10林雪

考试周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顶岗实习管理模式高职院校

林雪

摘 要: 文章通过探讨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必要性,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旨在做好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管理模式

当前,顶岗实习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职业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顶岗实习以其真实的工作环境、具体的工作岗位,实现了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及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接触。尤其是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都指出要强化顶岗实习,例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加强顶岗实习管理,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主要学习基础课程知识、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和校内实训课程知识,第三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侧重提高实践技能、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学生以准员工身份从事具体工作岗位或参与企业生产项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快速提高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力,进而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二是通过校企合作,学院充分利用合作企业资源,提高实训实习要求,同时,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顶岗实习使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如何适应环境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同时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都要安排学生前往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实习合作企业数量多、涉及地域广,管理难度加大,同时又要面对不同企业管理制度的适应,尤其是实习学生进入企业后因缺乏适应能力而流失,已经成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适应能力差,离岗现象普遍存在。

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意义、作用和目的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调整好实习心态,自我定位不清晰;二是学生刚刚从学校到企业,变成准员工,校企文化的差异需要学生转变观念,面对新的实习生产环境,工作任务繁重,学生难以适应企业岗位的要求,逐渐失去实习兴趣,产生失落的心理情绪;三是学生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比例较高,家庭依赖性强,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

(二)学生沟通能力欠缺。

主要原因在于,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处理好单位同事之间、宿舍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及师徒之间的人际关系,压力较大,容易焦虑不安。

(三)学生管理困难。

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部分高职院校不够重视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也没有相应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走访调研少,对实习企业、实习学生的情况不了解,甚至有些高职院校认为顶岗实习等同于就业,走走形式即可。二是多数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采用分散和集中两种方式,导致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实习岗位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加大。三是企业对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企业只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缺乏对实习学生的培养、指导和管理。

三、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管理的对策建议

为保证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安全、有效和高质量地实施,在此笔者拟提出“三环推进,三管齐下”的对策建议。

通过“三环推进”,即“岗前训练、实习管理、考核评价”三环节进行全程管理;“三管齐下”,即“进行组织管理、制度管理、考核管理”,不断提高实习管理水平。通过规范实习管理制度,开展職业行为养成训练,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和培养等,解决顶岗实习管理难题,提高实习管理水平,提高实习质量和效果,完善内部管理,培养更符合社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一)“三环推进”,进行学生实习全程管理。

1.岗前环节,进行实习行前职业行为养成训练。

高职学生实习行前职业行为养成训练,主要从细节入手,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就实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性训练,多采用直观案例交流、互动讨论、情景式分析等帮助学生掌握适应社会和企业工作、生活节奏的方法和技巧。多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如开展体验团队意识和工作纪律的拓展训练及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和服务意识的技能竞赛等。

2.实习环节,加强实习期间管理,预防实习学生流失。

注重细节管理,加强“弹性”管理。通过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不完全照搬企业员工管理制度实施实习学生管理,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成长规律,在学生实习前与合作企业充分沟通,客观对待学生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及时快速地处理问题,同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安抚和引导工作。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和辅导员老师要善于从与学生的交流中或其他同学的交流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考核环节,完善学生实习考核评价。

建立一套实习成绩评定制度,即在高职学生实习行前训练时就让每个学生清楚自己实习的目的和技能提高的标准,力争让学生带着任务和目标实习。在顶岗实习期间,将学生实习生活操行、工作表现、技能提高程度和获得奖励等相结合,由实习指导教师、实习企业和实习就业办共同实施实习成绩综合评价。在企业的配合下,由学院教师定期到企业开展技能考核活动;同时由企业制定适合学生的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服务能力竞赛等,将学生参与企业活动和培训的表现纳入实习成绩考核中。

(二)“三管齐下”,提高实习管理水平。

1.组织管理,确保实习管理工作有条不紊。

(1)高度重视实习组织管理工作。其中高职院校实习就业办负责主要管理工作,教务部门要和企业一起制订实习期间教学安排或培训计划、修订适合学生的实习手册;学生处负责指导辅导员老师配合做好实习学生的信息沟通工作。尤其是高职院校各部门要明确职责、齐抓共管,提高管理质量,让学生即使不在学校也能经常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指导。根据顶岗实习学生人数和当地交通情况,在每个区域设置多名实习指导教师。为提高实习管理质量,院校与合作企业应形成定期互访机制,以促进指导教师管理水平的提高。

(2)加强校内辅导员老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衔接工作。学生在校期间的辅导员对学生负有跟踪管理责任:一是制定信息反馈机制。要求实习指导教师每月定期将实习学生实习表现、基本情况等汇总登记;二是建立方便的交流平台,设置单独的教师工作群(QQ或者微信)和学生信息群(以原班级为单位设置)。

2.制度管理,保障实习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尝试建立“弹性”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配合,建立规范的、人性化的实习学生考勤管理、成绩评估制度和病、事假审批制度等,对实习学生的管理不能单纯照搬企业员工管理制度,要有一定的“管理弹性”,客观地从实习岗位安排、生活条件、气候环境、工作量方面分析学生的承受能力、实习心态等,及时地和企业沟通,做出调整。

当前,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在与企业签订规范的实习协议中,应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充分保障实习生权益,明确学生的实习内容、安全保障、工作时间、实习报酬、保险福利和企业必须承担的职业培训等。在学生实习结束时开展实习成绩汇报或职业能力競赛,并根据企业鉴定、实习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职业技能成绩等综合评价高职学生的实习成绩。

3.安全管理,加强实习期间安全教育。

在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实习前训练时,多采用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形式,开展行前安全教育。在学生到达实习企业前,提前与企业人事、安保部门合作,一起制订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做好学生上岗前的安全指导工作。另外,在生活中,实习指导教师还要用制度帮助学生将安全意识固化。高职院校都应制定《实习生手册》和《实习生实习责任书》,明确实习期间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总之,顶岗实习是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关键,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岗位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有助于高职院培养出更优秀的高技能型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管理模式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