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教师角色的多维探讨

2015-09-10张志鹃

考试周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角色转换角色定位

张志鹃

摘 要: 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高等院校的发展。然而,高校青年教师,尤其刚入职的新教师,面临由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换问题,面临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面临师生关系能否和谐共处等一系列挑战。认真研究高校青年教师现状,帮助他们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完成角色间的转换意义重大。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角色定位 角色转换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逐年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加入到高等院校教师队伍中。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高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数已超过86万,占全国高校专职教师总数的63.3%。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着高等院校的发展。然而,高校青年教师,尤其刚入职的新教师,面临由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换问题,面临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面临师生关系能否和谐共处等一系列挑战。认真研究高校青年教师现状,帮助他们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完成角色间的转换变得急不可待。

一、高校青年教师的角色定位

“角色”起源于戏剧,1934年米德(G·Hmead)首先用“角色”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行为。随后,角色要领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社会学学科中,社会生活中的个体的每一种社会地位为其占有者都被赋予角色概念。所谓角色,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面对不同境况时,指向在一个给定社会中地位的现任者的一系列期望,是连接社会与个人不可缺少的中介点。基于角色确立的角色期望是围绕人们“什么应该做”和“应该如何做”的观念诠释。角色行为一般具有类型性、情境性、持续性、社会性、个体性和职业性特点。本文提及的“角色”指其职业性特点。

传统意义上,教师作为社会个体,在教学过程中成为知识的传授者。然而,随着信息社会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深入改革,高校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教师的角色亦需要重新审视并进行定位。笔者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从自身实践经验出发,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角色进行新定位: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科学研究工作者和终身学习的实践者。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被定位成教书匠、讲解员,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解课本知识。这种对教师的传统定位根深蒂固,以至于教师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绝对主宰者,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方,其主观能动性常常被忽略。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传统教学模式逐渐被颠覆,加之高校青年教师面对的是成年学生,经过基础教育,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越来越多,“授之以鱼”远不如“授之以渔”更让学生感兴趣。笔者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英语学科的青年教师,对这一点体会最深。

英语作为一门学科,知识具有规律性,主要包含语法和词汇两部分,大学生在初、高中学习阶段就几乎学完了所有语法,掌握了相当一部分词汇。然而,英语作为语言工具,可以为任何学科服务,这也是大学英语被列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修基础性课程的原因。然而,英国语言学家埃克斯利(C.E.Eckersley)说:“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就是讲得太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组织者、启发者、引导者、评论者的角色。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跳脱“领读单词——讲解语法——翻译课文”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英语语言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指高校青年教师要有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教学新方法,将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作为自己的目標,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2.科学研究工作者。

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是: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搞好科学研究。只会教学不会科研的教师不是称职的高校教师。这里的科学研究不仅包括学科知识上的学术研究,还包括教育、教学实践方面的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力,青年教师的发展影响高校发展。高校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青年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在科研工作上锐意进取、大胆创新。高校青年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注重科研道德,选好适合的科研方向,锲而不舍地走下去。

3.终身学习者。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飞快,终身学习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必须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教师要想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引导者,首先要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讲,他们在学校获得的知识不再满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需要成为终身学习者。在学科知识方面,老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眼泉。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技能方面,教师更应不断学习进取,跟上时代步伐,用最先进的理念武装头脑,用最先进的工具引导学生学习。笔者作为英语学科的青年教师,近年来经历了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中的一系列改革:自主学习、多媒体教学、网络考试……每次改革都意味着学习,终身学习不再是一个口号,必须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日常状态,不学习就要被社会抛弃,遑论引导学生学习。

4.学生的心理辅导员。

当代大学生知识面宽,思维活跃,对理想、前途、事业等有独到见解,然而因为年轻气盛,思想复杂,容易偏激。高校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年龄差距较小,很容易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学生建立起朋友关系。对此,青年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年龄优势,主动走到学生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要,真诚地和学生沟通,从心底热爱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切实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还可以了解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时开导学生,排遣学生的迷茫,使之对未来有更好的规划。

二、高校青年教师角色转换中的问题

1.教学与科研不协调。

高校青年教师既要做好教学工作,又要承担科研任务。职称晋升、年终考核等现实问题更使青年教师压力重重。因此,很多青年教师无法协调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一部分青年教师因为工作时间短,教学任务重,将重心放在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教学方法设计及课件制作上,忽略科研工作;部分青年教师认为科研是衡量高校教师的硬指标,教书好坏无关紧要,于是他们一门心思发表论文、参加项目、申请科研经费,忽视日常教学工作,教学质量一降再降。青年教师需要明白教学和科研并重,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日常教学工作位科学研究提供了实践经验,科学研究成果可以促进实践活动开展。若青年教师不能两手兼顾教学与科研,就只会使其职业负担加重,心理压力剧增,不利于高校青年教师长远发展。

2.难以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

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刚从学校或研究所毕业就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短时间内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使新教师对工作认识不足,产生以下问题:(1)很多新教师不是师范院校毕业,没有学习过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课程,不仅思想认识、言谈举止,而且职业修养、教学艺术和方法都与教师职业规范有一定距离。对于如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既缺乏感性认识,又缺乏深刻体会。他们在心理上还未适应身份转变,没有弄清楚自己作为高校教师的职责所在。(2)高校青年教师自身带有浓厚的学生气息,在思考问题和对待事情的时候,更容易从学生立场出发,这样虽然可以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但也带来许多问题。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异较小,他们渴望和学生建立朋友式关系,由于师生在角色地位、所属文化群体、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亦师亦友”的理想关系不易达成。中间“尺度”不易把握,青年教师往往和学生过分亲近,不利于青年教师树立威信,使课堂气氛活泼有余、严肃不足。常常令青年教师苦恼,不利于工作顺利开展。

三、高校青年教师实现角色顺利转换的对策

1.开展岗前培训。

新教师接受入职培训对其快速适应角色转变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新教师对高校教师这一职业有基本认识,并初步了解一些教育理论知识及基本职业道德规范。

2.实行“导师制”。

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由学习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难免会产生迷茫和困惑。学校应安排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过渡,包括开讲座、上观摩课、开讨论会等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

3.青年教师积极调整心态,增强角色意识。

青年教师面对角色转换问题,应该积极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如向有经验的教师和领导请教,或者课余通过网络平台学习教学方法。增强角色意识,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高校教师。面对思想和心理都不够成熟的大学生,青年教师一定要谨言慎行、言传身教,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不断成长,争做合格的高校教师。

四、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其素质直接决定大学教学质量乃至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然而高校青年教师面临从学生到教师的心理断乳之痛,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很容易产生困惑和迷茫。

因此,高校需要为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提供各种条件,如开展岗前培训,实施经验丰富的教师引导新教师的“导师制”,聘请专家、名师做前沿知识讲座或培训,帮助青年教师认清职业角色,进行教学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解答青年教师教学中的疑惑,解决其现实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帮助青年教师在高校的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和谐师生关系,最终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毅.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教师角色定位[J].新西部,2014(3).

[2]彭小兰.角色理论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角色建构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

[3]王祎,刘红恩.高校青年教师角色转变及发展规划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22).

[4]张凤霞.高校青年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及对策[J].教育与现代化,2008(6).

[5]赵明.浅谈高校青年教师的角色定位[J].科教文汇,2008(5).

[6]周亮.从教师角色的转换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J].教育教學论坛,2014(6).

猜你喜欢

高校青年教师角色转换角色定位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工作协同创新机制探究
高校青年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