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更美好
2015-09-10刘彦芳
刘彦芳
每年暑假,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师生,共同奔赴一个地点,去参加一项重要的科技创新赛事,那就是一年一度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今年,也是如此。
2015年7月16日至22日,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决赛在江西南昌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包括澳门在内的约3500人参加了现场决赛。通过学生决赛12个赛项、教师决赛7个赛项选手们的激烈角逐,共评出活动的最高奖项——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191名,淄博、重庆、江苏代表队分获学生决赛团体总分前三名。
7月18日,学生决赛颁奖典礼在南昌前湖迎宾馆会议中心举行。NOC活动指导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丁新出席并在讲话时指出:“NOC活动突出创新、重在实践,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已经形成品牌,影响了数以万计的学生、教师和家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符合国家号召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为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在中央电化教育馆的指导下,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和中国发明协会主办,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支持,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创新时代杂志社承办。活动自2002年在人民大会堂启动以来,已经吸引了5.8万所学校的5000多万名师生参与。
学生决赛总裁判长潘克明在对本届活动学生决赛进行总结时指出:参赛作品和竞赛过程体现了数字技术的主体参与性、超越时空的可操作性等发展趋势;参赛作品及其展示、交流和竞赛过程,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对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支持;较好体现了信息技术在与教育教学创新融合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优势等。
来自重庆市天星桥中学的彭渝、吴鑫怡获得了学生“人形机器人舞台剧展演”赛项的一等奖。他们在接受NOC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热爱音乐、美术、手工、书法,这次参赛的作品是‘霸王别姬’,剧情中两个机器人的服装及舞台的道具都是我们自己亲手实践完成的。通过比赛,我们首先提高了艺术文化修养,对中国传统文化京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例如,对于服装的制作,开始我们对人物角色没什么概念,老师就专门带我们去看梅兰芳的表演,并给我们剖析了京剧文化。其次,在动手和技术方面也有了提升,在制作和编程中有了自己的操作目标与实践经验。”
聚焦学生赛项
物联网创新设计
来源于生活的创新赛
陆钲洋
(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
我的作品是“远程遥控晾衣房”。对于这个作品,我感觉总体满意,因为我原本设计的功能都实现了,如在雨天,本作品的遮雨顶可自动上升从而达到遮雨的效果,而在晴天,又可以自动放下遮雨顶,从而提高日照效率等。在参加完这次比赛后,我的创作思维受到了很大启发,我还会继续改进,使它的运行更加稳定,功能更加完善;使它更能便利人们的生活,更能融入人们的生活。
郁栋 NOC活动“物联网创新设计”裁判长
江苏省无锡市电化教育馆
本届参赛作品最大的亮点是:作品的主题都来源于生活。孩子们整体对物联网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认知高度,他们不再像过去一样思路毫无边际,几乎每一件作品都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有些孩子的作品主题与创新点是来自孩子本身的,而有些作品很明显有教师指导的痕迹。如果教师一味地、过度地指导孩子,那么离创新就会越来越远。
机器人创新设计与技能挑战
生活日用品VS创新机器人
李泽康、韩宇
(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中学)
裁判长对我们的评价是:“虽然他们的机器人不是很华丽,但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在于,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材料利用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用品,如橡皮筋、建筑废弃板料等。这些普通的材料,通过孩子们灵巧的双手变成了有趣的机器人,并融入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精彩创意。如此下功夫,比赛的收获自然是最大的。”
蔺绍勇 NOC活动“机器人创新设计与技能挑战”裁判长
黑龙江省机器人学会
本届活动在参加的地区范围及人数上整体都有提高。学生们在比赛中都表现得非常优秀,他们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废弃品、生活用品等低廉的材料制作出了具有创新性的作品。通过参加比赛,学生们能够熟练地使用工具、搜集资料,完成自己的想法。
未来发展方向为“强调合作学习、动手实践、协同创新”。我们会把最新的理念融入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更有趣的竞赛平台,如“连对制”,学生不会仅凭一场比赛的输赢来决定最终的成绩。
网络机器人野外生存
“机器人学习”挑战自我
陈煜文
(重庆市西藏中学)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NOC活动,收获很大。首先,活动使我更进一步掌握了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应用能力。其次,见识了其他选手的作品、开拓了我的视野,使我对机器人知识的学习更加感兴趣。最后,通过赛前的准备和赛场上的挑战,我对野外生存技巧有了更多的了解。明年,我还会争取决赛资格,让各位裁判长、评委、老师和同学看到我更好的作品。
方长庚 NOC活动“网络机器人野外生存”裁判长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教育集团信息中心
本届活动最大的亮点是主题创作虚拟与实际不脱节,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利用软件编写的程序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1:1的实现。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与实践中,学生也会将虚拟与实践结合得更紧密,从而,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及自信心。
赛后我们发现,小学组的选手们成绩反而要比初中组高一些,这就凸显出一个问题:中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参与机器人创新的训练。而小学阶段学习任务量相对小,学校积极地开展机器人课程,并设置了校本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而说明,校本课程是学生们综合实践能力提升的一个有力抓手。
聚焦教师赛项
校本课程探究评优
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教师专业化的标志之一。本届NOC活动教师决赛中,“校本课程探究评优”赛项共展示了14个课程,包含德育类、拓展类、前沿技术类、艺术类等。作品具有多样性,且体现地方特色。
其中,来自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太公小学的“3D打印”校本课程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赛后,该校韩荣胜老师说:“我们设计的校本课程是引导低年级学生了解3D打印知识,培养高年级学生的信息化素质,借此来开发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点燃学生的梦想。”
网络教研团队
东西部携手竞技网络教研
巴桑措姆、格桑拉姆、龚倩是来自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中学的三位老师。巴桑措姆介绍说:“我们是通过南京的援藏活动来参加本次NOC活动决赛的,所以,首先非常感谢南京摄山中学对我们墨竹县中学的大力支持。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学校在教学方法、教学研究、新技术应用等方面,与南京摄山中学开展远程学习,摄山中学的优质课也可以在我校远程直播。”
当记者问到目前西藏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状况时,巴桑措姆说:“现在,县城里的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备,但是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这次参赛我们不仅开阔了眼界,也学到了最前沿的技术与知识,我们以后还会争取继续来参加NOC活动,并将所学到的技术与知识带回西藏,为学校信息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裁判长访谈
真正让信息技术融入到日常班主任工作之中
王迎军 NOC活动“班主任信息化技能评优”赛项裁判长山东省淄博市电化教育馆
本次班主任信息化技能评优赛项,精彩纷呈、特点鲜明:一是,参赛作品彰显了数字故事的特点,能立足自身班级管理,结合实际工作精选案例,进行深层次挖掘。二是,教师数字技术应用更加熟练、多样,如QQ、微信、微课、手机App、网络平台等。三是,数字故事更成熟、更有意义。鲜活的日常班级管理案例成为活动设计的主体。四是,教师通过作品不仅体现了班主任呕心沥血、全身心为学生付出的情怀,而且能够很好地把握“技术为内容服务”的宗旨。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选题立意方面还不够创新、选材略显单一、视野不是很开阔。其次,通过答辩可以看出,一些教师对教育理念的掌握不够深入、透彻。最后,部分教师的反思流于形式。
信息化教学不仅要有效、高效,还要实效、长效
刘卫平 NOC活动“教学实践评优”赛项裁判长江苏省南京市电化教育馆
创新要在实践中检验、完善,将技术应用于教学和学习,并在实践中完善后,逐渐实现常态化,而不是仅仅将技术的应用局限于比赛或者几节课。本赛项的重头戏是教学,技术只是教学中的工具。比赛中,教师对技术的作用的把握还是比较好的,他们已经意识到技术对教学的作用是服务、支撑,可以推动教育的发展,还可以解决教育的难题、展现教育的亮点。
但是,在技术不断发展、教师不断应用的同时,首先教师们不要忘了学科。课程标准对不同学科的学习有不同的素养要求,教师们要把技术运用于培养学生的素养方面。其次,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有效、高效,还要实效、长效。最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要重在改变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不要让微视频变成没有灵魂的资源
金陵 NOC活动“微课程评优”赛项裁判长江苏省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本届比赛作品质量有所提高。上届比赛“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的质量不太理想,原因在于教师把精力都放在了微视频的制作上,导致微视频变成没有灵魂的资源。而本届“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合格率有大幅度的提高,且在视频的制作上更加精致。
总结比赛,教师在微课的制作方面还应注意几点:首先,微课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的配套学习资源,贯彻了资源建设中的需求导向。因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学习任务,要有可操作性,并坚持需求导向。其次,视频要有影视感,学生看微课的时间,不是由时间长短决定的,而是由质量来决定的。因而,教师制作的视频重要的是要有动态画面。再次,动画要按照视觉规律来设计。最后,声音要协调,视听要有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