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语文”教学主张
2015-09-10张祝莲
张祝莲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点燃学生乐于学习母语的“火苗”,提高其运用母语的能力。反观时下的语文教学,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语文教师重视的问题,如“非语文”因素挤占课堂,“双基”传授有所淡化,“架空分析”顽疾难除……杨再隋教授把这些问题概括为“虚”“闹”“杂”“偏”。他指出,语文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为深入有效践行“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课标理念,本文提出了“本真语文”的教学主张,具体表现为“真味”“真趣”“真情”“真知”四个方面。力求运用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等文字材料中规范的言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学习、积累、训练、感悟和提升,引导学生“了解语言的生成规律”,进而掌握、运用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一、言语为本,显真味
特级教师程少堂先生曾经说过,别的学科之所以没有提出“历史味”“数学味”之类的要求,是因为它们没有或者很少有语文教学那种严重的“串味”现象。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语文课姓“语”。本真语文教学要以语言为基本,落实“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体现语文学科地道的“真味”。
1.分层读,传达真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古老、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本真语文教学中的读,不是一遍又一遍漫无目的地读,而是有层次的,读一遍有一遍的目的。要在反复阅读、思考性阅读过程中品读出语文真味。如,初读扫除文字障碍,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感受语言;细读做到“口诵心惟”,即边读边思考。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从而形成正确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品语言,咀嚼真味。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品味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只有通过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语文真味。本真语文课上,既要有整体的感知与理解,更要有局部的品词赏句。教师与学生要紧紧围绕语言文字,“着眼于精神,着力于文字”,咀嚼出文本每个字句的真味。
3.明体裁,领略真味。语文教材中的文本,体裁丰富多样,童话、散文、寓言、诗歌……各类文体以不同的表达形式诠释着语言文字的缤纷之美。本真语文教学,主张教师要准确把握每篇课文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品味构思精巧、引人入胜的童话,生动感人、扣人心弦的故事,语言凝练、发人深省的寓言,音韵和谐、节奏匀整的诗词歌赋,推理严谨、言简意赅的说理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徜徉其中,充分感受各类体裁的独特魅力,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艺术,从而爱上语文。
二、儿童为本,现真趣
本真语文是“儿童语文”。叶澜教授指出,知识从书本形态到生命形态的转化,是不能没有“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相沟通的知识的。只有与“儿童世界”能沟通的知识,只有能充分呈现儿童真实思维,释放儿童充满童真、童趣的教学,才会妙趣横生,富有生命活力。本真语文教学,从以下三方面探讨如何彰显教学“真趣”。
1.活化教材激趣。特级教师靳家彦曾指出:顺应学情是教育的生命线。想要实现本真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要源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但必须有个“度”,这个“度”就是“学情”。只有教学内容与儿童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心理特征、个性差异等有“交集”,才能被学生所理解和吸收。本真语文教学,教师的“功”体现在对接童心、活化教材上。一是对文本教材的“再处理”。深入浅出、趣出,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能学、会学、乐学。二是对文本教材的“再创生”。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与“时代活水”,使学生在广阔的语言时空里,自觉运用语文“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2.把握生成引趣。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体验过程。本真语文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真实的个性体验,“把课堂还给儿童”。在这样的课堂上,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变成了平等对话的关系,师亦生,生亦师。此时,课堂教学变得相对不确定了。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课文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这样那样正确的、错误的或不够确切的理解,教师的“预设”是赶不上“变化”的。学生会提什么问题,发表哪些观点不能完全预测,学生之间的讨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产生什么新问题,冒出什么令人出其不意却十分有价值的建议或方法,同样不能完全预测。但正是这些弥足珍贵的个性体验,才让教师真正走进了“学生世界”。教师应倍加呵护、珍视“童心”,巧妙利用学生独特的见解、想法、困惑等生成性资源,“二度”设计,将教学引向深度互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进而饶有兴趣地“真学习”。
3.彰显个性生趣。杜威指出:传统教育的最大缺点就是从“上面”或“外面”对儿童实行强迫教育和对教师实行“武断性”的主导作用。他极力主张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儿童身上,儿童是教师心中永远的太阳!本真语文教学,要求教师站在儿童的视角,为儿童的“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创设一方天地,激发他们的情感,使其迸发童真、童趣。如文本解读,鼓励学生读出个性,读出内心真实感受,而不是把心思放在揣摩所谓的标准答案上;答疑解惑,允许学生用“儿童的眼睛”看问题,寻求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良方;补白创编,启发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呈现真实思维,表露天真无邪的童趣……让儿童的脸红起来,眼亮起来,心动起来,教学的“真趣”自然生发出来,这就是本真语文所追求的。
三、意义为本,动真情
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优于逻辑思维阶段,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结构,其思维水平处在感性阶段,认识过程主要依靠情感。本真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巧妙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之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促进教学真实、有效地发生。
1.挖掘文本意义,披文入情。现行的语文教材文质兼美,知、情、意、趣和谐统一,它们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培养着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得到了由内而外的美的享受。本真语文课上,教师首先要潜心会文,挖掘文本意义所在,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进入“其言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的境地,实现教学的本真意义。如,引导学生感受《白桦林的低语》中看林人的默默奉献,《穷人》中桑娜的善良品质,《跳水》中船长的沉着机智等;领略杭州西湖的秀丽、浙江潮的磅礴、吐鲁番的独特风情等等。让一篇篇语言优美、意境俱佳的文章触动学生的心弦,唤起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情动而辞发,从而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2.组织“有意义”学习,自觉融情。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指出,检验教学是不是科学,就在于看它是否使学生产生了有意义学习,而学习者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则是必备条件之一。本真语文教学强调重视学生“心向”的指引,这是一种自觉、自我的情感倾向性,它使得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在新旧知识之间进行建构。教学中,教师带有情感的教学语言是学生情感的催化剂,教师必须以这种情感功力来感染学生,使文本情、学生情、教师情、作者(编者)情产生共鸣,让学生自觉、充分地融情于学习中。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应尽可能地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表演、辩论、采访、展示、评价等活动,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情满而溢发”,主动思维,喷情投入。再者,要使学生永葆学习热情,教师应该千方百计让学生通过努力“看见”自己的进步,“品尝”学习成果,这是学生产生有意义学习“心向”的恒久动力。
四、实践为本,出真知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本真语文教学强调以语文实践为本,其价值取向是多元的,不仅表现为对不同能力(听说读写)培养的关注,还表现为多元价值的整体效应,即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知行交互,学以致用。语言,特别是母语,其意义在于表情达意、与人沟通交流,它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母语的这种特性决定着“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学生能够运用“语文”去“实践”,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本真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既应注重为实践而学习,又应注重为学习而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引导学生把从实践中获得的“知”反馈到实践中去,让实践检验哪些是“真知”,哪些需要改进,做到“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2.感性入手,理性转化。语文实践,即学生个体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方面所表现的能动的、具有自我意识的一切行为,其指向语言,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及与之相关的识字、写字等一切行为。本真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从接触感性的语言材料入手,进行自然状态下学习的语文实践(主要追求体验与发现),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还要在此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感受性学习(主要追求语文的感受与积累)及探究性学习(主要追求语文知识向语感、技能的转化)的语文实践,完成感性与理性的能动飞跃。
3.以量提质,形成素养。语文实践是个体的自主行为,语文实践的感受与体验是不可替代和传递的,必须由个体亲历语文实践,并且个体亲历语文实践的次数与获得相应感受体验的程度是密切相关的。个体语文实践量的积累必然产生质的飞跃,即大量的语文实践必然促进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本真语文教学中,应拓展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空间,优化实践过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感悟、积累,并把积累的经验再付诸于实践,使语文学习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状态,在循环反复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实践量”,促使之发生“质变”—形成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赵彩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