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幼儿园游戏的指导
2015-09-10赵燕芳
赵燕芳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维果茨基曾说:“没有教育的作用,游戏就不会产生。为了使孩子掌握游戏的方式,成年人的干预是不必要的,必须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上教幼儿学习怎样做游戏。”幼儿游戏的实践表明,教师介入指导游戏可以提高游戏质量和游戏水平,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
一、幼儿园游戏指导的重要性
游戏是为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有其独具的教育作用,对幼儿多方面的发展相当重要。要实现游戏的教育作用,教师对游戏的指导非常必要。完全放任自流的游戏可能产生游戏的负效应,所以教师在游戏中的正确引导和指导必不可少,这样能确保游戏教育作用的体现,促进幼儿多方面充分发展。再者,教师的适当指导可以丰富游戏主题,增加游戏的内容和情节,促进游戏间交往,提高幼儿组织游戏的能力,发挥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力提高幼儿游戏水平,使游戏开展得更好,更有教育作用。
同时,游戏能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空间知觉能力,以及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和认真、耐心、细致的习惯。教师通过为幼儿游戏提供材料、时间和场地,吸引和鼓励幼儿参与游戏,培养幼儿欣赏和爱护游戏成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共同协商、互相配合的合作能力,教育幼儿爱护材料,整齐地收拾材料。
二、幼儿园游戏指导中所存在的问题
1.对游戏的情节发展缺乏深入观察
有的教师对幼儿游戏缺乏观察,我认为原因有:一是有些教师认为游戏就是幼儿自己玩,头脑里没有观察游戏的意识;二是虽然有些教师也会不同程度地认识到要通过观察指导游戏,但是相关技术方面还存在不足,不能很好地利用观察手段指导游戏。
2.对游戏中的幼儿缺乏足够的自由度
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很少用心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总是习惯于把现成的知识答案告诉幼儿,要求幼儿达到某种水平,存在不尊重、不平等、不对话的现象。有时还会轻易打断幼儿的游戏,幼儿游戏的权利不同程度地被剥夺,这样的做法完全违背了《指南》精神。
3.对游戏中幼儿的年龄差异缺乏认识
幼儿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不同,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也有差异。由于对幼儿游戏的特点缺乏充分认识,教师面对幼儿游戏时,往往会以自己的既定目标看待不同幼儿,对他们游戏的不同水平缺乏真正了解。
三、幼儿园游戏指导的基本策略
针对之前发现的一些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种相应的解决方法。
1.幼儿园游戏指导要注重观察
老师应通过制订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幼儿开展游戏。教师指导应依赖于对幼儿游戏的观察,运用观察法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做出适当的指导,并制订计划和作记录,以保证幼儿能较好地发展。
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语言的观察和记录,能够使我们从幼儿的外显行为中了解其心理水平和游戏水平,为进一步指导游戏提供依据。首先,就是要明确观察目的。游戏的内容丰富多彩,选择一定的观察角度,明确观察目的,便可从众多感知材料中分化出有价值的信息。比如,通过观察研究4—5岁幼儿角色分配的问题,就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到中班,观察游戏中幼儿分配角色的方式,谁是主导者,谁是服从者,结果如何。其次,要设计严密的观察计划。根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计划,计划中要考虑选择怎样的方式进行观察。最后,要注意观察与记录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由于我们也是具有主观性的人,客观的观察信息常被不自觉地染上主观色彩,在描述时应尽量客观、真实地反映游戏的情况。
2.游戏中还幼儿足够的自由
游戏活动是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主体性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发挥自身主体性,决定对游戏材料、伙伴、内容的选择,决定对待和使用活动材料的方式方法,即自己决定玩法、和谁玩及怎么玩。幼儿的快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种主体性体验。自由的游戏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独立决策、独立思考与独立行动的能力,有益于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和培养。肯定了幼儿自由游戏的需要与价值,并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它需要成人的帮助与指导。比如,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常带有“个人建构”的特点及会话情景的特点,因此在游戏中幼儿的言语往往表现为语法不正确,语句不规范,简略不完整的特点,教师适时适宜的帮助与指导可以扩展与丰富幼儿语言,促进言语能力的发展。
3.针对性指导游戏
(1)针对不同年龄特征指导游戏。幼儿园三个年龄班的游戏水平是不同的。对于中、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在必要时加入到幼儿的游戏中,通过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指导幼儿游戏;但要注意适时地退出游戏,还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幼儿相互交流游戏的过程体验,并引导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他们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喜欢模仿周围的人和事,处于平行游戏阶段。比如,现在我们小班开展游戏“蔬菜水果吧”,孩子们在游戏中,时不时会模仿菜场中的人吆喝几句“谁要买菜”、“新鲜的青菜”“一块钱一个西瓜”……这些都来源于幼儿生活,也是幼儿生活经验的体现。
(2)针对不同游戏的主题指导游戏。幼儿在玩游戏时,会因不同的游戏主题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形式。在角色游戏中,可能会因为角色交往的问题而发生冲突,如,在一次娃娃家游戏中,“爸爸”舟舟和“妈妈”王心奕小朋友因为谁抱娃娃这个问题而争吵起来。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不应急于插手帮他们解决,而是先让幼儿自己解决,教师要先做一个旁观者,在他们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提出几种解决的假设供他们参考、解决。而在结构游戏中,则可能需要教师技能方面的指导。在规则游戏中,可能是对规则的理解方面需要指导协调。当然,在同一主题的游戏中,由于经验的多少等原因也会出现不同问题。因此,教师要根据每种游戏的特点及幼儿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
(3)针对同一主题不同情节的发展阶段性指导游戏。幼儿游戏的情节发展一般要经历产生、发展、高潮、结束等阶段,而每一阶段的情节发展又是不同的。在游戏的产生阶段,教师要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及关注点,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随着情节的发展,教师要尽可能预见到幼儿游戏中的玩法、想法,及时增添玩具材料和提供其他支持,以满足幼儿的多种需要。在游戏进入高潮即将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对游戏中的各种体验、感受进行梳理,帮助幼儿形成并分享正确的经验。
总之,在幼儿游戏中,教师要尊重幼儿需要,当幼儿遇到问题时要平等地与幼儿商讨、提出建议,注重观察幼儿的情绪、习惯等变化,给予及时的关心和帮助,让幼儿在正确的指导下成为游戏的主人,使他们获取更多经验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