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2015-09-10朱向阳楚新正

考试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新课程高效课堂

朱向阳 楚新正

摘 要: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师生角色和教学观念,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着重学生的全面、整体发展,主张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协调发展,力求营造愉悦、宽松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努力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地理 高效课堂

1.引言

与传统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陈旧的师生观念。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具体实践中要通过各种努力,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地富且有个性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个体差异,滿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造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有效性教学中不断地取得进步,实现学生的有效性学习[1]。

2.高效初中地理课堂的内涵

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属于高效率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学规律进行教学,是以较小的投入取得最大成效的一种教学[2]。

3.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3.1正确把握地理新课程标准是前提。

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顺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了当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具有前瞻性、代表性、和谐性、综合性、广泛性等特点。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3]。

3.2透彻、准确而又完整的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备课要“上下其手”,这个“上”就是课程标准要求,使新课标中对学科特点、学科性质、学龄段的要求渗透到教学中。准备教材要结合学段、单元要求,透过教材内容渗透学科思维,不是“讲教材”,而是“用教材讲,用教材教”,深入探究教材价值和教材的教学价值,尤其是教材的教学价值,而这个“下”就是学习的主体——学生。

综合来说,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好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对不同思路的追问和理解,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质疑,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此,备课充分,有效课堂就有了基础保障。

3.3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条件。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的重要条件。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习氛围,达到建设高效课堂的目的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师生平等,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谈心,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学习等多方面多关心他们,从而在学生中树立友善、良好的形象,激发他们对老师的爱和信任,形成“无拘无束”、“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学习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打造高效的学习课堂。

3.4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

3.4.1兴趣教学法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最大的老师,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4.2寓教于乐教学法

地理教学内容枯燥且繁杂,有很多艰深难懂的部分。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地理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切勿死板地阐述课本上的内容,要使得课堂变得活跃、充满朝气,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展现自己的教学魅力,而不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否则课堂教学就很容易变成一潭死水,因此教师要学会如何将死板的课程讲“活”。

3.4.3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教学的所有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方法。合作讨论过程可具体概括为以下五点:倾听、交流、协作、分享和教师指导总结。在此教学方法下,学生可以以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小组讨论,比传统教学更能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过程、乐趣。在小组合作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4.构建高效初中地理课堂需注意的两个问题

4.1教师角色及观念的转变。

教师角色及观念的转变是重中之重。在以前的“教学大纲”中,老师扮演知识的传输者、灌输者,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和全面发展。此外,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关注“教”,忽略学生的“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同时教师的角色发生显著变化,不再是教学活动的绝对主体,而是教学主体的一部分,是“教”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与指导。教师摆正角色地位及观念,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2对问题的探究需要开放观念,但不代表可以“放任自由”。

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4]。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准备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在问题的讨论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主体”思想,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依据所学内容发散思维对问题畅所欲言,在此过程中老师是活动的组织者,老师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同时老师也要注意学生讨论的思想方向和言论相关性,不能信马由缰、胡言乱语而导致讨论的结果偏离活动的初衷。

5.结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建设要从多方面的因素综合研究,而不是从单纯的某一方面的努力。新课程标准除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外,还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学习实践环节,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励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合作讨论,逐步发展智力和能力,最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样高效地理课堂的实践过程中存在容易忽视的问题,例如教师观念转变和急于求成的问题,老师对学生探究类问题讨论过程中“度”的把握。高效课堂建设目标明确,方法多样,也存在各种困难,关键要看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各种问题,以求用最少的努力获取最大的收益,使教学活动变成高效、愉悦、轻松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永裕.浅谈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8(05).

[2]黄华英.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2009,12.

[3]唐新月.高中地理课堂中公民地理素养的培养[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2(9).

[4]朱献菊.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法的一些尝试[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1).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新课程高效课堂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