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常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2015-09-10曹介梁方希文
曹介梁 方希文
[原题回放]
孩子与老人,是岁月变迁的两个阶段,维系情感的两个端点,生命传承的两种状态……这里会有感人的故事、纯厚的情意、深沉的思考。
请以“孩子与老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说明: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命题透视]
常州市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贯思路是:以命题、半命题、话题作文为主要考查形式,不限文体,不设审题障碍。秉承这一命题思路,2014年常州市中考作文为命题作文,题目是“孩子与老人”。为了帮助考生拓展思路,激发写作欲望,题目前有一段简明的文字提示:“孩子与老人,是岁月变迁的两个阶段,维系情感的两个端点,生命传承的两种状态……这里会有感人的故事、纯厚的情意、深沉的思考。”很显然,命题者的意图是要引导考生到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提炼写作主旨,并通过描写孩子与老人之间的感人故事,抒发自己真实的感悟,进而对两种生命状态做理性而深刻的思考。考生是否能选择最富有生活气息的素材进行提炼开掘?是否能用生动精致的笔调去描摹孩子和老人的生活状态?是否能在描写的基础上做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都是命题者想要检测的内容。
初看这个题目,考生或许会轻松一笑:这篇作文不难写,不就是写晚辈如何尊敬长辈,长辈如何关爱晚辈么?孰料,绵若无骨之下往往暗藏玄机,如果仅仅从这个高度构思写作,那么必然在立意上就先逊人一筹,可要与一类文擦肩而过了。
细读作前提示就会发现,这段作前提示语对考生而言非常重要,它既为考生的写作营造了一种特定的感情氛围,又点明了题目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将“孩子”与“老人”所承载的生命意义揭示了出来,为考生选材立意、构思写作指明了方向。考生可以抒写“感人的故事”,抒发“纯厚的情意”,展开“深沉的思考”……总之,这道题给高手过招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孩子和老人,构成了人生的起点和终点,这期间的历程就叫作人生。孩子和老人这两个群体极富哲理与思辨的象征意味。一方面,孩子意味着新生、希望、创造、朝气蓬勃、百无禁忌;老人意味着衰老、失望、保守、暮气沉沉、经验主义。另一方面,孩子也意味着柔弱、浮躁、年少轻狂、年幼无知,老人则意味着浑厚、安静、老骥伏枥、老马识途。
在当下社会,这两个群体还分别存在着养老问题和独生子女问题,交织着隔代教育的无奈、孩子搀扶老人反被讹诈的道德困境。老人和孩子还常常成为被忽略的群体、被欺负和损害的群体……于是,写作高手的机会来了:可以赞美老人的孩子心态,期待老人以智慧指引孩子,呼唤孩子理解老人的苦心、欣赏老人的美德;还可以揭示这种代沟,反思相关现象,呼唤某种变革;可以表达一种相互欣赏的赞美,表达一种相互融通的祝愿;可以写成个体之间的故事,小中见大;可以是社会两大群体之间的相互映衬、相互发现;可以上升到民族层面关于继承与创造、保守与开拓的哲学思考;甚至可以联想到一个老大帝国和少年中国的时代定位等。
这道作文题昭示了考场作文的未来走势:炫技者将让位于实力派,低层次的模仿者要臣服于高品位的创造者。因此,走出课堂,走向生活,磨砺思想,提升境界,将成为中学生提升写作品位、提高中考应试成绩的不二法门。
[评卷扫描]
虽然这道作文题在审题方面不存在太大难度,但是,考生在完成写作的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
第一,缺少对题目中的“孩子”和“老人”这两者所指代的范围的思考。
不少考生笔下的“老人”大多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邻居家的某位长辈,而“孩子”就是自己,然后就围绕两个个体间的亲情展开叙事、描写。不少考生的叙事还停留在流水账式的层面,对于亲人间的事情缺少具体细致的观察和体悟,所以,笔下的亲情似乎大同小异,没有特色。比如,奶奶都是体贴入微的,爷爷都是温和慈祥的,父母不在身边的小作者感受着他们无微不至的呵护。千篇一律的叙述,暴露了考生写作中存在的“概念化写作”的弊端,这样的文章很难以情动人。
第二,缺少对题目中的“孩子”和“老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不少考生一边倒地将写作重心放到了“老人”身上,将大量的笔墨用在对老人的具体描摹和赞美上,一味地把文章打造成了赞颂“亲情”的主题作文。文章罗列出很多生活的点滴,叙述老人是如何照顾幼小孩子的:有铺陈排比式的、有集中笔墨详写一件事的、有以孩子的成长历程为线索的……他们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个关爱后代、无私付出的老人形象,刻画可谓充分而细致。但是,他们忽略了题目中的另一个关键词“孩子”。其实,这个题目中的“孩子”与“老人”是一样重要的,它们就像天平的两端,只有两者都被重视,才能够维持天平的平衡。
第三,缺少对文章立意的深入思考。
如果说对“孩子”和“老人”所指代的范围的思考过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少考生的选材,那么在众多反映“亲情”主题的文章中,又有不少仅仅停留在了“亲情”层面,导致文章从选材到立意都大同小异,这样的文章在中考阅卷中,只能成为大海中一颗平凡而不起眼的小水滴了。不少考生没有深入思考“孩子”和“老人”所代表的不同的人生内涵,例如,因为年龄相差悬殊,必然导致“孩子”和“老人”在人生阅历、面对生活的态度、看待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考生如果能这样理解,文章的档次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第四,缺少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语言直白。
不少考生通篇以叙述为主,例如,反复强调老人每天尽心尽力地照顾小孩,却不会选择场面或瞬间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也有不少考生在描写过程中手法单一,只是通过外貌、神态和语言客观地记录,缺乏真情实感的体现,更没有想到运用环境描写进行烘托,或运用联想、对比等手法提升语言表达的感染力;结尾部分也是蜻蜓点水般地用一两句话收束,既没有精彩的、发人深省的议论,也没有真诚动人的抒情,没有起到升华主题、感动读者的效果。
[迷津指点]
中考作文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审清题目、读懂想透;其次要精心雕琢语言,推敲如何表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作文也是如此。读懂题目、审清文意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虽然审题问题是老生常谈,但是,中学生因为审题能力不强而导致写作失误的例子还是比比皆是。因此,提升审题能力在当前以命题作文为主旋律的时代,仍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审不清文题,一是可能无从下手,二是写出来的文章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连基本分都拿不到。
那么,审题要审什么呢?
首先,要审好文体。
中考作文命题一般注明“文体不限”,或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总之,是放开体裁要求的,让同学们有自由选择的空间。但是,“不限”也不是绝对的,有时题目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文章特别适合某种文体。
比如“十六岁的我”最适合写什么文体呢?当然最适合写洋溢着青春激情的抒情散文。如果写议论文、说明文,就不太好下笔。再比如“说谦虚”,一看就知道必须写议论文了。有些题目似乎一下子看不出应该写什么文体,或者说哪种文体可以写,这就需要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比如“孩子与老人”这个题目,如果写记叙文,就得叙写孩子和老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或者描绘孩子和老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或者从孩子与老人的矛盾冲突中展示某种哲理的思考等;如果写议论文,就得从两者的关系中提炼出一个鲜明的论点,然后围绕这个论点进行论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现在,有一些地区的中考作文不再笼统地标明“文体不限”,而是明确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对此,同学们在审题时就更要注意了,一定要按照题目规定的要求来写作,不得擅自改变文体。
其次,要审好人称。
人称是题目的基本信息。中考作文命题一般更关注同学们的自我成长与心灵世界,所以,题目里往往有“我”,如“我眼中的色彩”“我依然_________”等。即使题目中没有出现明确的人称,同学们在写作时也要尽量写“我”的经历、见闻和感受,这样更符合中考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
如果题目中出现了“你”,那么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两个人称之间的关系,要确定好重点。如“好想握住你的手”“你误会了我”这样的命题,对叙述者的口吻就有特别的要求,必须强调对“你”的感情倾诉。
如果题目里不是“我”,而是“我们”,如“我们的班级”“那一刻,我们_______”,这类作文就特别要突出“们”,要突出群体的形象。
像“孩子与老人”这样的题目,人称该如何处理呢?首先,要准确定位,明确是以老人的口吻写还是以孩子的口吻写;其次,要确定是从个体的角度写还是从群体的角度写。经过这样一番思考之后再动笔,在人称上就基本不会出现错误了。
第三,要审好范围和句式。
审范围就是给题材画个圈,圈内的可以写,圈外的不能写。最近几年,为了防止套作和抄袭,命题者越来越倾向于在写作范围上提出限制,对这一命题趋势,同学们必须加以特别关注。
例如:“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以初中生活为素材”的限制,“你在我心里”的选材可谓海阔天空,题目中的“我”就可以是非作者自己,比如,可以虚拟“我”为树叶,树叶对树根说“你在我心里”。但“以初中生活为素材”,“我”就只能非作者本人莫属了,如果虚拟成别人,就跑题了。
审句式就是看题目是用什么句式表达出来的。如果题目是简单的词语,如“回家”“歌声”,那对句式的审查可以忽略不计。如果题目里出现了关联词语,或者题目是由两个小分句构成的,那就需要辨析内部的联系了,是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呢?
例如“生活因思考而精彩”,题目的意思就是“生活的精彩来自于思考”,精彩是结果,思考是原因,两者是因果关系。写作时,就必须说清楚你是如何思考的,又获得了怎样的精彩,两者要兼顾。再如“孩子与老人”这道题,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短语,行文时,同学们就要写清楚两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孩子”和“老人”缺一不可,如果只写一方面,就是偏题。
下面再来说说语言表达的问题。这既与同学们的积累有关,也与同学们的思想阅历有关。如果说立意、选材、结构等能力属于技术范畴,可以通过短期的强化训练得以提高,那么语言则是一门艺术,是一个人的基本功,无法速成。如果一篇文章的语言枯燥乏味,缺乏表现力,即便立意再高、材料再好、结构再完美,也无法感染读者。尤其在考场上,有时出色的语言可以“一好遮百丑”,起到其他写作技巧达不到的效果。古人云“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语言就是一个人的基本功,一旦过了语言关,你就掌握了写作的主动权,就站在了作文的制高点上,就能写出精彩的高分作文来。
对同学们而言,最基本的表达要求就是能做到记叙清晰明了,不啰唆;描写细致生动,不概念化;议论必须精要,在关键处把“事”中之“理”揭示出来,切忌长篇大论、不着边际地空发议论;抒情要真诚,不故作姿态、无病呻吟。
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彩呢?具体来说,同学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多用描写,让语言充满鲜活的美感。
描写是使语言鲜活的重要手段。要使语言摇曳多姿、精妙亮丽,同学们就必须在描写上见“长”。
例如,有一位学生对父亲的鼾声做了这样精彩的描写:“老爸一躺下,准有鼾声,而且像一支曲子,很美。开始的‘嗡嗡’声似蜜蜂采蜜,接着的‘轰隆’声如雷声滚滚,到后来的‘呼哧’声,就像小狗喘气。有前奏,有高潮,亦有尾声,如此循环往复,真是妙极了。”如此惟妙惟肖地描写“鼾声”,使文字显得摇曳多姿,非常富有吸引力。
第二,善用修辞,让语言富有斑斓的色彩。
修辞的作用在于修饰和调整语言。有人称修辞为“魔杖”,说它点到哪里,哪里的语言就亮丽起来。比喻、拟人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可以使语言富有气势和节奏;对偶能使语言整齐华美;设问、反问则能使文章发人深思、引人入胜。
例如朱自清的《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既富有颜色的斑斓热烈,又有音乐的灵动美妙。
第三,巧借诗文,让语言饱含诗意的灵动。
在文章中适当地引用一些诗文、名言、谚语乃至优美清新的歌词等,既可以展示自己深厚的文化积累,又可以扩大文章的容量,使语言饱含深刻的意蕴,增强灵动感。
例如“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九曲黄河,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这段文字引用了大量的古诗名句,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充满自豪和赞美之情,不但句式整齐,而且诗意盎然,富有感染力。
总而言之,精妙的语言既来自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也来自广泛的阅读和深厚的积累。要使作文语言出彩,同学们就必须做到热爱生活、博学厚积,同时,要在具体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仔细揣摩、用心感悟,这样,写作时就会文采飞扬。
[例文点评]
一类文:
孩子与老人
清明,虽然有些年轻人忽视传统,但老人们还是会领着孩子去扫墓,既是向先人表达敬意,亦是上一堂家族观念的教育课。
伴着纷纷而落的清明雨,爷爷领着我和妹妹前去扫墓。年仅6岁、懵懂无知的妹妹看着爷爷庄重肃穆的神色,略有所悟地收起了嬉笑的表情,感知了此事的严肃重要。(用对比手法写出了清明扫墓时孩子与老人的不同心态)一边走,爷爷一边指给我们看远处的坟:这里长眠的是叔公,那里躺着的是姑奶奶……陌生的称呼从爷爷口中道出,带着岁月的沧桑和悲凉。一直不服老的爷爷此刻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苍老,浑厚的声音中露出一丝倦怠。贴心的妹妹伸出暖湿的小手,像一条小蛇游进了爷爷宽厚的大手。爷爷用力地攥紧了些,慈爱地抚摩着她柔软的头发。(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形象的比喻凸显出爷爷的历经沧桑和妹妹的年幼贴心)一旁的我低垂着头,沉默地做一个倾听者,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讲他的童年,他的奋斗。就这样边走边讲,爷爷从家里的族谱一直说到了古董和家风。原本不远的路程居然走了许久,我回过头,泥泞的田埂上留有一串串大大小小的脚印,错落却和谐,沉淀着满满的爱……(田埂上留下了两代人的串串脚印,充满家的和谐与温暖。细节描写传递出了真挚的情感)
终于到了。爷爷坐在太公、太婆的坟前,他缄默不言,妹妹也低下头若有所思,如此的安静使我仿佛能听到他们各自不同的心声:妹妹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眼前事物的好奇,而紧抿的嘴唇却透露了她的害怕;爷爷则是一脸淡然,仿佛看透了生死,希冀慈爱的眼神时不时地落到我和妹妹的羊角辫上。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老人健在的时候多陪陪他们,不要等到阴阳两隔时,后悔不已。
在这丝丝细雨中,我忽地想起了林清玄的一句话:“人生就是在不同的位置看风景。”无论仍是孩子的妹妹和我,还是花甲之年的爷爷,甚至是在天堂看风景的太公,景观没有变,只是我们的人生境界在不断提升,所以,我们对事物有了不同的理解。(用林清玄的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孩子与老人所处的人生历程的位置不同,对生活的感悟当然不同,这是一个境界提升的过程。亲情背后,我们还领悟到了人生)
但是,血缘纽带、家族观念的教育课,跨越了岁月的鸿沟,架起了孩子与老人之间互敬互爱的桥梁……
一路走过,老人与孩子,仿佛牵手共伴了一整个世纪。(结尾点题,升华主旨)
总评:小作者选取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素材——清明节祭拜先人,将家族中的老人和孩子联系起来,选材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语言表达上,小作者用对比手法很好地体现了两代人在祭拜时对生死的不同态度。妹妹由开始时的“懵懂”“嬉笑”到之后的“好奇”“害怕”,表现出了孩子的年幼天真;而爷爷的“一脸淡然”却体现出长者对生命的深刻参透。此外,小作者善于捕捉生动的画面来传递情感,“我回过头,泥泞的田埂上留有一串串大大小小的脚印,错落却和谐,沉淀着满满的爱……”
本文的立意有深度,令人眼前一亮。花甲之年的爷爷正在走向生命的衰竭,在坟前,他“希冀慈爱的眼神时不时地落到我和妹妹的羊角辫上”,传递的是对幼小生命的美好祝愿,这让小作者感慨唏嘘,内心的尊老爱老之情油然而生。不止于此,小作者引用林清玄的“人生就是在不同的位置看风景”,将文章情理融合,透过真挚的感情,我们看到了理性的思辨,这正是这篇考场作文的难能可贵之处。
二类文:
孩子与老人
我坐在阳台上,光影调皮地跳跃在绿色植物上,看起来像发光的钻石。(形象的比喻、拟人手法,营造了温馨美好的梦幻般的氛围)外婆的影子映在上面,更显得慈眉善目,像极了动画片里的月亮奶奶。想到这里,我忍不住扑进外婆怀里,甜甜地叫了她一声,然后腻歪着不肯起来……
我这个鬼马精灵早就赖上事无巨细、勤劳能干的外婆了:不必说解渴的山药汤,也不必说香甜的南瓜饭,单是那糯糯的烤红薯,至今回想起来也会让我忍不住咂咂嘴,咽几下口水。那是留在记忆里的家乡的味道……(色香味俱全的家乡美味令人垂涎,舌尖上的美味勾起了童年的味道)
不过,最让我佩服的还是外婆的那双巧手!我最喜欢看她从老旧的针线盒里拿出亮闪闪的银箍套在中指上,瘦削、苍老的手变戏法似的拿出一根针。穿线更是不用说了,那线头一把就被外婆拉过了“小山洞”,捏在手里,不等我缓过神来,线尾已经出现了一个胖嘟嘟的“大盘结”,结结实实的,像个壮小伙。每次我夸赞外婆,外婆总是爽朗地笑两声,再附上一句:“外婆以后教你。”我依然痴痴地望着,心里早如播(“播”应为“拨”。)乱了的弦,漾起一圈又一圈圆晕……(心理活动描写细腻)
我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还伏在外婆暖暖的双膝上,她那双满是褶皱却依然有力的手揽着我的身子。我不禁坐直了身子,轻轻地靠向外婆的肩膀,甜甜地说:“外婆,以后你也要靠着我哦!”……
阳台上的光影继续跳跃在一老一少之间,明媚出暖暖的温情……(“阳台上的光影”首尾呼应,使得文章浑然一体。“明媚”一词有表现力,点明主旨)
总评:文章语言清新灵动,读来如水一般温润。开头很有画面感,既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也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温馨美好的亲情就像一股溪流,在字里行间流淌。它从外婆精心烹饪的美食中溢出,从外婆灵巧的双手中穿过,更在“我”甜甜的软语中传递。
文章结构清晰,这得益于小作者采用的环境描写手法,收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使得文章严谨周密。每一小节最后都用省略号收束,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拉长了文章的广度。
小作者还注意虚实结合,画面切换自然,段落间衔接紧密,拓宽了写作的时空,将一幕幕美好的瞬间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暖暖的温情”是本文要体现的主题,所以,这篇文章还有提升之处,要能从亲情出发探求“孩子”和“老人”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可以多从“我”的角度着手,揭示“我”从亲情中得到的体悟,文中那一句“外婆,以后你也要靠着我哦!”的意蕴要凸显出来。
[新题预测]
题一:请以“一段别样的旅途”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低调做人既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智慧、一种谋略、一种胸襟。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看待世间的一切。低调做人才能有一颗平凡的心,才不至于被外界左右,才能够冷静,才能够务实。这是一个人成就大事的最起码的前提。
请以“低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曹介梁,中学高级教师,常州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常州市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曾担任常州市教育局语文兼职教研员,江苏省“送优质资源下乡工程”主讲教师,并多次参加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的命题和审稿工作。现任教于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方希文,教育硕士,常州市教学能手。现任教于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