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等待和希望

2015-09-10林四清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5年3期
关键词:圣诞树差生校长

林四清

永远不要忘记,直至上帝揭露人的未来图景的那一天以前,人类的一切智慧就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在香港,有幸聆听了培侨中学老校长叶祖贤先生的演讲。在谈到校长的职业素养时,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暖瓶煲粥”的故事:

这是他亲身经历的事,早年求学时,家境贫寒,离校又远,父母早晚要赶工,自己每天要赶课,早餐就成了问题,但是他每天早上都能喝上一碗香喷喷的热粥,然后精神饱满地去上学。原来他的母亲每天晚上都用暖瓶装上开水,再抓上几把米放进暖瓶中,塞紧瓶盖。一个晚上过去,第二天早上倒出来,加上调料,或甜或咸,味道好极了。

结合校长的职业素养,叶老先生最后总结说,作为校长,要像“暖瓶煮粥”一样,充满希望,学会等待:①暖瓶中的水要热,即校长的心要热;②暖瓶中的水要合适恰当,即校长的工作要有科学性;③暖瓶盖要塞紧,不能漏气,即校长碰到困难要咬紧牙关;④要有足够的时间酝酿,即校长在工作中要学会等待;⑤热粥倒出要调好味,即校长处理学校工作要有艺术性。

“等待”和“希望”,在学校教育工作和校长的职业素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对翅膀,它们有助于发掘学校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潜能,鼓舞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飞翔。

一、“等待”和“希望”是教育的重要技能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全校师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校长的职能和作用决定了他必须要比一般教师和一般干部更有思想,更博学多识,更业务过硬,更人格高尚,更勤职敬业,更严谨治学。除此之外,校长更需要“等待”和“希望”。

在学校,学生有少年早慧者,也有大器晚成者,有中规中矩者,也不乏“敢越雷池”甚至“格格不入”者。这一切都要求校长首先要具有“等待”和“希望”之心,对那些“少年早慧”者助其力,“大器晚成”者不抛弃,“中规中矩”者教变通,“敢越雷池”或“格格不入”者张扬其个性发掘其异禀。

我们知道,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只有给每一棵树开花的时间,才会收获累累硕果。学生就是那一棵棵小树,作为校长,要给每个学生酝酿的时间和空间,才能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例如,某校一年一度的校园英语节开幕了。大堂里摆放了一棵高大的圣诞树。红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的彩球在树上闪闪发亮。

“哇,好漂亮啊!”早晨上学时,孩子们一看到圣诞树,就一拨一拨激动地跑过来,仰着头,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校长故意守在圣诞树边,观察孩子们的表现。

“校长,圣诞节还没到呢,怎么就摆出圣诞树啊?”“因为我们的英语节到了啊。”“校长,圣诞树上有礼物吗?”“这是一棵装饰树,礼物在你爸爸妈妈那儿。”……校长不厌其烦地回答着孩子们的提问。

其中有个男孩怯怯地说:“校长,可能有人会想摘树上的彩球呢?”“我想你肯定很喜欢圣诞树吧?”校长笑着说,“老师想请你帮个忙,请你帮着看护圣诞树,如果半个月之后它还好好的,树上最大的那个圣诞老人就奖给你。”校长说完,小男孩非常开心地答应了,一路蹦跳着跑向教室。

教育孩子,首先要学会“等待”和“希望”,而不是直截了当地批评和否定。只有在“等待”和“希望”中,才能破译他们心灵的密码,进行有效引领。上述事例中校长把信任与期待交给了小男孩,而且还约定了获得奖赏的条件,有效地预防了孩子的不良行为的出现。

二、“等待”和“希望”是教育的一种唤醒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等待”和“希望”就是这种唤醒。在教育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更多的期待,相信学生都能够向着健康的方向成长。学生一旦得到信任,内驱力就会被激发,就会变得聪明、能干、有悟性。

“等待”和“希望”式的唤醒,是教育的艺术。学生的灵性和异禀,总是发生在不经意之时,如果校长和教师不善于发现它们,就会失去唤醒它们的有利时机。因此,校长要有一颗灵动的心,不时地去感受,去贴近学生;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他们的闪光处。有时候,一句关爱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信任的微笑,就能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潜能,从而展示出他们最纯真、最灵性的东西。

有个女孩叫露露,11岁了,才读一年级。话说不清楚,叫她也不吭声。她妈妈对校长说,出生时医生给出的诊断是脑瘫。长得没有什么异样,除了语言和思维能力明显低于其他孩子之外,其他方面基本正常。只是写作业时,露露只会一页一页地写数字:1、2、3,除了数字,10以内的加减法都不会。

校长于是特别留意这个孩子,只要碰见她,都会情不自禁地摸摸她的头。不久,她就特别黏着校长,不是跟在校长身后跑来跑去,就是拿着她写的数字给校长看。校长每次都会用红笔,在她写的每一页作业上打上带笑脸的五角星,或者,批上夸张得让人羡慕的100分。每次,她都高兴得手舞足蹈。虽然她不知道25和52究竟哪个数大,但是,她似乎知道,100分最厉害。

就这样,二年级时露露竟然会背乘法口诀了。期中考试时,因为大部分考题,都与乘法口诀相关,露露又创造了奇迹,竟然考了63分!校长在集会上,非常隆重地给她颁了进步奖,并且向大家宣布“我们相信露露还会创造奇迹的!”此后,露露就总是追着校长问:“下次哪天考试呀?”

其实,很多时候教育的效果需要时间来验证,需要“等待”来唤醒,很多美妙的教育奇迹就是在耐心的“等待”和持之以恒的“希望”中被创造出来的。

三、必须确保“等待”和“希望”的积极作用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积极地“弛”,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张”,消极地“弛”只会变成对生命的消磨与浪费。

积极的“等待”和“希望”,应该充满着向上和进取,使人不断奋进;而消极的“等待”和“希望”总是不断地消磨着人的意志,成为一种漂亮的借口。

可见,我们必须分清什么是积极的“等待”和“希望”,什么是消极的“等待”和“希望”。其实大家都知道“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但往往就不能杜绝“急不可待”的行为;谁都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可是“磨刀”后才去砍柴的人却不多。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教育名著,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通过15年的深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天生学习不行的孩子。

例如,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原因是他似乎不会按学校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托马斯的研究发现,孩子学习有困难,本质上是他的学习方法和别人不一样,托马斯具体分析了很多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最后归结为,现今的学校教育很难适应孩子们多种天赋类型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因为,学校只重视孩子的几种能力的培养,却使很多孩子的天赋和潜能被打压了,从而产生了很多不适应学校教育的“差生”。

其实,“学业差生”应该换成“学习差异”,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是“学业差生”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差生,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而学校、教师和家长并没有认识清楚,他们的天赋与异禀被学校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地泯灭了。

积极的“等待”和“希望”,需要更加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而不是简单地逃避。校长的积极“等待”和“希望”,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教育发现,它需要校长有灵动的心与锐利的眼光,善于在无声处倾听即将响起的惊雷,甚至需要校长“甩开膀子”的勇气和胆量。

教育是一项播种的事业,我们要在学生心田里播种思想,播种知识,播种爱,就必须学会“等待”和“希望”。不要奢求今天播下一粒种子,明天就收获一片森林。教育需要的是善于“等待”的耐心和永远充满“希望”的童心。校长要更多地关注学校的每一个教育人、教育对象的优点,能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校长的殷切希望,体验成功的愉悦,获取前进的动力。

所以说,等待和希望,永远是校长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中学)

猜你喜欢

圣诞树差生校长
闪闪的圣诞树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在书上睡觉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找你算账
自制LED圣诞树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