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修行帮你走出原生家庭的阴霾
2015-09-10陶然
陶然
许多心理学研究证明,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个人的生活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个人的一生幸福。如果原生家庭的烙印是充满爱的,那我们就是个阳光、自信、上进、有责任能担当的人;反之,我们的爱的能力、价值观、心态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问题,而这些问题会让我们远离生活的幸福。很多人会把原生家庭中的问题带到自己的新家庭里去,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幸福。怎么办?我想,只有通过学习和修行,我们才能摆脱原生家庭对我们的负影响。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二是从内心深处接纳真实的、现实中的我。接受自我的人,是自信的人。不要为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因为那样做的结果会压抑自己的本性,长久下去会感到迷失自我,势必影响心理健康。同时,也不要刻意去改变别人,那是劳而无功的,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别人。
家庭成员之间应该是互相尊重、信任的关系,而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每个人都要尊重和认同别人的选择,有问题当面提出,不要互相猜疑。家庭中不要刻意树立某个人的权威,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尊嚴,也要自觉维护别人的自尊。
其中有两个含义:一是个人要为自己做的事负责,不推卸、逃避责任,敢于自己承担责任。二是不为别人做的事情承担责任,尤其是为配偶和子女。这样做表面上看似不通人情,实际上对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大有益处,会促进每个人的独立成长和自我完善。
宽容是一种美德。世间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观念,更何况是在家庭中,家里是情多理少的地方,所以说如果不是什么原则性、大是大非的问题(这些问题并非太多),就没有必要非要争出孰是孰非。在生活中,有的夫妻为挤牙膏是从上面挤还是从下面挤吵得不亦乐乎。这样的事听起来很可笑,可是有多少夫妻吵架不是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呢?日积月累,许多小事就逐步发展成为夫妻关系紧张的死结,严重影响到婚姻的质量。
发生了事情要就事论事,不要算旧账。比如和家人在某事上有意见,那好咱们就在此时、此地解决,不要带着个人情绪和成见,那样只会是激化矛盾,使冲突加剧,不利于解决问题。我们应本着开放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才会对别人的看法不固守僵化,才能做到论事不论人。
要学会清楚明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不要让别人去猜测、揣摩你的意思。只有清晰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别人才有可能理解你、支持你。在家庭里,要注重培养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家庭的人际沟通,更有助于培养家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也不存在完美无缺的孩子。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不断地完善自我,充实自我,使自己逐渐成熟、壮大。如果我们的原生家庭曾经给我们带来了伤痛,那么请为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快乐、健康的原生家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