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挖掘出他最大的人生潜能
2015-09-10木子
木子
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马云以218亿美元净资产成为中国首富。谈及父亲的教子之道,马云总结为“挖掘潜能,成就一生。父爱是把铁锹,一天一小铲,挖出闪光点”。
马云的父亲是一家戏剧协会的负责人,父亲常带他去看戏。马云对戏里的唱腔丝毫不感兴趣,倒是对武生们在台上的好身手佩服不已,便学起散打和太极拳来。
有一天,父亲发现无论对儿子唠叨什么,马云都用学到的英语回敬时,父亲很有些大喜大悟:“你小子是不是在用英语骂我呢?那好,你好好学英语,学到能随心所欲地讲,那样骂人才痛快!”后来,父亲看到马云真的对英语有兴趣,就骑着自行车带他到西湖边找老外聊天。马云用所学的只言片语与老外们越聊越开心,越聊越过瘾,学习英语越来越带劲了。

从初中到高中,马云的其他各科成绩都很平庸,唯有英语,他几乎包揽了大小英语考试的年级第一名。但这无法遮掩他严重偏科的事实,第一次高考,马云的英语成绩是全年级第一,數学则是倒数第一。
高考落榜后,马云和表弟去一家宾馆应聘保安。结果,表弟被录用了,他却因个头矮被淘汰。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父亲见儿子意志消沉,悄悄给他找了个活儿,让他替《山海经》《东海》《江南》三家杂志社蹬三轮送书。沉重的体力劳动让马云渐渐麻痹掉高考落榜的痛,他甚至开始认为,这也许就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父亲却像是一把铁锹,开始刻意铲凿他高考落榜的痛处,父亲对他说:“你每天踩20多公里的三轮都不累,为什么就不能再走一遍高考的路呢?”
1984年7月,第三次从高考考场走出来的马云,数学考了79分,但依然离本科线差5分。或许是他们父子俩的精神感动了上苍,当年杭州师范学院本科没招满,他终于读上了本科,还被调配进英语专业。
进入大学后,他的专业成绩十分优秀,自信心一下子膨胀起来,他开始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社团活动,随后不仅成为学校学生会主席,还登上了杭州市学联主席的位置。
大学毕业后,马云因为英语的优势,被聘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英语教师,并凭着独到的教学方法而当选1995年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教师。随后,他作为英语翻译首次访问美国,从而得以接触到因特网。回国后,他很快组建了中国第一批网站之一的“中国黄页”。1999年,马云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开拓了电子商务应用,尤其是B2B业务。2014年9月19日晚,阿里正式在美国上市。对于未来,马云坚信,今天很难,明天更难,但后天终将美好。
短短十几年,马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父亲,用几十年的父爱,一铲一铲为他开凿出了最宝贵的成功真相——发掘出他的兴趣,让他去做他感兴趣的事,让他的特长发挥出最大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