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凸显能力培养,实施问题教学

2015-09-10张程

考试周刊 2015年36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能力培养高中数学

张程

摘 要: 培养学习能力是数学学科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要求和现实目标。问题教学活动应时刻贯彻落实新课改目标要求,将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渗透在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注重问题教学活动的开展,把问题教学成为教师教学技能、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有效“载体”。作者结合高中数学新课标,对问题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 高中数学 问题教学 能力培养

数学学科是以培养学习对象逻辑推理能力、思维抽象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培养学习能力是数学学科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要求和现实目标。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离不开问题教学活动的开展。问题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更多地赋予了问题教学活动的培养功效,发展目标。问题教学活动作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应时刻贯彻落实新课改目标要求,将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渗透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当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活动的内涵和要义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和改善,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教学活动中,应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体现时代特点,落实高考要求,把问题教学成为教师教学技能、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有效“载体”。我现结合高中数学新课改目标要义,对问题教学活动的开展,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

一、实施互动式问题教学活动,培养高中生交际沟通能力

问题教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呈现和具有教学活动的双向互动特点。教育实践学明确指出,问题教学过程中,问题条件的认知、解题思路的明确、解题方法的确定等活动,都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深入互动、共同活动。但部分高中数学教师问题教学活动普遍存在“讲”取代“学”的现象,教师成为整个A问题教学活动的“主角”,交流、沟通没有时机,主体特性不能得到呈现,交际沟通能力得不到锻炼和培养。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抓住问题教学的双向特点,实施师生、生生共同参与的双边互动教学活动,引导高中生参与教师组织的师生解析问题活动,生生合作的探析案例活动,从而在深入探讨中逐步提高交际沟通能力。

问题:已知有一个关于f(x)的函数f(x)=■,(1)求当k=2时,函数f(x)的定义域;(2)如果指导f(x)的函数定义域为R,试求出实数k的取值范围。

教师在上述问题教学活动中,采用双边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与学生交流探讨的形式和学生个体之间讨论合作的形式,进行问题的解析活动。教师根据问题条件内容,向学生提出“要求函数f(x)的定义域,需要利用三角函数的哪些知识内容”内容,引导高中生探知条件,高中生认为:“根据问题条件内容,以及解题要求,需要借助于函数的性质内容中定义域及其他的求法。”在确定解题思路过程中,教师组织高中生开展生生合作活动,高中生个体之间通过小组合作探析活动,推导得出解题思路为:“第一小题,由题意,将k=2代入后解不等式即可得到,第二小题需要采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对k=0和k≠0两种情况进行求解,其中k≠0时需要进行转化,将k>0和△≤0组成不等式组,求解k的范围。”教师对高中生推导思路进行指导,向学生强调指出:“本题解答的重点要正确运用函数的定义域性质,同时能够运用分类讨论和转换思想。”以此让高中生对解题思路有了深刻掌握。

在此过程中,问题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深刻交流、深入讨论的“载体”,在获取解题思路的同时,也得到了合作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实施探究式问题教学活动,培养高中生动手实践能力

教育实践学指出,问题教学的过程,不应是教师直接灌输、告知解析策略方法的过程,而应该是引导和指导学生科学探析、有序探究的实践过程。笔者认为,教师问题讲解活动,不是告诉“怎样做”,而应该告知“如何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让高中生对所掌握的解题策略或方法,能够“知其然”,更能够“知其所以然”。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教学中,应将问题教学过程演化为引导这指导高中生感知问题条件,探析问题思路,解决问题活动的动手实践过程,组织高中生围绕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等重点、关键点进行认真思考、深入研析,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如“已知有一个圆心为C的圆,分别经过O(0,0)、A(1,3)、B(4,0)等三个点的坐标。(1)试求出圆C的方程式;(2)利用所学知识,求出过点P(3,6),并且被圆C截得弦长为4的直线方程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此问题教学时,没有采用直接告知的“讲授法”教学方式,而是采用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探究式教学活动,组织高中生探知问题条件活动。高中生阅读分析问题条件认识到:“该问题是关于圆的一般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运用的例题。”围绕解题要求,高中生根据问题条件关系,探寻解题要求与条件关系之间的练习,推导得出其解题思路为:“第一小题为设出圆的一般式方程,利用圆上的三点,即可求圆C的方程;第二小题为通过过点P(3,6)且被圆C截得弦长为4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推出方程判断是否满足题意;直线的斜率存在是利用圆心距与半径的关系,求出直线的斜率,即可解得直线的方程。”教师针对高中生动手实践探析的解题思路,进行指导讲解。在此过程中,高中生在充足的动手探究实践过程中,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及推理能力等方面数学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和显著提高。

三、实施发散式问题教学活动,培养高中生思维创新能力

教育学指出,数学问题是数学学科知识内容的外在“代言”,数学学科知识点之间有着丰富、复杂的内在联系。数学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为教师开展发散式问题教学活动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锻炼和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灵活性、创新性,搭建了“平台”。教师在问题教学活动中,应以发展的理念、创新的眼光,研析问题、看待问题,开展问题教学活动。不能只局限在现有的问题案例基础上,故步自封,应该结合教材内容知识点的深刻内涵,创新、加工现有问题,对现有问题内容进行丰富和充实,对现有问题形式进行变化和改革,对现有问题要求进行改变和调整,通过形式多样的问题案例、不同要求的解题内容,进行综合考虑和严密思考,在运用多样数学知识点内容,综合思维活动中,解析问题,掌握策略,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总之,问题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的有效途径。高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教学活动中,要严格按照新课改能力培养要义,采用有效教学活动形式,组织开展问题探析活动,让学生在双边互动、深入探析、创新思维、综合应用等活动中实现能力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玉芹,杨瑞峰.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3).

[2]陈文胜.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2).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能力培养高中数学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