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生活融入课堂,让课堂在生活中延伸

2015-09-10梁淑芬

考试周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教育

梁淑芬

摘 要: 教育教学应坚持“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生活教育”思想。教学中师生关注同一话题,站在不同立场,调动不同的人生体验,用“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一方式分享对问题的独特思考和感受。在这一过程中,师生情谊相通,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融入课堂,课堂在生活中得到延伸,教育教学有效性得以提高。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生活教育 分享交流

苏格拉底说:各种学问,最根本的目的是解决“人怎样活着的问题”。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因此,教育教学应坚持“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生活教育”思想。

课改后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设计和案例都贴近生活,并给师生留下许多发挥空间。教学中若通过师生互动,站在不同立场,分享各自对同一问题的思考和感受,在情感交流、思维碰撞中用“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方式将生活融入课堂,让课堂在生活中延伸,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在这样的交流和碰撞中,师生关系平等真诚,相互尊重,情意相通,教学相长,各种教材观点,道理更能被学生明白,乐意接受,自觉内化,并在生活中积极实践。如此,教育服务生活的最终目标就可以实现。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现将教学二三事记录如下。

教学实录一:反思自我,感受亲情,生活实践要召开家长会,有些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表现不突出,害怕开家长会。这时,若引导学生反思自我,端正态度,定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教学内容刚好到八年级上《两代人的对话》,于是我设计这样的亲子互动环节:先让学生完成“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然后家长会上,让家长加上“孩子,爸爸妈妈想对你说……”,最后交还孩子保存。我先在课堂上进行动员和“预热”,讲述自己初中时与母亲之间发生的故事,真诚告诉学生多年来我对母亲的愧意与感激。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后,及时引导他们静静回忆,感受平常生活中父母是如何关爱自己的,父母对自己有什么希望和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哪些,又有什么地方让父母不放心,不满意。学生很活跃,争先恐后地发言,气氛热烈。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对父母的爱,在卡片上写下:“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表达对父母的感谢和承诺。家长会上,很多父母在感慨中加上心里话,当我将这张珍贵亲子交流卡发回孩子手上时,学生安静极了,大多红了眼圈,有的甚至趴在桌上无声流泪。这堂课后,留心观察一下,发现很多孩子乖巧懂事,学习更积极主动。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将生活融入课堂,让情感在课堂中升华,用升华后的情感指导日常生活,教学效果显著。教学中,若将生活中动人的东西挖掘出来,使学生产生共鸣,化空洞说教为感性体验,教育教学有效性将大大提高。

教学实录二:现身说理,平等交流,行为榜样。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其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品格和意志通过平等交流对学生具有启迪和示范作用。因此,老师自觉发现,灵活运用自身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将其引入课堂,学生“亲其师,听其言,信其道”,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讲授“正确态度,勤奋努力对学习效果有重大影响”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观点,我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在2014年区运动会上我代表学校参加800米长跑竞赛。我认为该把力量放在最后,刚开始满不在意,一直跑在队伍后面。到第二圈时,开始发力,对手一个个被我超越,到只剩小半圈,不足200米的时候,我已经从队伍后面前进到第四名。但这时体力消耗巨大,已没有更多力量进行冲刺,但我不灰心,坚持着,快到终点时,终于超过第三位选手,而第二名选手近在咫尺,却没有机会让我超越,我既欣慰又遗憾地夺得第三名。讲完后,我让学生谈谈看法。学生意见如下:“老师第一圈不那么后面,也许就拿第二名了。”“老师心理素质好,跑那么后面也没灰心,坚持到最后取得第三名,也是很棒的。”“老师要是刚开始就努力,最后可能就不会那么辛苦了。”“开心就好!重在参与,不要太在意结果。”……

各种回答除了总结出我要表达的道理外,还充满体贴、关怀、欣赏和赞美,让人深切感受到做老师的骄傲和自豪。还有些回答超出想象,很有创意,我真诚感谢并充分肯定学生们的发言,总结到:“学习就和跑步一样,首先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行!但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更重要的,要从刚开始就努力,任何学习策略,学习方法都是建立在勤奋努力基础上的。尽管说‘一切皆有可能’,但前面落后太多,后面才追赶,很可能就会留下遗憾。”学生都表示同意此观点。枯燥、说教的内容通过讲述生活体验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进入学生的心灵,教育教学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

这样的交流和效果让我体会到,老师教知识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言行和品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帮助他们成为善良、感恩、坚强、自信的人,这才是社会进步、生活文明的希望所在。我愿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为实现此教育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方元山.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刘良华.校本教学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3][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长春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浅谈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