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2015-09-10陈思招
陈思招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有些老师抱怨:课堂上没气氛,学生不愿举手,年级越高,发言越不积极。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场面:提出一个问题,满怀希望地注视全班,学生懒得举手,懒得开口,成绩好的欲说还羞,成绩差的无动于衷。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无从知晓,口头表达能力无法锻炼。如何活跃课堂教与学的气氛,建立师生间问与答的默契配合,适应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心理的有意注意、无意注意规律,将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转换为问题,以此刺激、吸引学习主体的注意,深化学习活动,达到教学目的。因而,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尤为重要,在语文课堂中采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做法和看法。
一、导问是思维能力的启迪
导问,即引导学生提问。提出问题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首要一环。古人云:“好问则裕。”“非问无以广识。”因此,我们在语文科教学中把学生能否向他人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作为是否了解预习情况的首要标准。我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先组织学生学习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名言“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从而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和勇气。然后宣布提问的智力竞赛,当天收来“导向卡”一看,每张都提有问题八道以上,道道都闪耀着思维的火花。这些问题不仅涉及“五四”时期的“的地得”的用法及鲁迅作品的文学色彩,还深入到篇章结构、思想内容,都颇有分量。
提问开始,学生常局限于字、词之一隅。尽管发现的问题是可贵的,但完全可以凭借工具书解决。我按照双基的一般顺序,诱导、交流“提问一得”。如有的谈到“这样一改的确比较好看些”一句中“的”的不同读音;有的谈到“顶得学生制帽顶上……”中两个“顶”的不同含义;有的谈到原以为鲁迅先生也写别字,“厉害”写成“利害”、“一支烟”写成“一枝烟”,后来查字典才恍然大悟。这种交流妙趣横生,使智者补上一失,愚者取到九得。如对文中“我便说了一个慰安的谎话”中“谎话”一词的理解,有位同学说:“我从文学作品中看到,‘这个小孩爱讲谎话’得知‘谎话’是一贬义词,是骗人而不实在的话,可是放到此文中就产生了怀疑,鲁迅怎会对可敬的老师不诚实呢?一翻字典才知道‘谎话’一词在此褒用,是指安慰老师的善意话。”如此问问、查查、讲讲,逐步引导学生拾级而上,登堂入室,活跃课堂气氛,为下一步设问扫除阅读障碍,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设问是思维能力的深化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如何取得这一长进,关键在一个“议”上。
诚然,如果把大量问题一股脑儿地交给学生议,那么势必是乱弹琴。要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即找准发散性思维的“发散点”。比如鲁迅《故乡》一文中“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道可悲的厚障壁了。”好几个学生问,“我”是如何知道隔了一道厚障壁的呢?学生们对此都很感兴趣,纷纷议答此题,有的说:“闰土是乡下人,‘我’是城里人,没有共同语言。”有的说:“有其父必有其子,闰土一定会像他父亲那样忠厚,不爱说话。”有的说:“封建等级制度,封建礼教使闰土和‘我’之间形成了距离。”学生的思路变宽了,课文的重难点就在问问议议中得以解决。
议答中有时会遇到学生的质疑题如倾盆大雨,此时我透过雨帘的朦胧,积极捕捉学生发散思维的突破口。我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学生的质疑都足有三百多道,我发现其中问及:“孔乙己的悲剧应令人悲恸怜悯,为什么当时人们却常常笑他呢?”此问竟占全班人数的五分之一。“笑”作为主线从题海中泛出来,我迅速理清思路,次日上了一堂“议笑课”。我先由课文结尾引出的悲剧,再议出笑声中融贯的情节,接着议笑声中不同的人物。通过丁举人的狂笑和“我”随和的笑、掌柜的奸笑、众人的哄笑,分析对比,活现出各类人物的典型性及当时社会的麻木病态。最后,佐以《笑声中的悲剧》为题写短文。一位学生说:“孔乙己在笑声中读书死,我们在笑声中读活书。”如此议问,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使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答问是思维能力的拓展
实践告诉我们,议问并未使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达到高级阶段,它的良好归宿有待“答问”——通过反复巩固前两步的理解,尤其要通过综合,拓展知识,发展潜力;通过创造,转化为能力。为更好地显现答问中主体与主导的作用,我先让学生精心设计“自答问题”,再经过分类、综合提炼,梳理成序,拟成“答问卡”。有的题课前公布,有的题当堂抽签,再由抽签学生依序作答,既强调独立思考,又提倡互为补充。
因时间的充裕性,学生在答问时就可向“细”与“深”的方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严密性,提高其缜密的鉴别力。如教学《故乡》一文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少年闰土颈套银项圈,而水生为什么没有,是作者描写时的疏忽吗?为什么?”一位学生回答:“决非作者描写的疏忽,恰是作者揭示题旨的匠心所在。”另一位学生补充回答:“二十年前闰土家虽然穷,但尚能为子买得起银项圈,二十年后作了父亲的闰土不仅替儿子买不起银项圈,而且使儿子黄瘦些。”通过此比较,展示的是闰土一家二十年来的日益贫穷景况,折射出当时旧中国政治的腐败,农民贫困至极的社会背景。
答问还要求学生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运用知识,变读为写,因而更富有实践性。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的答问中,我让学生结合课文造一比拟句并说明其比拟意,再谈谈运用这一修辞的得失。有位学生回答后半题说:“我曾写过一拟人句来说明落叶与大地的关系,原句是‘翩翩旋舞的落叶,默默地抱住了黄土,且抱出了一则童话。’互批时,邻位同学的批语是用‘抱住’显得粗俗,亦无比拟点,不如用‘拉住’为好。批语使我茅塞顿开,改动时,我又想用‘拉住’亦不严肃,也少些亲切和温柔,显得做作。于是最后用‘接吻’来代替,变成‘翩翩旋舞的落叶,默默地接吻着大地,一吻就是一则童话。’从而显得生动、得体,耐人寻味。”通过此答问,发展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使语文科教学进入了新的境地。
学龄前的儿童问题最多,一件在成人看来极为简单的事他们可以问出许多的“什么”和“为什么”,正是在不断的提问中,他们增长了知识,认识了世界。目前,不少初中生不重视疑,更不质疑,学得不深。其实,知识的获得,才能的增强,需要有由有疑到无疑,再由无疑到有疑这样一个循环反复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重知识传授轻学法指导的教学观念、方法,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结构变为以培养自学能力为主的教学结构,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大胆解放思想,广开言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否定,敢于提出新问题、新概念、新想法、新做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我学会”为“我会学”,不仅“我会学”,还“会运用”、“会创新”、“会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