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迪思维,自主构建

2015-09-10章熙东

中学生物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体液抗原淋巴细胞

章熙东

1 教材分析

“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是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相对比较独立,并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说疾病),也与选修3中单克隆抗体等内容(生物新科技的发展)有关。学生初中阶段对人体免疫中的三道防线中的第一、二道防线也有详细了解,而对于第三道防线的特异性免疫知之甚少。因此,对于简单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整理归纳并由学生主讲;对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笔者进行了大胆尝试,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思维紧跟老师,并让学生在拼图游戏中自主搭建免疫流程,然后通过展示和答辩的方式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① 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② 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的关系。

2.2 能力目标

① 尝试构建图解模型。

② 以问题串、自学、图解分析等方式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 初步形成免疫系统各组分既能独立又可以相互配合的整体观点。

② 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3 教学重点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4 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5 教学过程

5.1 课前准备

PPT、视频(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5个标有A的信封(每个信封内有:来源于教材的图片,抗原、抗体、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吞噬细胞)、15个标有B的信封(每个信封有:靶细胞、T淋巴细胞、效应T细胞、靶细胞裂解、抗原、细胞因子)、可以吸附在黑板上的硬纸板图片。

5.2 引入

教师:请同学们看一张图片,推测一下图中的细胞可能是种什么类型的细胞?

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由于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会感到兴趣,渴望知道答案,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去关注将要学习的内容。由一张教师展示的细胞外观模式图引发学生思考,绝大多数学生会认为是神经细胞(因为有神经细胞树突状的突起,旧知识),而实际上图片显示的树突状细胞(跟学生现有的知识认知产生冲突,产生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播放视频(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现场),并展示斯坦曼的抗肿瘤疫苗作用机理图。

设计意图:新闻导入,与时俱进。心理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通过视、听等多种感管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教师讲课强得多,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教师利用科学家由于发现树突状细胞及其在获得性免疫学上的应用而获得诺贝尔奖的视频,激发学生学好免疫,学好生物,将来从事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职业愿望。教师展示斯坦曼的抗肿瘤疫苗作用机理图的目的:① 此处不是让学生看懂原理,而是让学生了解疾病的治疗离不开生物技术的发展,斯坦曼(胰腺癌患者)正是利用自己的研究研制出一种“细胞导弹”输入体内治疗癌症,从而使自己的寿命得以延长4年(这是一种伟大的突破,因为据医学统计发现,胰腺癌术后平均存活年限是一年),并开辟了癌症治疗的新途径,给广大癌症患者带来树突状福音,社会意义巨大。② 期望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抗肿瘤疫苗的作用机理,将来自主研究抗肿瘤疫苗,回报于社会。这样设计会激发学生学好生物的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这节课的教学。

5.3 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免疫分子的学习

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体内,除了树突状细胞外,还有哪些我们熟悉的免疫细胞呢?并展示血细胞分化图、免疫器官图。

学生归纳总结:免疫细胞: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免疫器官:骨髓、胸腺、扁桃体、脾脏、淋巴结等;免疫分子:抗体等。

设计意图:利用图示让学生由已有知识延伸新知识。学生已有知识包括:血细胞可以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发挥免疫功能,吞噬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

新知:树突状细胞属于白细胞中的吞噬细胞;噬细胞富溶酶体,内有多种水解酶,因而吞噬后能消化抗原(新知);淋巴细胞可以分为B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和T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这两种淋巴细胞分化后执行不同的功能。

5.4 免疫和抗原的概念学习

教师提出问题:免疫细胞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什么是免疫呢?什么是抗原?并引导学生概念解析细胞识别、糖蛋白、抗原决定簇。

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免疫的概念(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动态平衡和相对稳定的功能)、抗原的概念(凡诱发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皆可称为抗原,如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等)。

设计意图:概念教学是生物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取决于教师对概念的剖析程度,从而影响学生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本质属性的认知。教师找出关键词,剖析概念,让学生形成一个自己简化的概念是概念教学的常用策略。而概念外延的拓展,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并正确地运用概念。关于糖蛋白(旧知),学生在必修1有过接触,知道糖蛋白用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细胞识别离不开糖蛋白,免疫细胞有识别受体蛋白,能识别抗原上的抗原决定簇(新知),从而做出免疫应答;吞噬细胞识别抗原无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有特异性。通过教师必要的知识补充,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使概念条理化。

5.5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学习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人体时如何抵抗这些病原体的呢?并用Flash动画展示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的防御功能,要求小组自主探究活动,自主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流程图。

活动方案设计:

(1) 教师提出问题:抗原突破第一道、第二道防线,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2) 学生分组,四人一个小组,每组2人一个小组,分别讨论以下问题中的一个,并得到相应的信封。

① 抗原刚侵入血液,机体如何应答?

② 抗原侵入体细胞,机体如何应答?

(3) 学生自主学习4 min,选出最快完成任务的小组上台汇报自主构建图(在黑板上用带有吸铁石的教师自制教具展示)。

(4) 学生代表上台展示阶段。

(5) 对学生自主构建的免疫流程图进行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补充)。

学生思考问题,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和讨论。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信封(A或B)事先准备好的印有相应细胞或物质的小纸片,在信封上或其他位置拼出免疫过程图(可根据教材图)。

在学生讲解体液免疫过程时,其他组的同学可以提问,汇报学生进行解答,对解答不了的问题,教师进行释疑。

设计意图:(1) 现今的教学模式必须有利于构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生物认知结构。正如布鲁纳所说,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学习是学生的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而获得的。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构建模型,通过展示、答辩的方式增加学习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强化其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设计时,A信封里比教材中的流程图多了吞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淋巴因子),这样处理会增加学生的疑问,绝大多数的学生是根据教材中的流程图构建。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2) 教师将拼图游戏引入到生物课堂教学中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拼图游戏提高了学生运用生物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验证了动手去拼比动笔去更有助于知识的理解。

5.6 二次免疫的学习

教师出示抗体数量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图,要求学生说出二次免疫有何特点。并提出问题:接种乙肝疫苗为什么可以预防乙肝而不能预防甲型肝炎?

设计意图:布鲁纳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教师利用曲线分析获得知识,能够增加学生知识学习后的保持率。

5.7 T淋巴细胞参与的体液免疫学习

教师出示资料:

艾滋病(AIDS)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人类感染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艾滋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下图(图略)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

提出问题:(1) HIV攻击什么细胞?(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

(2) 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完全丧失?有何推测?(推测T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艾滋病资料分析的巧妙设计,学生自己推测T淋巴细胞中体液免疫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对体液免疫进行补充完整,从而解决A信封中引申出的问题,也有效地利用了人教版教材中的相关资料对苏教版进行补充,进而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理解教材中实线和虚线所包含内容的不同。

5.8 学以致用,首尾呼应

活动设计:课堂拓展抗肿瘤疫苗作用机制图(斯坦曼),学生阐述抗肿瘤疫苗的作用原理。

设计意图:生物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生物知识,掌握生物知识,最终的目的是能在生活中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知识的价值。通过本节课免疫学的学习,学生会理解抗肿瘤疫苗的作用原理,解决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体验成就感,更为自己进一步学好生物,服务社会增添信心。

6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问题引领的方式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并融入最新的生物技术科研动态,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热情。通过拼图游戏的教学设计,巧妙地越过障碍点,将抽象复杂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具体化、简单化,在做中学,培养了学生自主构建模型的能力。本设计中还增加了学生汇报和答辩环节,充分运用了学习金字塔中的“马上用所学的知识教别人”学习方法,使教学效果更佳。本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将课堂还给学生,能落实新课程中“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猜你喜欢

体液抗原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川木香煨制前后主要药效成分在体外生物体液中稳定性
小儿支原体肺炎体液免疫功能与hs-CRP检验的临床意义
维药艾菲提蒙汤治疗异常体液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体液免疫9项指标总误差与不确定度比较分析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