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整体三段式”复习法

2015-09-10景淑艳

考试周刊 2015年40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

景淑艳

摘 要: 语文作为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整合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的学科,知识体系包罗万象,涉及范围广泛,知识结构复杂,内涵上相互交叉覆盖。因此在复习中应当帮助学习梳理知识点,连点成线,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为了使学生有更高的复习效率,在多年的实践经验中,作者总结出了语文教学“整体三段式”复习法,并在课堂运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整体三段式 复习法

“整体三段式”复习方法是学生根据对知识体系的感知和学习,形成的定向—自读、研讨—归纳、应用—反馈的一种学习模式。其中定向—自读指让学生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自主复习,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研讨—归纳指师生根据教学难点共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归纳整理成具体规律性知识,这里教师的启发起到重要作用;应用—反馈指学生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更高效。

一、定向—自读,做到宏观了解、细致把握

在中学复习过程中,定向自读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建立单元知识框架,一般分为两个步骤进行。

(一)把握整体结构,建立宏观知识体系。

让学生从教材整体结构入手疏通教材,建立宏观知识框架,同时明了知识点的分布,以提高接下来的复习效率,是定向—自读的第一步。例如我们在复习第三册语文课本时,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点拨下,迅速对书本内容进行框架梳理,整理后可发现一般为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1.外国文学常识(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这里主要是对外国文学进行鉴赏及对其中所包含的情感进行思考。

2.记叙文常识(如《斑羚飞渡》、《猫》(郑振铎)),这里主要是让学生区分作者的写作意图、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模式。

3.现代诗歌常识(如《纸船》(冰心)、《我是一条小河》(冯至)、《色彩》(闻一多)),这里应注意诗歌的特点、诗歌的惯用手法及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4.古代诗词常识(如《渡荆门送别》(李白)、《秋词》(刘禹锡)),这里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古诗词,背诵古诗词,注意古诗词中词语的运用和古诗词中所包含的情感等。

5.古文常识(如《小石潭记》(柳宗元)、《五柳先生传》(陶渊明)),这里主要思考文言文中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纪传体的特点。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让学生对中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的重点内容进行掌握,同时可以思考这类问题时的答题技巧,获得知识学习和内容复习的主动权。

(二)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微观掌握,补充知识框架。

第二是要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微观的思考和理解,更细致地理解书中的知识点充实大纲内容。例如我们所说的诗歌常识或是古诗词常识。在学习中,我们应当注意学习它的具体写作手法和具体作用,像是描写手法通常有:(1)通过抒情、写景相融合的方式达到情景交融;(2)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主体形象;(3)以古喻今,使诗歌寓意更加深刻;(4)反复法,强调作用,突出重点;(5)象征手法,使内容富有深度。在情感色彩的表达上通常有:(1)壮志豪情(《沁园春·雪》);(2)忧国忧民(《春望》);(3)思念家乡(《渡荆门送别》)。

二、研讨—归纳,做到梳理知识、融会贯通

对知识的学习,不仅在于学懂知识,而且在于对知识的灵活掌握,一个人有大量知识储备,却没有一个系统的框架结构,知识便会显得杂乱无章,难以运用已有知识进行问题处理。因此在复习中,应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框架的梳理、归纳,以实现深层次的知识重组。若是将定向—自读作为中学语文复习的基础,那么研讨—归纳便是中学语文复习的一个升华。一般情况下,我们按照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两个方面对教材知识进行划分,其中基础知识包括语法、修辞、段落结构及古代汉语知识等,因此这既要求我们看到其具体内容,又要求我们看到其外向延展。基本常识方面主要包括各种文体和文学常识,其具体方法是先排出三种主要的文体(记叙、议论、说明)并以其结构标出教材所涉及的一些其他文选,接着对文章类别进行细分,分为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等。最后在指导学生对其进行归类整理,找出其共性和差异性,归纳出其一般规律。

三、应用—反馈,做到多途径实现知识迁移

叶圣陶先生指出:“不但使受教育者吞下了若干东西,尤其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消化那些东西,化为自身的新血液,新骨肉。”这里所指的并非传统中学语文复习中管用的超负荷的题海战术,而是指寓教于乐的科学性训练,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知识学习。这种学习一般采取如下方法进行:(1)小组合作进行“举一反三”,利用小组方式进行题目的抢答,当老师说出一个作品时,小组成员立即抢答与之相关的内容;(2)教师定向命题测试或是学生自主命题互测,但应注意教师定向命题且让学生在充分准备下考试的方式不宜多用,一般在整册复习或是复习的阶段性练习时使用;(3)开展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语文临场应变力。

四、结语

“整体三段式”复习法的一大特点便是始终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并要求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以使学生零碎、杂乱的知识点系统化。

参考文献:

[1]曹翠芳.回归文本——语文学习高效的切入点.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5).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
微课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迈进中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真境地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中学语文“自助式”家庭作业的设计
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江苏省天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