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幼儿教师自身,提升专业化水平

2015-09-10孙琪季燕

考试周刊 2015年40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

孙琪 季燕

摘 要: 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关系整个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优劣,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迫在眉睫。一位称职的幼儿教师应是追求职业幸福的成熟幼教工作者,是深刻理解儿童心理的儿童教育专家,是教育实践中的研究者。

关键词: 幼儿教师 专业化水平 专业自觉

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因斯坦在与世界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就儿童话题交流后,感慨地说:“看来,认识原子同认识儿童游戏相比,不过是儿戏!”可见,幼儿精神世界的内容远比成人想的丰富和复杂,掌握着幼儿教育的教师肩上也担负着专业性的使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提出:“幼儿园教师要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一、专业理念:成为一名追求职业幸福的成熟幼教工作者

真正成熟的幼儿教师不仅仅是将自己从事的职业当做谋生手段,而是从内心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将其当做终生的事业。《专业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关爱幼儿,理解幼儿保教工作的意义,热爱学前教育事业”。教师的爱和喜欢是孩子爱教师的前提,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不仅来源于教师对幼儿的热爱,更来源于“幼儿”这个特殊的天使所给予的馈赠。在对某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中发现,“孩子的爱是满足教师工作中爱的需要的重要途径,与成人之爱相比,孩子的爱更显得真挚和纯洁,更接近爱的本质”[1]。此外,教师的职业幸福与专业培训密切相关。学习型社会中,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势在必行,以往对教师的专业培训表现在统一组织的集中培训,缺少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或计划,忽视了教师的个性和多样性发展,不能适应每个教师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因此,有效的专业发展培训模式必须考虑到个体需要的变化及个性差异,如在五大领域(健康、社会、科学、语言、美术)分别配置专业骨干教师和指导人员,根据教师的个人需要或兴趣、个性等特点选择相关领域进行个性培训,结合教学实践,加强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而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立体交叉的幼儿教师职后教育体系,以各种途径展开在职培训,使教师经过教育实践磨炼与职后继续教育逐步走向成熟。

二、专业知能:成为深刻理解儿童心理的儿童教育专家

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幼教最大的特色就是保教结合,这就意味着幼儿教师的专业性不仅是具备“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广博的知识,更是在仔细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基础上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对世界有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世界认识的表面性和广泛性决定了教师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与全面性。《专业标准》提出“专业知识”包括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这对当前幼儿教师教育科学理论的欠缺,知识面的狭窄提出改进的更高要求,从横向角度看,幼儿教师应是具备说唱弹跳多项技能和通晓人文、自然等多种学科理论知识的综合型通才,能够从“社会”看“学前教育”。

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教师要留心幼儿的行为细节,根据具体观察目标抓住重要细节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个性心理品质等特征。例如中班某幼儿在玩区角活动时一直玩拼图游戏,而不选择其他游戏,教师通过观察和与幼儿的交流沟通即可从中发现幼儿内向的性格及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等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带动幼儿参与多人合作游戏,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能力的提高。《专业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方法”。幼儿的过去和现在,在园与在家的行为表现都是“了解幼儿”这面多棱镜的“不同面”,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及时与幼儿家长交流了解幼儿多方面的表现,能根据教育情境和儿童的实际情况设计、实施并能灵活调整教育教学活动,使之更适合儿童的发展,真正成为理解儿童心理的专家。

三、专业反思:成为教育实践中的研究者

学会反思是现代幼儿教师必不可少的专业素质。《专业标准》指出:“幼儿教师要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学会反思是现代幼儿教师必不可少的专业素养。从反思的内容看,从反思主体看,可分为教师的个人反思和团体反思。在繁琐的保教工作结束后,教师个人定期对自身的教学活动的目标、资源、设计与组织、师幼互动、幼儿反应等方面进行反思,反思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理念、遵从的观念和实施的策略是否遵循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撰写教学随笔,促进自我评价。“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并记录自己的行为,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以便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而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2],争取在下一次的教学实践中及时调整、修订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团体反思也是教师反思的重要方式。有则寓言叫“盲人摸象”,其深刻寓意反映在幼儿教师身上就是每位教师好比“盲人”,只是从自身视角出发研究“象的形状”是肤浅和不精确的,教师的专业发展绝非个人之事,同一小团体内部不同声音的相互碰撞才能擦出灿烂的火花。在这点上,我们不妨将视野投向瑞吉欧:“瑞吉欧教师相当重视同伴之间的交流,每周平均有6小时用于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协商解决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幼儿的兴趣表现,观看个人文档记录,争论各种教育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瑞吉欧的成功可以归结为教师的高水准的专业水平,其专业化水平又可以归结为团队学习的结果。”[3]“教师群体通过共同探讨、互相观摩、相互交流等形式,或教师个体通过自主学习、观察、模仿和自我反思等形式,主动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4],成为教育实践中的研究者。

幼儿期是人发展的奠基时期,幼儿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幼儿教师师资队伍素质直接关系到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素质。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从完善自身开始。

参考文献:

[1]束从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曹洪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个人知识管理[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3]王佳媛,贾玉霞,王西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理论及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6):115.

[4]杨迪,刘爱书.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59.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2019年幼儿教师暑期实操培训班优秀作品选登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基于教学现场的幼儿教师短时培训的实践与反思——宁波市幼儿教师现场研学培训的实践
关于幼儿教师流动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