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如何加强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2015-09-10袁野
袁野
新課程标准重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注重英语交际应用,对听力提出新要求。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世界已变成“地球村”,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英语口语日趋重要。为此,英语考试中,听力所占比分不断增加。因此,英语教学中,强化听力成为教学重点。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听力能力呢?
一、跳出误区,引导学生重视英语听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因此教育被人为地引入歧途。英语听力领域同样出现一些违背教学规律的误区。
1.跳出听力“无用论”误区。
目前,考试听力所占比例为15%~20%,笔试仍占主导地位。训练听力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有些学生认为不如用有限的学习时间用于英语读写训练。况且,绝大多数学生将来和外国友人直接进行口语交际的可能性极小。部分学生以为能看懂英语资料更实用。种种因素的干扰,使学生中弥漫着听力“无用”论的言论。
殊不知,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语言交际中,听力显得尤其重要。根据里弗斯和坦珀利的统计,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不难看出,听占有最大比重。听说是输入系统,读写是输出系统。“听”比“说”显得更基础。哑巴不会说话,并不是发音器官出了问题,而是听力出了问题,由于聋子变成哑巴。因此,听力始终处于基础地位,是学习吸收语言不可缺少的起始阶段。语言首先是有声的语言。没有听力做基础,就像鸟儿断了翅膀,再用力也无法翱翔天空。
2.跳出听力“恐惧症”误区。
大多数学生开始时满怀激情地学习听力,企图一口吞下听力。然而,往往半年,甚在一年下来,听力还是没有多大提高,真的付出的是“巨资”,收获的是“芝麻”,令人心寒。这样,英语教学中难免出现普遍的“恐惧症”。出现“恐惧症”的原因是学生被眼前的“近视镜”蒙蔽。这时,老师要给学生戴上一副看到美好前景的“远视镜”。
事实上,除了聋子外,几乎人人都能学会听力,但需要较长的过程。孩子呱呱落地,开始几个月,不是哭就是吃,不是吃就是睡,几乎听不懂什么东西。过了一年半,再多两年,几乎个个孩子都能听懂所有话。如果孩子刚出生,除了说话之外什么都懂,把学习语言的结果看得很重的话,刻意努力学习听力,那么一岁时,还不能说出一声“爸爸”或“妈妈”时,也许孩子个个会出现“恐惧症”。正是孩子的“无知”,一岁后,还是不断有意或无意地听别人说话。当孩子开始真正听懂,并能第一次开口说话时,以后就能势如破竹,用不到一年时间,几乎全部能听懂,并能讲全部的话。
同样,学生学习听力决不能急于求成,更需要耐心等待和持之以恒。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我们只要开始时不注重听力结果,天天训练听力,日积月累,坚持两年到三年,一旦突破,听力水平就会突飞猛进。由于英语是表音语言,听力提高了,那么说、读、写能力发展就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二、把握语言规律,回归本源,英语听力生活化
从起源看,任何语言都来自社会生活。因此,社会生活是学习语言最活生生的教材。事实上,任何人只要生活在某种语言环境中,花不了两、三年时间,都能听懂该种语言。然而,现在的听力训练却变成呆板的听力测试。学生经常在答题压力下接受听力教学。长此以往学生对听力课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紧张心理,未能使听力课成为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抛开为应试而听力的怪圈,回归听力本源,让英语听力生活化。
由于条件限制,我们不可能把学生带到欧美英语世界中,但教师可以下苦功、勤思考,模拟英语生活环境训练学生听力。
1.“听”和“看”相结合。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形象化的“看”,有利于帮助学生在轻松中理解内容,听懂内容。
(1) 看实物和模型,训练听力。
学习水果,呈现一只红透的桃子时,让学生听peach(桃子);呈现一只大西瓜时,让学生听watermelon(西瓜);拿出惹人喜爱的菠萝时,让学生听pineapple(菠萝)。
学习动物时,可向学生分别展示狮子、老虎、狼、狐狸等玩具模型,让学生听lion(狮子)、tiger(老虎)、wolf(狼)、fox(狐狸)。
由于有实物或模型做支撑,因此教师不需要解释,学生很容易心领神会地一听就懂。
(2) 看虚拟景物,训练听力。
信息技术发展为英语教学直观化、生动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保证。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听力训练。
制作《food》课件,对学生进行与一日三餐有关的食物听力训练。Milk(牛奶)、bread(面包)、porridge(稀饭)、noodle(面条)和fish(鱼)等食物组成一张张绚丽多彩的图片。学生边观看垂涎欲滴的虚拟景物,边进行听力训练,很容易提高听力。
(3) 欣赏影像资料,训练听力。
教师可根据需要播放学生喜闻乐见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在愉快中训练听力。可播放《白雪公主》、《灰姑娘》、《走遍美国》和《Magic Engilsh》(神奇英语)等原版影像。
2.“听”和“演”相结合。
英语听力训练中,可充分利用学生表演欲望,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听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龟兔赛跑》的vcd动画片,然后让学生模仿故事情节,扮演不同角色演一演。
教师可选择一个活动教室,发动学生布置一个“森林王国”,里面有松树(pine)、小山(mountain)、湖泊(lake)、大象(elephant)、绵羊(sheep)、公鸡(cock)等英文道具。选择有表演天赋的学生扮演骄傲的兔子(hare)和持之以恒的乌龟(tortoise)。其他学生分别扮演森林里各种各样的动物。
由于演出学生有亲身经历,因此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听力水平。
3.“听”和“玩”相结合。
玩是人的天性,学生在玩中学习听力是永远不知疲倦的。教师可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玩耍中学会听力。
开个日用品商店,里边有各种各样的物品。一位同学充当服务员,老师充当顾客。这时就会运用一些日常口语:Can I help you ? What would like? How much?等。老师说:“I want buy some bread.”服务员拿出一些bread(面包),并说:“Here you are.”依此类推,买完所有物品,然后其他学生轮流完成购物。
三、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回归学生,英语听力趣味化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句话真知灼见地道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教学中,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教师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教师只有采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才能使学生乐于“听”下去,并坚持“听”下去。
听力训练中培养学生兴趣是多方面的,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实施兴趣听力教育。
1.谐音听力,增强趣味性。
英语是表音文字,通过谐音,赋予某种现实意义,就会大大提高记忆能力。Sofa(沙发)、coffee(咖啡)和e-mail(伊美儿)等词汇几乎不需学习,人人都能听懂,就是因为有一个有意义的谐音。
教师如果给予某些英文单词一定的现实意义的谐音,那么学生学习听力就既容易又有趣味性。
教师装着生重病的样子,嘴巴里不断地呻吟着:“俺不能死。”然后多媒体显出一辆救护车(ambulance),学生立即笑着说:“原来‘救护车’的英文是ambulance(俺不能死)。”教师雄心勃勃地反复说:“俺必胜。”然后出示跨栏运动员刘翔勇夺冠军时自信(ambition)模样的图片,经教师稍点拨即可听懂“自信”的英文是ambition(俺必胜)。
2.听故事,增强趣味性。
一个个生动曲折的故事能带領学生进入趣味盎然的听力学习世界,教师如果能随心所欲地讲一口流利的英文故事,那么就能调动学生积极性。随着讲故事数量增多,学生的听力水平肯定能迅速提高。
可讲《渔夫与金鱼》的故事。Once upon a time,there are a fishman and a woman ...
讲故事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反应随时、适当地调整,并配以生动的神态动作,让学生游荡于英语世界。
3.猜英文谜语,增强趣味性。
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听力训练的好方式。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插入一些形象化谜语,让学生用英文猜答案。
“It can say time but no mouth”,让学生猜什么物品。学生只要能听懂,就能猜出——“clock”(钟)。
“It is the bigest animal with long trunk in the land ”,让学生猜猜什么动物。大多数学生都能猜出“elephant”(大象)。
所以,只要教师开动脑筋、找准方法,那么提高学生英语听力能力则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