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方式提高课堂互动层次
2015-09-10李军
李军
摘 要: 互动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态,重视平等、沟通、互动、创新,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目前互动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更新观念,创设开放民主的学习情境,灵活采取方式方法。
关键词: 更新观念 学习情境 因材施教
互动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态,致力于构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目前,互动教学存在课堂教学互动层次较低、教学手段传统单一、问题设计把握不准等问题,需要引起重点关注。
一、更新观念,摆正位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互动教学要求教学双方平等、沟通,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变“教为主”为“学为主”,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实现由“传授知识”为主向“培养能力”为主的转变。
(一)转变师生观念,创造互动环境。互动教学注重主体性,应改变以往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学习,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部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教师“高高在上”、学生被动服从的概念上。一方面教师认为自己是“权威”,不能主动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深入理解学生的情感及学习实况。另一方面学生认为自己反正“无论如何都要听”,干脆绝对顺从老师,这些情况致使师生关系僵化对立,课堂互动活动难以开展,这是与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符的。因此,教师要从实际教学效果出发,树立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深入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需求,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氛围环境,因材施教,以“指导学习”替代“指示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转变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互动教学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课堂教学中不能对所有内容都搞“满堂灌”,而应通过异步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应充分以“教”服务于“学”,促进学生的“自发自主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思考力不断提高,个人潜能得以挖掘,对学习知识的渴求越来越迫切,从而形成个人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形成互动式学习能力。互动教学“学为主体”理念对学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学生要转变学习观念,认识到没有教师“保底”,改“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自我加压,明确学习目标,研究提炼适应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同学展开各种形式的互动,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注重主体性,创设学习情境
学生的学习需要相应的情境创设,良好的情境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引发认知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互动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一)学校要创造良好的“外”环境。学校要搞好图书馆、多媒体、网络设施、先进教学设备等“硬件”建设;以讲座、研讨、学习等方式对教师进行互动教学的研究培训,提高教师对互动教学的把握掌控能力;创设良好学风,形成“以好学为荣、以恶学为耻”的力争上游的学习环境;营造适应互动教学的氛围,创造交流沟通的顺畅渠道。
(二)教师要创设民主的“内”环境。教师要通过教、学双方的全方位参与,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促进认知过程与情感交流的相互融合,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要以实现设计好的系列环节,以平等民主的氛围展开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互动教学在各个教学环节上充分施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从而积累而成强大的认知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注重开放性突出个性氛围营造。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自在的思维空间中才能孕育而生。在互动教学中,课堂是“开放”的,教师要防止教学互动模式化,尽量形成平等和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由放松的心态下投入学习研究;教学内容应是“开放”的,教师不一定局限于教材本身,面对天马行空的讨论,提升自身的专业“含金量”,也要做好自身在局部知识方面“不如”学生的思想准备,必要时“不耻下问”。
三、因材施教,灵活采取方式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互动教学是教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我评价和自我创造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至关重要。
(一)要科学设置问题。问题是互动教学的重要纽带,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与自身知识、经验建构知识。在问题设计上,首先要注意贯通课堂总体思路。以课堂基本知识为基础,优化内容结构,尽量设置环环相接的问题体系。其次要注重重难点的设置。对内容重点多以“为什么”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在积极思索中学生自然会明白“是什么”。再次要注意兴趣点的设置。对有些内容,可以联系实践情况,以现象、案例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课堂理论与“现实”的区别与联系,从而自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地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
(二)要帮助学员提高自学能力。互动教学注重过程性,重视认知过程,这就需要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教师不仅要掌握好“引导”的艺术,还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一方面,教师应积极开展思维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在具体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以常用解题方法为基础,抛开惯性思维,研究探索崭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鼓励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胆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及时针对不同学习环节,介绍“如何学”,“如何把握自己的学习情绪”等,“催化”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