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刍议
2015-09-10吕树林
吕树林
摘 要: 小学生因为识字比较少,阅读往往会产生障碍。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消除这种障碍。培养阅读习惯时,老师在选择阅读对象时应该选择那些故事性强和生僻字少的文章。很多学校的图书室都有适合小学生读的读物,小学生在读书时关注的往往是故事情节。低年级学生往往没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应该让学生在集体中找到阅读的乐趣。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习习惯 读写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和对文字的喜爱。只有学生有了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文字的爱好后,学生才能真正乐在学习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应该特别注意到这一点。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喜欢读书和写字的,尤其物质文明发达的当代社会,有很多种的诱惑干扰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很多家长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常常任孩子的性子买各种电子游戏,吃各种垃圾食品。我们学校有些孩子常常把注意力在零花钱怎么花,放学后吃什么或者买什么新玩具等事上。还有一些家长,不注意孩子的学习,忙着打麻将,带孩子购物等事情上,孩子完不成作业,干脆就帮助孩子写作业,这些现象对学生的学习有不良的影响。
学校教育应该和家庭教育紧密地联系起来。很多家长能注意到这一点,对于自己孩子的各种表现常常和学校老师沟通。也有相当的家长不能注意到这一点,认为教学就是学校老师的事,对于自己孩子的学习从来不关心。但是到了考试的时候,看到孩子考得不好时,还常常怪老师教得不好。老师应该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明白这一点。小学生可塑性比较强,只要在每一名学生上下工夫一般都会有所回报。小学生其实比成年人的感受力还要强,我们对他们好,他们其实是知道的,不要认为我们对他们的好他们不知道,只要每天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态,学生都是能感受到。有些学生学习自主性比较强,老师交代的事情即使不监督,学生也能完成。但是有部分孩子,我们看着他,他就是好孩子,就可以好好地学习,一旦我们离开就开始分心。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应该早发现早帮助改正缺点,必要时要和家长沟通。
小学语文教学重点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好学习习惯的重点是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孩子们读和写的能力。小学生因为识字比较少,阅读往往会产生障碍。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消除这些障碍。阅读习惯的培养,开始时老师在选择阅读对象时,应该选择那些故事性强和生僻字少的文章。很多学校的图书室都有适合小学生读的读物,小学生在读书时关注的往往是故事情节。低年级学生往往没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这时应该让学生在集体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我们可以在周末给学生安排一些阅读作业,到周一上课时应该有象征性地检查一下。学生的阅读任务应该是自主进行的,老师不应该让学生感到有读书的压力。只有让学生自愿地读和乐意读,最终才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家长意识到自己孩子不能独立阅读,考试时阅读题往往丢分很多,所以选择给学生报阅读班。老师应该让学生知道阅读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应该在课上或课下多和学生聊聊大家平时在读什么书。一般到三年级的时候学生就有一定的读书能力,阅读能力好的学生能够读懂小学六年级的课本,这时我们可以给他们推荐一些文学性比较强的读物。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该注意到遇到的好词好句,尤其是自己没有见过的字词,应该用字典查一查。每一名学生都应该准备一本字典,高年级学生应该准备一本大字典。我们对于新接触的新字词,不但能读还要知道意思。只有这样我们将来在写作中才能用到他们。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准备读书笔记本,让学生在读书中遇到的好词好句记下来。我们要定期地看看学生的读书笔记。阅读是学生吸收知识的阶段,学生的阅读量到一定阶段,脑筋里的词汇量多,写作能力就会提高。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在小学一年级时就开始。一年级学生培养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敢于动笔写。一年级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在面对看图写话题时其实是有很多想法的。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想得对不对,写得对不对。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写,而不是学生写的怎么样。学生写得多了加上老师告诉他们应该写什么,慢慢就写出比较好的文章。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想象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想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学到的知识。有些孩子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老师提出问题了,就等着老师提示答案或等老师给答案。这样被动地学习永远学不到真正的东西。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对于学生的各种问题,老师应该重视解决,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贵在坚持。我们应该每天都要求学生写点东西,开始学生不知道写什么,老师可以帮助他们找一些比较好的词句。遇到好的词句最好让学生背过,教师应该有背书的好习惯,讲课时可以给学生背一些比较好的词句,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美妙。一个班集体要有喜欢写作的风气,班里的写作高手应该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敬仰,让学生知道写作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我们应该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空间展现他们的文采,在每学期组织几次文学活动让学生展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