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视日本文化发展,分析日语语言形成
2015-09-10赵华
赵华
摘 要: 日本文化既有东方文化的特征,又有独特韵味、民族特点。其吸收性表现在日本经历了大化革新前后对隋唐文化、明治时期对西欧文化、二战后对美国文化的吸收,以整个国家的规模全方位吸收世界多国文化,极大丰富日语语言。其混合性表现在多种文化混合在一起。有人预言,“再过一百年,会有一半是欧美语”。先进的文化便产生丰富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 日本文化 日语语言 形成过程
语言是文化的精髓,颇受文化影响,反过来服务于文化,日本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日语,本文通过探视日本文化发展过程,了解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美国文化在日本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从多个角度了解日语语言的形成、日语和日本文化之间的关系,求教于同行大方之家。
一、日本文化特点之一是全方位、多层次地引进和吸收
纵观日本文化发展史,充满东方特征,具有独特韵味。是传统日本文化和外来文化在接触、交织、融合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古代日本文化经历了“绳文文化”、“弥生文化”、“古坟文化”三个时代。在以日本关西近畿地方为中心的大和发现的上古文化遗迹,被认为是弥生文化的铜铎文化圈、古坟文化的中心地。日本有关学者把它看成日本文化的发祥地。汉字传入以前,日本并没有汉字和文字语言。据《日本书记》和《古事记》记载,汉字大约在公元3世纪左右传入日本,到5世纪左右太刀铭、钟铭碑文等金石文中已经有日本人撰写的汉字。隋唐时代是日本吸收中国文化的高峰,多次派使节来中国,尤其公元7世纪的“大化革新”,中国传统文化被大批量引进日本,“大化革新”是日本文化发展的里程碑。到了公元7、8世纪,日本人撰写的汉诗、汉文已很多,汉字已被日本知识阶层所掌握。引进汉字以后,日本人没有把汉字当做唯一文字,而是大胆创新,模仿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了假名,分析汉字意思,再次组合,形成了不少合理的词,如将中国的“粉身碎骨”变成“粉骨砕身”等。汉语中“胃、肠、肺”等表示内臟的词在没有引入日语之前,表示内臟的词只有“肝、肠”。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创造出汉语词汇,反过来又被中国采用,如“神经”一词,充分体现两国语言的交流史。
因文化、背景的不同,有些经过日本人多年使用的词汇具有特异性。如日语中“麻雀”一词,是(打麻将的)麻将,不是家雀的(麻雀)。家雀的麻雀,日语是“雀”。再如日语中“麻药”一词是大麻、海洛因等意思,汉语的“麻药”,日语是“麻醉药”等。汉字不仅对日语文字形成、日语语音、词汇生成和语法体系建立有极大影响,还是日本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到了近代,日本提出“文明开发”,西方文化融入日本传统文化中,日本在开国后不久接受了西方文化,直接步入近代文明,使日本很快成为世界五强之一。外来语词汇涌入日本,早在室町时代末期,葡萄牙人为了推广基督教,就来到了日本,于是和宗教相关的词汇立刻融入日语中,如“面包、蛋糕、纽扣、香烟、天主教”等。
江户时代,基督教被禁止,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期间断绝了和葡萄牙、西班牙人的交往,幕府只允许荷兰在日本的长崎做贸易,“背包、八音合、咖啡”等荷兰语不断涌入日语中。江户时代中期,有学者成功将荷兰语译成日语,如“酒精、镜头、霍乱、圆规”等。江户时代末期,英、法、德等国文化涌入日本,大量外来语出现在日语中,要追赶西洋文化的日本,学到了各国的长处。医学、哲学、登山运动等词汇主要来自德国,如“病历、主题、纲领”等。艺术、时装、烹饪、外交等词汇来自法国,如:“画室、素描、裤子”等。与音乐相关的词主要来自意大利,如“歌剧、大提琴、节奏”等。与基督教传教士有关的词来自葡萄牙,如“基督、弥撒、鸡蛋糕”等。由于从欧洲采用了大量语言,日语变得丰富起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经历了第三次国际文化浪潮。日本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受到了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的影响,美式英语大量涌入日本,外来语词汇的80.8%来自英语,如“钢笔、时髦、领带、水桶、小麦面粉”等。因地理位置、气候、风土人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及西方文化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文化的吸收在世界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日本经历了大化革新前后对隋唐文化、明治时期对西欧文化、二战后对美国文化的吸收,是外来文化吸收的三大高潮,既坚持了本土文明的主体性,又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地引进和吸收,形成了由表及里的“和汉”、“和洋”文化。
日本著名学者上山春平采用弗洛伊德的深层心理学,解剖日本文化,认为构成日本文化表层是适应“大众社会”、“信息化社会”现状的具有国际特色的文化,有着浓厚的“欧洲色彩”,中层为“中国文化”,里层为绳文文化,即日本本土文化或原生文化——在日本文化模式构架中起决定作用。
二、日本文化特点之二是混合性
混合性的最好例证莫过于日语语言,日语词源之一是混合性,除汉语外,包含数十种语言的大量外来语。有人预言,“再过一百年,会有一半是欧美语”。另外,在信仰上,日本人既敬日本的神,又敬中国、印度和南方的神。在节日上,日本人既过中国和西方的节,又过日本的节。在食物、住宅、服饰等文化生活方面,亦是如此。日本人在文化上不走极端,而以平和心态将多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文化的混合性和语言中的混合语。
三、结语
分析日本文化可得知:它是在不断摄取外来先进文化的营养中成长起来的,但绝不只是外来文化的单纯“堆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使之“本土化”,形成特有语言。当社会危机发展到必须变革的关键时刻,日本人总是先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文化在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有了先进文化,就有了丰富语言,语言是文化的集中体现。日本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热切关注,经济发展必然带来文化兴旺、语言发达。通过探视文化渊源了解日语语言,不失为捷径之举。
参考文献:
[1][美]赖肖尔.当代日本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
[3]上山春平.照叶林文化.日本文化的深层.日本:中公新书,1969.
[4]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5]范崇利.日本概观.外文出版社,2001.
[6]徐祖琼,顾明耀.大学日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沈阳化工大学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教学改革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