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论欧洲语言教学理念的转变

2015-09-10钟艾圻

考试周刊 2015年44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框架交际

钟艾圻

摘    要: 欧洲理事会制定的《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是对一个多世纪以来欧洲语言教学理论及实践成果的系统总结,是欧洲现代语言教育的集大成者。它体现了欧洲现代语言教学及学习的新理念,指出了二十一世纪语言教学的新方向。本文将分析《共参框架》中的要点及其在教学法中的演变过程,进而把握《共参框架》背景下的外语教学趋势。

关键词: 欧洲    《欧洲语言共同参

一、语言交际能力(compétence à communiquer langagièrement)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将语言学习者的能力区分为综合能力(compétences générales individuelles)和语言交际能力(compétence à communiquer langagièrement)。综合能力包括知识(savoirs)、技能(savoir-faire)、精神境界(savoir-être)和学习能力(savoir-apprendre)。

在语言学中,从最早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语言能力(compétence)这一概念,到后来的海姆斯(Hymes)在乔姆斯基的基础上提出交际能力(compétence de communication),乃至在交际法中一些教学法的专家对交际能力(compétence de communication)的定义:如Moirand①(1990)认为交际能力由语言能力(composante linguistique)、语篇能力(composante discursive)、指称能力(composante référentielle)、社会文化能力(composante socioculturelle)组成。

《共参框架》对这种新的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compétence à communiquer langagièrement)的定义,其实是对Moirand等人对交际能力的定义的拓展和延伸。介词de变成了à,说明这种面向行动的外语教学理念实际上是为了在社会背景中完成作为社会角色的一种任务,而不是把现实生活中的言语行动搬到课堂上教学。这种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更强调语用能力,即言语行为能力和组织语篇的能力。这种交际能力包括学习者的语言能力(compétence linguistique)、社会语言能力(compétence sociolinguistique)和语用能力(compétence pragmatique)。

二、“面向行动”(perspective actionnelle)

從交际能力(compétence de communication)到语言交际能力(compétence à communiquer langagièrement),这种称谓的细微变更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字面上,而是对其内涵的扩充,因为在《共参框架》中,它是和“面向行动”的教学理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共参框架》阐释了“面向行动”的外语教学法理念:“把语言使用者和学习者首先定性为社会的一分子(acteur social),他们需要在某一具体的社会行为范围内,根据特定的条件和环境,完成包括语言活动在内的各项任务(accomplir des t?覾ches)。如果说言语行为是通过语言活动实现的话,语言活动本身则是社会环境作用下的产物。正是社会环境赋予了语言活动充分的含义。只有行动使一个或几个人有策略地调动其掌握的能力以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就叫‘行动’,也叫‘任务’。”②

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交际法”外语教学不同的是,《共参框架》认为语言使用和学习不仅限于言语行动的社会行动,言语嵌入行动中,是其中的一部分。法国学者Christian Puren认为《共参框架》是让语言使用者和学习者成长为“社会行动者”(acteur social),并且学会与其他社会行动者“共同行动”(co-action),进而与他者“一起创建共性”(créer ensemble des ressemblances)③。同时,在共同行动中提出同文化理念(co-culturalité),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要在合作行动中建立新的共同认同的文化,这与以往的跨文化理念(interculturalité)——不同文化人接触的现象——截然不同。(见表一)

表一    交际法与“面向行动”的区别

这一新教学理念的提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从认识论和教学法的层面肯定了学习者在外语教学与学习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由体制下的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校要我学)变成体制下的语言知识的主动学习者(我要在学校努力学),以便尽可能地成为目的语国家的社会一分子。这种融入性的学习动机为开展自主性学习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无限可能”④。

三、“任务”(t?覾che)

行动与任务是紧密联系的,有目的性的行动就可以说有任务。《共参框架》把任务(t?覾che)定义为:“人们根据要解决的问题、要完成的事、要实现的目标所采取的认为可以达到某种结果的目的性行动。只有行动使一个或几个人有策略地调动其掌握的能力以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就叫‘任务’。这里的任务十分广义,是一种不局限于话语行为的社会行为。”⑤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诞生于英语的教学法(Task-based-learning (TBL)《apprentissage par les t?覾ches》),即任务教学法,就已经区别于传统外语教学法存在一种外语教学方式与功能的转变(见表二)。

表二    传统外语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的区别

《共参框架》提倡基于行动、结合社会的任务教学途径,结合社会生活、通过协商交际活动有目的、有意义地使用目的语而学习目的语,“通过使用语言学语言”,而不是“现在学,以后使用”。

在交际法中,我们把传统的练习(exercices)称为“activités”,而在任务教学法中,我们用任务(t?覾che)代替“activités”,即表明言语行为仅仅是一部分,是包含一定意义并且根据实际交际情景变化的。

尽管《共参框架》给我们呈现了一种新的面向行动的任务教学理念,但人们还是对行动、任务、言语概念、教学工具之间的协调性提出了质疑。其实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若不真正改变内涵和实质,而是简单地用任务(t?覾che)这个词取代传统的练习(exercices)这个词,那就失去了任务在教学法的发展更新中隐含的潜势内容。在当今大量法语教学的教材中,不乏把“任务”这一概念写在教材前言作为其理论支撑的,但这些教材中的内容明显还是最传统的机械的替换练习(exercices communicatifs)。Jean-Jacque Richer认为,项目(projet)一词比任务(t?覾che)表达得更确切,在他看来,任务和传统的交际练习几乎没有区别⑥。事实上,projet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在探讨法语母语教学的时候提出来的。这种研究性学习(pédagogie de projet)的学习模式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技巧。学生透过研习一个特定的专题的同时,运用现有的知识和技巧来重新综合,并透过进行一些特定的活动,使学生能自主地建构知识,继而学会新的题目,从而达至学会学习的目的,并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Richer强调这种研究性学习,可以调动各种的知识和言语技能,把言语行为和社会行为联系起来,还强调调动众多行动者彼此的配合协调。

四、结语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中创新要点的提出,均是教学法长期演变发展的结果,把言语行为和行动都植入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之中,对于学习者来说是要去发展一种真正的交际能力并且共同行动去落实一项长期的计划,在欧洲外语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注释:

①Moirand,S.Enseigner à communiquer en langue étrangère,Hachette,1990:20.

②Conseil de l’Europe. Cadre Européen Commun de Référence pour les Langues:Apprendre,Enseigner,Evaluer.Paris:Didier,2001.

③Jean-Jacque Richer,Le Cadre européen commun de référence pour les langues:Des perspectives d’évolution méthodologique pour l’enseignement/ apprentissage des langues? Synergie Chine,2005.

④傅荣.《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要点述评及其对我国高等学校专业外语教育的借鉴意义.中国外语教育,2009.8,VOL2(3).

⑤Conseil de l’Europe.Cadre Européen Commun de Référence pour les Langues:Apprendre,Enseigner,Evaluer.Paris:Didier,2001.

⑥Jean-Jacque Richer,Le Cadre européen commun de référence pour les langues:Des perspectives d’évolution méthodologique pour l’enseignement/ apprentissage des langues? Synergie Chine,2005.

參考文献:

[1]Jean-Jacque Richer,Le Cadre européen commun de référence pour les langues:Des perspectives d’évolution méthodologique pour l’enseignement/ apprentissage des langues? Synergie Chine,2005.

[2]Conseil de l’Europe.Cadre Européen Commun de Référence pour les Langues:Apprendre,Enseigner,Evaluer. Paris:Didier,2001.

[3]刘骏,傅荣.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傅荣.《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要点述评及其对我国高等学校专业外语教育的借鉴意义.中国外语教育,2009.8,VOL2(3).

[5]蒲志鸿.“行动”与外语教学——欧洲语言教学理念的转变及其启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1).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框架交际
情景交际
框架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交际羊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WTO框架下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