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整合
2015-09-10
考点透视
筛选整合就是按照要求,将一则或几则材料中的有关信息筛选出来并加以整合。一般要注意以下要点:
1. 找准主要信息。“筛选”的一般是主要信息。不能将阐述主要信息的某一方面的信息或引出主要信息的次要信息当成主要信息;不要轻易丢掉主要信息的修饰限制成分,以至错误地改变信息。
2. 防止遗漏信息。“整合”主要是针对概括信息而言。概括就是将主要信息压缩提取,将次要信息剔除舍弃;但是,当主要信息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遗漏信息。
3. 会写新闻标题。消息或新闻标题,一般应概括为一个意思完整、各主要成分齐备的主谓句。一要具备陈述对象,比如什么人或什么物;二要具有动作行为,比如怎么说或怎么做;三要具备行为对象或动作的结果,比如说的什么或做的什么。这三个要素一般都会出现在导语中,直接提取即可。如需特别强调,在保证语言简洁、符合规定字数的前提下,还可以在标题上添加一些必要的附属信息,比如特定的时间、地点或一些重要的限制性信息等。
4. 答语紧贴材料。内容概括题要简洁明了地揭示材料最主要的内容,一般可以直接提取,如果直接提取不到,就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但归纳总结用语要尽可能地用原材料中的词句,切忌天马行空,自说自话。
典题诊断
(2014·湖北孝感)综合性学习。
2014年4月18日,一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原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 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 《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评析
这三则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第一则讲成语的价值——极具文化价值,第二则讲成语的使用现状——渐渐被人忽视,第三则是提出倡议——学习和推广。命题者将三则材料组合在一起,是想提醒我们认识成语的价值并加以学习和推广,所以应抓住“有文化价值”和“要学习和推广”这两方面的主要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一、三两则材料中的“文化价值”“学习和推广”是两个关键词,概括的时候要找到并抓住它们,否则,就有可能偏离关键,概括成“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或自说自话,概括成“成语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应该传承成语知识”等。
专题强化
1. (2014·江西抚州)对下面的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人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作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A. 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
B.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C. 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D. 尽责是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和所获得的心灵满足。
2. 为下面这则短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0个字)
美国有个已故的专栏作家,他的名字叫瓦尔特·温契尔,在整整几十年间,他既写文章又做广播,天天羞辱名人,造谣生事,而他的听众多达 5 000万 ,5 000万啊,也就是三分之二的美国成年人。面对这个情景,你也许会感到某种悲观,心想那么多社会民众为什么会喜欢一个羞辱名人的文人呢?
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1975年他去世,大家本以为他那5 000万的听众总会有一个不小的比例来送葬,但万万没有想到,全美国来送葬的只有一个人。我没有理由对一个死去的文人幸灾乐祸,但是遥想那个只有一个人送葬的最凄凉的葬礼,毕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5 000万人听着他,却未必相信他;相信他,也未必喜欢他。一个天天羞辱别人的文人,正天天积累着世界对他的羞辱。
因此,我对世上一切的羞辱事件都不再悲观。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概括以下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散文要表达真实的感情,不应虚构;小说戏剧创作可以虚构,但也必须具有文学意义上的真实。就文章价值而言,真情实感比章法技巧更重要。
材料二 那些不朽的经典篇章,或奔放激昂,或哀伤忧思,或悲凉慷慨,或缠绵惆怅,凡此种种,无不是真情实录。
材料三 文章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要的是真情,不能虚情假意;以理服人,要的是真理,不可强词夺理。文章的境界,不是靠说空话、大话就能拔高的。真实地记录自己的心灵感受,即使稚嫩,也有价值;如果一味虚伪矫饰,是不可能拥有读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