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镇江市中考作文述评

2015-09-10丁国斌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15年5期
关键词:作文题袋子审题

原题回放

请以“走近了才知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命题透视

镇江市2014年的中考作文题依然是命题作文。不同的是,题面的词语皆为平常之语,考生可谓司空见惯,没有审题障碍。

扣住题目中的每个关键词语细细推究,就会产生以下问题:谁走近了?走近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谁走近了”中的“谁”可以是“你”“我”“他”;“走近了什么”中的“什么”可以是“人、事、物、景”;而“知道”的内容既可以是一个事实,也可以是一个道理,甚至可以是一种感觉。这样一推究,就会发现题目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命题者的目的就是希望考生人人有话可说,说真话,抒真情。

但是,为了实现用“中考杠杆”推进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这道作文题还是有一定的审题难度的。

整体感知题目不难发现,“走近了才知道”是一个短语,包含“走近了”和“知道”两个部分,中间以“才”连接,这就告诉考生,“走近了”是“知道”的前提。换句话说,“知道”的内容是建立在“走近了”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写作时必须要将“如何走近的”写好,也就是一定要突出“走近”的方式及过程。

那么,“走近”的方式可以有哪些呢?

这就需要考生好好地理解“走近”这个词语了。其实,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可“实”可“虚”。如果将“走近”理解为“走过去到达近前”,那就是实写“走近”;如果将“走近”理解为心理上的“接近、靠近、亲近”等意思,那就是虚写“走近”。

对“走近”这一词语的不同理解,就是对“走近”方式的思考与选择,写作时只要能凸显“走近”的过程,就没有高下之别。只不过,实写“走近”较难凸显过程,而一旦不能将“走近”的过程写出来,只是对一个事实或道理进行简单交代,就容易流于肤浅。

如果说能否凸显“走近的过程”决定了文章是否生动的话,那么“知道了什么”就决定了考生的思想境界、审美趣味的高下。“知道了什么”其实就是立意,这是所有考生动笔前必须好好考虑的。因为,“知道”的具体内容不同,价值取向就不同,理解的深浅也就不同,这就使本题具有了区分度。

当然,要写好这篇文章,一般来说还离不开对比手法的运用。因为,一个“才”字其实告诉考生,“走近”前是不“知道”的,是懵懂的,对要走近的对象可能存在误解甚至曲解,而促使状态或情感转变的关键则是“走近了”。考生行文时应该将“走近”前的这种状态或情感描摹出来,这样一来,就和“走近”后构成了对比。

评卷扫描

1. 审题失之于“粗”。

说“粗”是因为许多考生没有仔细推敲题目,忽视了“走近了”是“知道”的前提条件。一部分考生在写作时直接丢掉了“走近了”,而将作文写成了“我所知道的××”,从而直接导致跑题;更多的考生则只是在文章中贴了个“走近了”的标签,根本没有对“如何走近”的内容进行记叙和描写,写作的重心其实还是“我所知道的××”,得分自然就低了。

比如,许多考生只是将平时写过的有关父母关爱“我”的素材搬上试卷,写自己知道了父母的爱,但全文就是无法体现出“走近了”这三个字,怎么看都只是贴了一个“走近了”的标签。再如,还有不少考生写自己走近了某个历史人物或某个文学形象,但只是将自己知道的内容简单地罗列出来,根本没有“走近”的过程,这就写成了“我所知道的××”。

2. 立意失之于“浅”。

说“浅”是因为许多考生单从“好奇”的角度理解题意,审题倒是合乎要求了,但由于缺少深入的思考,立意自然也就流于肤浅。

比如,许多考生写偶遇一件热闹的事,出于好奇,走上去一看,才知道原来是××,然后不痛不痒地发一点议论结束全文,立意自然失之肤浅。

说“浅”还因为有太多的考生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认为写任何作文题,以表现父母之爱来立意总不会有错,结果“父爱”“母爱”满天飞,一时间“父母之爱”倒显得“廉价”起来了。

3. 选材失之于“同”。

说“同”的第一个原因是太多的考生选择了“我走近了父亲(母亲)才知道他(她)爱我”这类题材来写。这类文章采用的手法、结构基本类似,似乎已成套路,大多是一开始对父亲(母亲)不理解甚至心生怨恨,然后通过一两件事情的记叙,写出“我”的心慢慢靠近了父亲(母亲),最终知道了父亲(母亲)的爱。读多了这样的文章,阅卷教师难免产生“审美疲劳”,而且会心生疑惑: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父母之爱,难道做子女的理解起来就这么难吗?

说“同”的第二个原因是相当多的考生选择了“我走近了某位古代文人才知道他(她)的内心世界”这类题材来写。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文人纷纷登场,但无论“我”怎么走近,留在试卷上的只能是人云亦云、似曾相识的结论。

4. 叙事失之于 “平”。

这是一个老问题。许多考生在表达上只会叙述和议论,不会描写。就本次作文看,考生对“走近了”这一过程的描写普遍缺失,这不仅使文章丧失了生动性,更带给阅卷教师“偏题”甚至“跑题”的印象。另外,不少考生在结构安排上只会顺叙,不会倒叙、插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文章的生动性。

迷津指点

1. 审题要学会“推敲”。

中考作文虽然不故意设置审题障碍,但并不代表没有审题的要求和难度,同学们在审题中的“失之毫厘”,极有可能造成“离题万里”的严重后果,得分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推敲“走近了才知道”这道作文题可以发现,它其实是以“才”连接的一个短语,一个“才”字不仅仅将题面分成了“走近了”和“知道”两个部分,更是告诉同学们,“走近了”是“知道”的前提,或者可以说,没有“走近了”就没有“知道”。

明确了这一点,同学们在写作本文时,就要重视对“走近了”这一部分内容的写作。而要将“走近了”这一部分内容写好,就要努力思考“如何走近”这一问题,表现出“走近”的方式和过程。这样,贴“走近了”的标签或直接丢掉了“走近了”,将文章写成“我所知道的××”的情况就可以避免了。

2. 立意要讲求“新颖”。

初中生要想写出立意深刻的考场作文,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但要写出立意较为新颖的文章,还是不难做到的。一看到这个作文题,相信不少同学都会选择父母与“我”的题材来写,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文章立意无一例外都确定为“走近了才知道父母的爱”,就会导致“撞车”。我们认为,绝大多数家长平常就与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你们应该时刻能感受到父母对你们的关爱,如果说“走近了才知道”,势必显得别扭与矫情。况且,写作中还要凸显“心灵走近”的过程,这对不少同学而言确有难度。所以本次考场作文中,以此立意选材的考生大部分得分都不太理想。

其实,同学们只要不受平时作文思维定式的影响,即便是选父母与“我”的题材来写,也会有多种立意可以选择。因为,父母身上除了爱子女的天性外,还有许多品行值得书写。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圈子、社交圈子,而这些圈子并不为子女所熟悉,做子女的有机会“走近了”这些圈子,才会知道父母在家庭圈子以外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才会知道父母身上其他可贵的品行。如果以此入文,不仅非常契合题意,而且一下子就会使以父母为题材的文章有了新意。

3. 选材要“接地气”。

本次作文可选的题材可谓包罗万象,人、事、物、景等都可以“走近”,但相当多的考生偏偏选择了“走近”古人(古代名将、帝王、谋士、文人),且大都只是将所了解的古人的相关内容罗列出来,丝毫不能体现“走近”的过程,将文章写成了“我所知道的某位古人”,从而导致偏题甚至跑题。

同学们平时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不要一拿到作文题就向古人“求救”,须知,现实生活永远是写作取之不竭的源泉,鲜活而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文章永远是阅卷教师的最爱,所以,选材还是“接地气”为好。

例文点评

一类文:

走近了才知道

开水、酵母粉、高粱浓缩液……奶奶娴熟地制作着酒酿,酒香一点点地溢出坛子。记忆里,酒香总是弥漫着老屋,但总是令人捉摸不透。(情境引入,有色有味,更设置悬念,为下文做了铺垫)

从前,爷爷总是在饭后饮酒。他总是悠闲地躺在摇椅上,伸出手端着酒杯,小啜一口后自言自语道:“好酒!”我也曾偷尝过一口,只觉得唇齿间苦涩而又辛辣,全然没有放在坛中时那般香醇迷人。这算什么好酒?父亲带来的酒哪个不比它名贵,不比它可口?(以孩子的天真对比爷爷的享受,充满了童趣,也使故事有了张力)

爷爷喝酒却不嗜酒。他偶尔会叫来三两个好友,就着一盘油亮亮的花生米,喝着奶奶几个月前酿好的酒,谈天说地几个钟头。寂静的农家小院被一群老人的撞杯声与谈笑声调和得异常欢愉。我想,酒不过是个排忧消遣的东西罢了。(“喝酒却不嗜酒”,爷爷的酒趣平常而自足,概括得精到。“调和”一词富有生趣,由近而远,定格了美好的回忆)

日子像坛中酒一样一天天减少,老人们也在不断地变得更老,他们不来家里喝酒了,只有爷爷仍保留着饭后一杯酒的习惯。看他颤颤巍巍地端起酒杯,我有心制止,却被他回绝:“你不懂,这就是生活。”

酒是生活?(从“撞杯”到“颤颤巍巍”,爷爷的习惯仍然雷打不动,这才引出了小作者对“酒是生活”的疑惑和思考)

直到有一天,爸爸从门外进来:“爸,张老走了,要不我扶您去看看?”“那里闹得很,还是自己在家喝酒舒服。”话虽然这么应着,但我分明看见爷爷的手颤抖了一下,眼里似有悲伤淌过。他盖上毛毯,不愿再说话了。(“手颤抖了一下,眼里似有悲伤淌过”,精准的细节刻画表现了爷爷的力不从心、垂垂老矣,令人动容)

再后来,所有的人都离开了,只剩下藤椅在树荫下孤单着。院子如往常般宁静,静得令人心酸,静得令人恐惧。端起永远预留在桌上的那杯酒,我心中似乎多了些说不出的感觉。恍惚间,我仿佛看见老人们聚在一起攀谈,问你家粮食收成怎么样,问你家什么时候抱孙子,问……(情境浮现,触目伤怀)

看着手中的酒,在一步步走近中我才蓦然明白:这真的是好酒!农家的酒虽然制作粗糙,涩嘴甚至辛辣,却满含着人们的生活,着实是令人迷恋的好酒!(“走近”了酒的内涵,最终悟得了真谛)

开水、酵母粉、高粱浓缩液……妈妈也开始尝试酿酒。闻着一点点溢出坛子的酒香,我自言自语道:“好酒啊!”(酒味没有消逝,它将在一代代人手中不断传承)

总评:文章通过“奶奶酿酒”“老友相聚”“独自品酒”这一个个典型的场景,刻画了一个爱酒却不嗜酒、无限热爱生活的爷爷形象。而“我”在一步步“走近”酒的内涵后,也终于悟得了真谛。最后所表达的“酒味没有消逝,它将在一代代人手中不断传承”的意思,进一步升华了主题。文章最成功的地方是对各个典型场景的刻画,有声,有色,有味,而且注重对细节的表现,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二类文:

走近了才知道

凛冽的寒风中,她银丝飞扬,深深的皱纹依稀可见。我迈开步子走近她,才知道,她的内心竟是如此温暖。(“凛冽的寒风”与“内心的温暖”作比,设置悬念。开头简练。但“皱纹深深”怎会“依稀可见”?)

我很讨厌菜市场,因为里面总有一股令人作呕的异味,还有一群口若悬河的卖菜大妈,聒噪不堪。(“讨厌”,暗示下文的情感变化)

有一次,我不得不陪着妈妈去买菜。(为什么“不得不”?没有交代)一走近菜市场,一股刺鼻的异味就直冲脑门,像蓄势已久的毒蛇发动攻击一般,让我避之不及。妈妈让我去买些蔬菜,无奈的我只能走马观花般地“审视”着那些菜。“姑娘,买菜啊!来来来,我这儿有最好最便宜的。”一个尖锐的嗓音兀地响起,她如见了猎物般紧盯着我。我略显尴尬,但更多的是鄙夷:没文化就是这样。(抗拒心理强烈,由讨厌气味、声音直至讨厌人,写出了现实中有些青少年脱离实际生活的真实状况)

“多少钱一斤?”我不懂装懂地拈了几根菜瞧了瞧。“不贵不贵,两斤5元。”她说着,便抓起一把往塑料袋里塞,脸上挂着很是“谄媚”的笑。“行了,就这么多吧!”我从她手里抢过袋子放到秤上。“哎,别急呀,袋子还没戳呢!”她用指甲在袋底轻轻一划,一股水流便冒了出来。“嘿,这就好了嘛!看,不多不少,正好两斤!”她笑眯了眼,指着秤大声地说给我听。我拿出5元钱递给她,然后拎着袋子迅速“逃离”。她的嗓门可不是一般的大,没素质!(再次点明“没素质”,继续强化鄙夷的心理,为下文蓄势)

我走到妈妈身边。妈妈正在买鱼,她看中了一条,只见那个小贩麻利地抄起鱼就塞进袋子里,水花四溅,转眼就将袋子拎到我们面前。“80块!”他面无表情地说。“袋子没通!”妈妈说道。“哟,我咋忘了?对不起对不起。”变脸似的,他哈着腰赔着笑脸说。(嘴脸变化之快,似在模仿《变色龙》,人物形象立现)

“为什么要扯破袋子?”我十分不解。“不扯,袋子里不就有‘水分’了吗?”“哦,我知道了……”(揭示答案,原先感情上的抗拒显得脆弱不堪)

“哎哟,小姑娘走了啊!买了不少好东西嘛!大妈送你些葱,下次再来啊!”走过刚才买菜的摊点时,眼尖的她一下认出了我,硬是扯了几根葱递给妈妈。妈妈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再次提升人物形象)

看着她笑得满是皱纹的脸,我的心仿佛被扯开了一个洞,她的笑容挤了进来,阳光般温暖着我的心。(由讨厌到感动,“我”的心终于回到了人性的本真)

我将自己的心封闭了起来,拒绝走近他人,而她的笑令我走近了她,才知道她的内心竟是如此温暖。

走近了才知道,一切的感动都来源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只需要迈出那一步,就可以春暖花开。(最后两段可以合并、删减,更简练地收尾)

总评:本文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真实地书写了“我”买菜前后心理上、认识上的巨大变化,直面内心虚妄、无知的部分,表达了对善心善行的感激和向往,揭示了人心的温暖是要走近一步才可以知道的这一主题。文章紧密扣题,心理描写生动,如能在语言组织上更加简练,进一步考虑结构的严谨,就可以更上一个层次。

新题预测

题一:请以“我还是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题二:请以“与自己较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丁国斌,中学高级教师,镇江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镇江市中考语文命题组核心成员。曾荣获江苏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现为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

猜你喜欢

作文题袋子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取米
取皮球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