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样子
2015-09-10余耀清
余耀清
为何读书?不懂书的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懂书的人说: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由此可见,懂书的人才会读书,懂书的人才配读书,懂书的人才能真读书。
读书有因。
读书必然曾经是这样的——
为了光宗耀祖,古人“头悬梁、锥刺股”,不得不逼着自己读书。从《三字经》《百家姓》读到《千字文》,从“四书五经”读到《左传》《通鉴》,他们就是靠着这份执着一路走来,及至成人、成文人、成仁人;即便屡试不第、做不成状元宰相,也能因有书可读而欣然忘食、自得其乐。这一点,凡夫俗子,他们不懂,也做不到。
读书应该是这样的——
曾几何时,那些脚步尚未离开考场和学校大门的高三学子,便上演了一场场撕书、踩书甚至焚书的闹剧,好像跟书有深仇大恨似的。有这样对待陪伴了自己十几年的“朋友”的吗?这种现象固然事出有因,他们也尽可以对某种不合理的体制表达不满和诉求,只是不应该也不可以拿书出气啊。看来为何读书,他们似乎还不知道。
人生之美好,毕竟不只是物质生活,还在于精神的愉悦,读书便是获取精神愉悦的重要途径。在学校要读书,踏入社会也要读书。或许,在工作上遇到困惑、不顺时,捧起一本书来,《醒世通言》也好,《喻世明言》也罢,没准儿会让你茅塞顿开呢。开卷有益啊!
为何读书?只有懂书的人才会知道。人的一生很短暂,你无法阅尽世间的沧桑,但你可以从书中一览历史长河的无限风光,可以和先贤大儒们谈经论道、评点得失错漏……
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之所以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得益于他的博览群书。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都手不释卷,甚至在长征途中,让数十箱的书“骑”在马背上,自己步行。他80多岁时,每天仍要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读书;后来眼睛看不清楚了,就让秘书读给他听。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参观了他的卧室,只见卧室里除了一张床,到处都是书,甚至连床面也被书占去了三分之一!尼克松感叹道:和这样热爱读书的人打交道,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由此看来,读书又是一辈子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