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创意社团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2015-09-10周金成陈维

中学生物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苔藓平菇出菇

周金成 陈维

生物社团创意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培养积极探索和创新的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笔者根据生物学特点,开设了以生物学科知识为基础的创意社团活动。

1 一颗草莓,揭开了DNA神秘的面纱

“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DNA”是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内容,这个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难以理解,因此在社团活动小组进行一个简单的DNA提取实验,直观地观察DNA,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查阅资料,笔者尝试设计了一个用廉价的实验材料和实用的生物技术提取DNA的活动方案,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揭开DNA的“神秘面纱”。实验前为每个学生准备了相关的材料:一颗草莓、一个烧杯、洗洁精、纯净水、酒精、盐、一根玻璃棒、一个自封袋和滤网。具体步骤如下:

(1) 将45 mL纯净水、5 mL洗洁精、1/4勺盐倒入烧杯,搅拌均匀。

(2) 将一颗草莓和以上溶液倒进自封袋里,轻轻把空气挤出,封好。然后把草莓捏碎,碎到看不见明显的果肉为止。

(3) 将上述混合物用滤网过滤,滤液放入烧杯。

(4) 将15 mL冷处理的酒精轻轻顺杯壁倒入盛放有滤液的烧杯内,不要摇动,取出析出的白色物质。

学生按照步骤操作后得到白色的析出物就是草莓DNA的粗提取物了。这时,对于学生来说DNA便不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再是电脑特效制作出来的具有科幻色彩的双螺旋模型,就在学生的眼前。当教学中再介绍DNA的结构和功能时,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度明显提高了。课外小组活动成为学科学习的有益补充和拓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2 从平菇到灵芝,体验了食用菌栽培的酸甜苦辣

“真菌”是七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由于平时见到的大型真菌都只有子实体,对于“真菌是由菌丝构成的,蘑菇属于真菌,它的菌丝在哪里”一直是学生疑惑的地方。于是,笔者在课外活动小组课上设置“真菌栽培”的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真菌的生长过程,观察到菌丝和子实体,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在向菇农订购了平菇菌种和培养料后,开始了栽培之路。具体操作如下:

(1) 接种。

向菇农购买消毒后的培养料,等到料温低于30℃后开始接种装袋。选择了25 × 45 × 1.5~2 cm的塑料袋,播种方式采取三层菌种四层培养料的层播方式,播好种后,在料袋两头放菌种部位扎孔透气。

(2) 养菌。

将菌袋单层排放,放置于地面,温度控制在20~28℃,通风2~3次,避光。待菌袋两侧长出菌丝时,2~3 d翻袋一次,每天适量浇水。当菌丝长满发透,手按菌袋硬挺结实,富有弹性,表面有淡黄色水珠及原基出现,表明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将要出菇了。

(3) 出菇。

整个出菇过程中,通风必须良好;为了保证湿度,应经常喷水,每天3~4次,保证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湿度。

(4) 采收。

在菌盖平展,菌褶充分伸长,孢子尚未弹射前采收为佳。平菇适时采收既可以保证质量,又可以保证产量,采收不及时孢子释放后,降低菇的品质并影响二次菇的生长。

从接种到采收平菇,经历了20多天。在菌丝培育过程中,学生们观察到了食用菌菌丝生长的神奇过程;在出菇管理中,学生们见证了食用菌子实体生长的全部过程,体验了种植的乐趣;在采收平菇时,充分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在整个过程中,师生充分享受了食用菌栽培的“甜”。于是决定,趁热打铁,师生继续种植食用菌,这一次要挑战灵芝的栽培。不料想,在这次种植过程中,学生真正体验了食用菌栽培的酸甜苦辣。师生按照种植平菇的经验,开始精心照顾灵芝培养袋,但是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还是只见菌丝不见出菇,怎么回事?查阅资料后发现,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不符合灵芝的生长条件。教师带着学生寻找合适的条件,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取暖器、加湿器……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没有多大的效果,放弃吗?学生们舍不得,花费了金钱,更花费了时间和精力,一如既往地天天往实验室跑,一天天观察着灵芝微弱的变化。在焦急的等待中,寒假来临了,学生们都带着任务回家了——应该怎么挽救灵芝。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就有学生迫不及待地来到实验室,很可惜,没有奇迹出现。一天一天过去了,天气逐渐回暖,但灵芝却好像出现了快要失去生命的迹象,就在大家都要绝望的时刻,一个小小的灵芝子实体破开了塑料袋,好兴奋啊!就跟第一次采收平菇时一样,全班学生聚集到灵芝身边,看着它小小的身体,笑容绽放在大家的脸上。

从接种到长出灵芝,历经5月有余。在这半年时间里,学生们没有放弃,认真查找各种资料,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仔细摸索并实践了多种方法,最终收获了成功。课外活动小组课让学生学会了坚持,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不易。

3 一份盆栽,营造了生态之美

教师节学生送我一个礼物,它是一杯青翠欲滴的苔藓盆栽,让人赏心悦目,一看到它,就仿佛自己置身于凉爽舒适的环境里,感觉很舒服。课后,笔者向这位学生请教了制作方法,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修改了教学计划,将栽培苔藓加入到课外活动小组课的教学中。教学的实施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首先是选择器皿。苔藓可以种在露天的花盆里,为了美观,选择了玻璃器皿。苔藓植物对于养护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在干燥的环境下不易成活,于是先选择了带盖的玻璃瓶子,但是需要经常开盖通风,比较麻烦。后来又选择了玻璃杯,在苔藓上方再种植一些蕨类植物,既可以透气、蒸发多余水分,但又不会蒸发得太多,还显得有层次感,更美观。

其次是材料的收集。苔藓,石子,土,沙子这些都需要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去收集。学生在苔藓的采集过程也可以初步了解苔藓的生活环境,为制作中创设苔藓适宜环境打好基础。

最后就是制作了。在笔者简单介绍制作步骤后,学生们都热火朝天的忙活起来。先在杯底铺一层石子,作为疏水层,它的作用是把杯底多余的水和上面的土壤隔开,这样既可以在杯里存储一定的水分,又不会让土壤一直泡在水里。然后放入蕨类植物后铺土,注意两点:① 土一定要和苔藓衔接紧密;② 土要干净,培养时湿度很大,不干净的话容易发霉。接下来就是种苔藓了。先把苔藓背面土层的凹坑用细土填满,再喷湿。种的时候用力按几下,这些都是为了让苔藓和底土完全结合。最后要给整个容器喷水,把杯壁上粘的土粒喷下去,再让底土完全湿润,最底下的石子层有薄薄的一层积水就好了。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对自然、安逸的期待,小巧精致的苔藓小盆栽,为学生的心灵建造了一个休憩的家园。一份小盆栽,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美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为我们带来心灵的愉悦。苔藓个头不高,看起来很弱小,但它顽强生长,展示着属于自己的一抹绿意,学生的心灵同样需要这种脆弱的坚强。一份小盆栽,让学生学会了坚强,还让学生意识到美好景物维护的不易,从“做”中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 废物利用,体味了希望和分享的快乐

“今天奇思妙想 明天硕果累累”是学校第五届校园科技节的口号。在科技节期间,生物创意社团接到了一个任务:怎样改造旧键盘?社团的成员们集思广益,最后决定利用旧键盘种植物的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 准备工具和材料:草种、棉花、纱布、镊子、旧键盘(电脑教室淘汰的);(2) 利用镊子撬掉键盘上所有的按键,往空洞中填充棉花或纱布;(3) 把按键重新安装好,把种子播洒到按键间的空隙里;(4) 早晚喷洒适量的水,一周后,种子就发芽了。

在学生的殷切期盼中,键盘的缝隙中露出了细细的嫩芽,一天一个样,转眼间满眼的郁郁葱葱,很神奇,也让学生对每一天充满新的希望。当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在科技节成果展中和同学分享的时候,这一道别样的风景,吸引了很多师生的眼光,也让学生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社团活动,学生在动手中收获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正如一位学生在“社团心语”中描述的那样:“我最喜欢这样的课了,好玩又神奇,还在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间学到了知识。”这不正是教育的真谛吗!

猜你喜欢

苔藓平菇出菇
“小矮人”苔藓的大用途
苔藓有足够的耐心复活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平菇种植记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苔藓能“对付”空气污染吗?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平菇冬季提温发菌效果好
双孢菇出菇过程的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
灰树花菌棒第二潮菇春季出菇催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