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如何构造有魅力的地理课堂
2015-09-10贺沁风
贺沁风
摘 要: 地理学是一门多学科、跨领域、门类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如何结合学科特点在地理课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魅力,使课堂教学无趣变有趣,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值得每一位地理教师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 地理课堂 构造方法 魅力
地理学是一门多学科、跨领域、门类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它以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涵盖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传统教学课堂沉闷、机械死板,教师与学生的个性活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地理课课堂魅力得不到充分体现,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如何构造充满活力、张扬师生个性、彰显学科魅力的地理课堂,值得每一位地理教师探索与思考。
一、塑造个性与完善自我
教师是讲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个性鲜明的人格魅力是必备素质,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学过程中我们没必要刻意模仿别人,人与人不是简单的复制,应形成独有的语言风格、动作手势、书写文字与着装风格等。讲课过程中要把自己的学识、思想、爱心甚至呼吸和心跳都融入每一节课中,把地理课的魅力与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用我们的言行举止感染学生,从内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学生喜欢一门课首先是从喜欢讲授这门课的老师开始,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更有可能对学生一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读书的厚度往往决定教师在讲台上的高度,个性鲜明的人格魅力背后更应有渊博的知识作为后盾。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学习者。在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的今天,教师不可能用原有知识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应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汲取知识、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能够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挑战。不断学习,更能清醒地看到自身不足,学习的动力越强,知识的不断积累使自己人格塑造也日趋完善。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引领学生在地理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这是提高地理课课堂魅力的重要基础。
二、角色转变与教法灵活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与参与者。这就要求教师授课时先把身架放下来,不要认为自己是知识的权威和真理,不要瞧不起学生。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流、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把更多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从知识的传递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与指导者,教师更多的职责在于帮助和引导,在学生思维和理解出现困难时,给予及时点拨。角色的转变调动了学生参与与学习的积极性,充满活力的课堂才能够得以体现。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机械地听老师讲,记笔记、划重点,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创造性的才能不能发挥,失去了发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地理课堂魅力失色不少。要增强地理课堂的吸引力,课前精心备课,设计好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圆心,向外延伸,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活教材,不要局限于教材,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泼生动、丰富多彩的课。授课时再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问题简单明了地阐述清楚,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探索中享受获得知识的乐趣。这样地理课可上得活泼、灵动一些,彰显出地理学科的魅力。
三、营造氛围与张扬个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觉得有趣,就学得积极、主动;反之,就消极、被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抑扬顿挫的声调、幽默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再借助现代多媒体的形和声,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由无趣变为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在充满愉悦感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有助于学生学起来、学进去、学出兴趣、学出滋味,最终达到会学的目的,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只有在民主、和谐、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多鼓励、少否定,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生才能充分张扬个性,调动探索未知的自信和学习的积极性,个性、想象、创造的潜能才能充分开发,才能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课堂教学在师生交流中不断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思想交锋,使得课堂教学不断深化和发展。教师讲得兴致勃勃,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师生共同营造出有魅力的地理课堂。
如何使许多人眼中枯燥、乏味、死板的地理课变得生动活泼、独具魅力,地理教师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每位地理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都要不断探索与思考,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魅力课堂,引导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让地理知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參考文献:
[1]周贞雄.高中地理实用大全[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2]任利平.新课改应在理“变”中求发展[J].榆林学院报,2006(1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