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2015-09-10朱爱修

考试周刊 2015年58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语言

朱爱修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不仅是语言输出和运用,更应关注写作实践中学生心理的成长、情感的丰润、意志的坚定、人格的完善,真正达到“以人为本”的教育境界。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也是学生最头疼的作业之一。下面谈谈我在作文教学中得出的几点体会。

1.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1.1阅读与摘记。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指语文课内阅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课外阅读。只凭借语文课内阅读,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课本为了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历练。单凭一本语文书,是够不上说反复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要進行大量课外阅读,首先要有阅读的条件,学生可在图书室借书,也可以自己订课外书,或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对于一本好书,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抄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我校读书笔记这个时候最能派上用场了。

1.2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叶圣陶说:“写作材料普遍存在于整个生活里。”观察是人们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扇窗口,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材料,就不可能写出好的作文,因此观察与写作的关系密切,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为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我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勤于观察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地进行。契诃夫说:“要把自己锻炼到让观察简直成为习惯,仿佛变为第二天性。”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很难培养观察能力;勤于观察还要讲究方法。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是学生学习观察的范本,在课堂上教师分析文章的同时,可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积累观察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

1.3多练是一种积累的途径。读报纸记下体会,看小说写下心得,诵读诗文抄下来做一番评注,对生活的思考、感悟等用笔写下来,既是练的过程,又是积累的途径。举这样一个例子,大家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某些时候,接触到什么人,听到什么话,或者看到什么事,阅读一篇文章,就会生出强烈的倾吐愿望,只可惜当时手无纸笔无法表达,一旦激情过去之后再也写不出来。由此可见,作文离开了写,则材料难以积累,而写作本身就要求练。

2.有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学生作文展示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

第一步:根据兴趣爱好分成小组,也可个人单独进行搜集、调查活动,搜集家庭、校园、社会运用语言文字的情况。如家庭成员之间、左邻右舍之间最新鲜、最活泼的大众化语言;报纸刊物、互联网上使用的语言;广告语;街头用字是否规范;巧妙的匾额、产品名称;新外来语。

第二步:对于搜集到的资料,同学们亲自筛选、编排、设计封面和插图后,做成小册子或墙报,全班交流,分享活动的快乐。

第三步:分组讨论,三个讨论题学生任选,学生可以不受束缚,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

第四步:教师提供四个具有开放性的参考作文题,没有文体要求,没有字数限制,学生可以自拟题目,写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学生的作文中列举了语言文字不规范使用现象,树立了汉语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有的学生对街头语言和广告语言表现出极大兴趣。学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言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成为一种生活需要,不吐不快。

3.关于作文批改

3.1让学生品尝到互改互评的甜头。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可以促进青少年好好学习的愿望。”每篇多次修改的习作都是学生辛勤劳动的结果,比较一下原稿和初稿,进行张贴对照,修改后的作文有了明显进步。因此,一般会给修改稿相当高分,并附作文评估表,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乐趣。“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学生尝到了甜头,改作文就有了动力,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而要激发学生改评作文的强烈欲望。

3.2教师评改策略。认真批改,反馈及时,重视学生劳动成果。学生写完作文后,思维仍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及时反馈会产生有利效应。多批少改,旨在鼓励。叶圣陶先生曾说:“批改不是挑剔。”即批改时,除一些明显错误予以订正外,其他地方尽量少改。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写上一些合理、中肯、优美的鼓励性评语,让学生看完评语后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巧于点拨,重在引导。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就是引导”。作文评改时,教师应重在通过点拨、诱导,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怎么样,逐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3.3让学生在自主修改中历练提升。自改作文对学生来说是一件较难的事,有修改作文的热望与具备修改能力之间是有很大距离的,此时,让学生获得修改作文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懂得如何修改作文呢?我把课堂集体评议作为连接二者的桥梁。首先选出典型习作,通过实物投影展现在屏幕上,引导学生集体讨论、修改,各抒己见。通过集体评议、教师点拨,学生掌握了一些修改作文的策略:首先回顾习作要求,进行二次审题;其次确定修改程序,由整体到局部,从篇段到句词字逐项反思;再者明确内容,检查中心是否明白,选材是否得当,重点是否具体生动,词句是否通顺简洁……

在此基础上,我指导学生运用策略自改作文,在实践中丰富和改进策略,并摸索出一套“读——改”的方法,一是请自己做读者,即请双耳做教员,自读自改;二是请别人做听众,集思广益;三是让同学做“老师”,成立作文批改小组,发挥集体优势,相互评讲,共同提升;四是让时间来完善,当时修改过后放上几天、几月,再斟酌,又是一番欣喜在心头。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语言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