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2015-09-10王兰英
王兰英
摘 要: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要实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达到师生感情融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策略
自国家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全国各类学校积极响应,建立起一套套人才培养模式。语文作为高中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言的传播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很多高校语文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教学模式僵化、教学内容教条化及课堂互动欠缺等。这些弊端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手段十分有必要。笔者根据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若干参考建议。
1.师生感情共融合
教学意味着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这要求师生在感情上达到某种融合。一般来说,高中生的心理发展已经趋向成熟,基本接近成年人的发展水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自己独立的态度,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然而,很多教师在面对高中生时,还保留教育小学生的那种意识和模式,仍然以批评或表扬的形式表达对一个学生的认可程度,这种方式未免有点令人尴尬。高中生已经拥有独立的思想,并不一定要根据课本内容的导向找到与作者高度的感情融合,教师不能用对课本的局部思考明确学生的思维方向。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教师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刺激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在自由的思考空间里真正找到与作者感情的某种契合。语文教学不应该是知识层面上的灌输,而应该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切实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讲学过程中,不能用成绩区分好学生和坏学生,更不能用成绩判断学生能力。因为学生无好、坏之分,只是每个学生的引导方式不同,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公平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需求,再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2.丰富教学手段
高中语文教材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知识比较丰富,但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极其单一,这会直接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高中语文课堂宛如一潭死水,大多是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而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如何可想而知。高中生正值热血沸腾的时期,喜欢挑战或者动态的视觉感受,语文因为本身的选材特点恐怕很难契合学生的意愿,这就是对语文教师的一个考验与挑战。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将枯燥无味的课堂内容用丰富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有趣”包括教师本身的语言魅力和教学手段的巧妙运用,教师展示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无疑会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此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对新时期下的课堂教育提出新要求,课堂教学应该以强大的网络技术作支撑,将多媒体引进课堂,不仅会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而且会给学生带来更生动、更直观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的《祝福》时,可以在上课之前通过PPT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让祥林嫂的形象更加直面、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祝福”背后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图片中的人物形象与题目《祝福》形成巨大反差,能给学生留下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的时候,教师巧妙导入文章的相关背景知识,然后介绍作者鲁迅的写作特点、语言风格和魅力等。这不仅使学生提前了解了课文的大意,而且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教师应该摒弃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满堂讲、满堂问或任务分配等落后教学方式,使学生从被动地位移动到主动地位。即教师讲课应该重难点突出,整合相关内容,通过多媒体将知识点分板块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对课堂内容一目了然,有利于梳理学生的思路。再者,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适当“留白”,“留白”是一种艺术,给人以思维发散和延伸的空间。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能全盘托出,而应该留有余地,将问题或悬念留给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问题答案。“留白”意味着教师在学生已经掌握相关知识或形成思维定势的时候,有意停止讲解,造成知识传播上的暂时空白,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找填补空白的答案。
3.增设课堂互动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具有教条化的特点。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知识层面上的灌输,将语文教材视为教学的出发点和中心点,而忽略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将课本视为真理,久而久之便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提出质疑的意识,学生真正成为应试教育下高分低能的學习机器。“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对教条主义最辛辣的讽刺。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突破书本的局限,在课堂小活动中掌握知识,并找到学习的乐趣。而适当地增设课堂互动,不仅可以活跃语文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相结合。
教师在讲课之前应该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讲到《雷雨》一文时,可以穿插“角色扮演”小活动。先从班级成员中挑选出几个学生扮演戏剧中的主要人物角色,教师选取剧中最经典的片段,让学生揣摩剧中人物的心理特点,感受“雷雨”到来的前奏。通过“角色扮演”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与理解,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调动班级成员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外,还可以通过“诗歌朗诵比赛”、“视频赏析”等小活动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4.结语
语文教学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校教学效果。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突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局限,进行教学手段创新。因此,教师在讲课之前要深入钻研教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学期,认真筛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巧妙运用多媒体,将课文内容生动、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此外,教师还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真正了解学生,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总之,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们仍需持之以恒地为之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