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需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2015-09-10曾勇倪骁骅吴乃领张红蕾
曾勇 倪骁骅 吴乃领 张红蕾
摘 要: 本文从思想、体制和人员结构上分析探讨影响构建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对策,为下一步构建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扫清障碍。
关键词: 实验室 开放管理系统 对策
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实践基地是实验室,同时是学科建设、科研活动的坚实基础,建设实验室是学校整体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建设一流高校必须建设一流实验室。但在大学教育体制改革大潮中,诸如盐城工学院这样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验课依然处于理论课的附属地位,这种模式严重制约学生的知识、能力、技术和素质等方面的拓展。同时高校实验室仍主要采用传统封闭式教学管理模式,以班为单位进行课堂实验教学,真正向广大师生全天候开放的实验室仍然较少。这样既导致实验设备和资源使用率不高,又致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找不到实践场所,导致学生动手和科研能力很难提高,严重制约学生特长、兴趣、爱好的发展。
本文以盐城工学院“新型环保与先进制造实践教育中心”管理现状为例,剖析制约开放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策。
1.存在问题
1.1高校管理层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缺乏重视
盐城工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数量自高校扩招以来急剧增加,用于学校建设的大部分资金投入都用于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体育场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并没有将大量资金投入到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实验室管理手段相对比较落后,导致高校实验室在实验室用房、仪器设备配置、管理方法配套设施等方面较为落后。高校改革发展过程中,有些校领导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未能给予足够重视,特别对于盐城工学院这些科研力量相对薄弱以教学为主的学校来说。学校领导片面地認为搞好课堂教学就抓住了教学中心工作,往往忽略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建设,从而影响资金的有效投入,制约盐城工学院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2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合理
盐城工学院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仍然沿用国外较老的校级—院级—系级三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是存在许多交叉关联学科的实验室重复建设问题,造成资金浪费和管理难度。从教学角度来看,目前盐城工学院的实验教学完全从属于课堂教学的验证性实验,以教师课堂实际操作为主;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由院级实验中心总体负责,存在某些具体项目实验室由任课老师兼职负责的现象,由于兼职实验室管理老师的时间有限,从而埋下实验室实验仪器维护不佳的隐患。
实验室在管理体制和制度上不够合理和健全,与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管理制度和体制的落后,导致目前几乎所有实验室管理仅依托于实验项目管理,且实验项目管理方法千篇一律。盐城工学院实验室每学期开始时按照课程大纲要求设置实验项目,安排实验时间和班级,当实验课表确定以后,整个实验室在没有课程实验的时间内处于闲置状态,势必造成实验资源的极大浪费。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学生预习实验内容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功效,很难做到物尽其用。另一方面学生想利用课余时间做其他相关实验变得异常困难。
1.3缺乏专门化实验技术人员
实验人员是最基本的实验基础研究队伍,他们既管理着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又管理着设备的运行维修、系统的优化升级工作,另外将来实验室对外开放管理工作也是他们负责的。在学校领导层中,包括各部门领导对实验室人员不能给予与理论教学教师同等程度的关爱和重视,致使实验人员工作怠慢,人员流失严重,不利于实验室各项工作的开展。
在传统观念中,由于实验室工作普遍被认为是一种辅助性工作,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中缺乏高学历、高级职称人员,特别缺乏应用技术和实验设计能力强的人员。随着高校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盐城工学院把建设人才强校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都在采取积极措施增加高水平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然而针对实验教学人员工作条件的改善和工资待遇的提高远远滞后,无法调动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很难吸引高技术的优秀人才投身到实验技术队伍中,长期如此,造成实验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此外由于学科关系,实验室被分割得过细,一些实验人员被分散在不同院系中,丧失相互间协作交流的机会,实验水平得不到提高。
由于传统观念中实验室往往处于教学从属地位,实验人员薪酬普遍比教师低,同时职称很难评,许多有能力的年轻人不愿在实验室工作,纷纷调离重要岗位,致使实验室工作效率降低。此外,由于缺少专职实验教师,很多实验课由理论课教师担任,尽管理论课教师从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上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实验,但是理论课教师往往还担任其他理论课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很难满足实验教学改革对实验内容更新和实验方法革新的需求。
1.4缺乏对实验教学管理的认识
在实验室管理中,学校虽然在实验教育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建设与管理工作,但在诸如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资源分配、实验项目开发、仪器规格选定、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与实验室实际发展情况不协调的现象,导致实验指导教师缺乏工作学习积极性,学生严重缺失自主学习能力,大家不够重视实验教学,进一步导致实验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被动传授和被动接受现象,如此怎能谈得上倡导将实验中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教学目的。在这种管理认识下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变得十分困难。
我校实验中心各实验室之间多学科综合性和交叉性实验比重太少。绝大多数实验室仍然根据开设的课程设置实验内容,实验项目基本依托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性。且在现有实验教学中,主要以炎症性实验为主,学生按照制定好的实验指导书框架完成实验相关步骤,学生无法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目前我校实验室几乎只对本专业学生开放,基本满足实验教学大纲中学时的要求,但缺乏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环节,如机械学科和电气学科形成交叉的实验项目的开设,各实验室缺乏交流和协调。
2.解决对策
2.1更新实验室管理理念
实验室管理是综合主、客观因素而特定的管理系统,具有系统的属性和特征。传统意义上其内容包括:实验中的教学管理、科研型实验管理、实验室人员的相关管理、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的管理、实验经费的管理、实验信息的管理等。
在高校改革进程中,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办学质量,特别是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管理改革已经成为各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它的重要性已经等同于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工作跟高校改革齐头并进。实验室管理理念不能守旧,要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改革发展需要。培养高层次人才,我校必须从传统陈旧的实验室管理方式中走出来,敢于尝试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
2.2强化实验室规章制度建设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规章制度是关键,关系实验室教学质量的保障。我校要建立符合实验室自身发展的、合理的规章制度。实验室科学管理行为依据规章制度,保障实验室日常工作正常运行。
通过建立全面合理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可以有效避免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促使教学规范化运作。此外还应该对实验教学质量加强监控,及时反馈信息,定期通报实验教学情况,严格遵守规范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是实现实验室管理制度化、系统化的关键。
2.3强化实验教学科学管理,建立实验教学新体系
实验教学并不完全依托于理论教学,而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有效手段。过去传统单一的实验教学方法,学生不参与实验设计环节,只是跟着老师完成实验操作步骤。这个过程中显然把老师当成实验主体,学生即使完成实验,也很难激发创造力,达不到教学目的。再有实验都是在规定时间的课堂上完成的,时间非常有限,实验指导书由老师编写提供,学生无法获取可供参考的资料。学生缺乏独立完成实验的机会,往往都是两人一组,甚至多人一组,丧失独立思考的机会。
传统实验教学中长期存在各种弊端,应当引起学校领导层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充分意识到实验教学环节在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其次坚定不移地深化实验教学体制改革的信心,当务之急是重点推出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试图改变实验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从属地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属于两条腿走路,这样才能有效推进教学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实验教学在学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2.4强化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實现实验室管理人员专业化的首要任务。在学校实验室管理过程中,主要依靠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管理。他们的业务水平、学历高低、管理能力大小及工作态度和积极性等都跟实验室管理水平息息相关。目前实验室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主要是专业实验人员数量不足和业务水平不高。充分分析各种原因,解决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2.4.1不断对现有实验人员进行培训。新形势下实验仪器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作为实验室日常管理主体的实验管理和技术人员必须时刻对自身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和储备。他们的知识水平直接关系实验室建设质量和水平,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实验人员队伍的培训,并且进行考核。只有不断充实提高,实验人员在胜任本职工作的同时才能创新实验室建设工作。
2.4.2积极鼓励、引导一部分教师参与实验室教学、管理和科研。以政策为导向,吸引一部分具有高学历和高技术能力的教师加入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中。需要学校针对实验室建设制定出有利于调动教师参与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积极性的政策。如待遇、工资、福利和奖励等各项制度,在实验室建设初期可适当倾斜,有利于在短期内充实实验室师资队伍。
3.结语
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的构建是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措施,它是基于先进的管理理念、健全规章制度、全新教学体系和强大师资队伍的前提下实现的,因此必须逐一克服目前学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邹爱英,刘华.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26):34-35.
[2]姚英彪.浅析高等学校开放实验室的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0(7):172-174.
[3]左苏霞.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