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培养
2015-09-10范小珠
范小珠
摘 要: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自我认识”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要从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及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自我认识能力 培养方式
“认识自己!”——这是铭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殿上闻名遐迩的箴言。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们喜欢以此规劝世人,可见认识自己是何等重要。人总在不断地试图认识自己,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总渴望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要求更迫切[1]。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在现代教育改革和青少年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自我认识对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及促进自己和教育的双重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青少年只有学会客观地、全面地进行自我认识,才能真正实现从“自然人”打造成“社会人”的目标。
一、自我认识的界定
所谓自我认识是指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是自我意识的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包括自我感知、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3]。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只有先理解什么是“自我认识”,才能在对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培养中有的放矢。
二、初中生自我认识的现状
初中生对于自己、他人、事物的评价能力相比小学生时较全面和客观,但由于初中生知识、生活经验及情绪的不稳定等问题,容易做出不全面甚至错误的认识与评价。当然,我们应该看到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和心理尚未发育成熟,知识经验不丰富,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中,通过多种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他人和事物的能力。
三、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渗透对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培养
加强学生自我认识的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认识问题的深刻性,是自我教育的奠基工程[4]。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自我认识培养的主阵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1.开展好“认识自我”主题教育
在“认识自我”的主题教育中,围绕“感受青春、调控情绪、客观评价”三个核心内容展开。(1)初中阶段,学生开始从儿童向成年过渡,跨入青春的大门,身心与心理都经历一系列微妙的变化,“感受青春”的主题教育,符合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的课程设置,让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身体与心理发育的基本规律,学会正确处理青春期出现的身体与心理问题,增强自我认识的能力;(2)情绪是指人对认识内容的特殊态度,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有复杂多样的表现。情绪犹如一把“双刃剑”,不同的情绪会对人的言行举止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所以“调控情绪”主题教育,目的是在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青春期学生的情绪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与学生展开交流,探讨自己的情绪经历,从而进一步培养认识自我的能力;(3)人们在自我评价时,总会带些主观色彩,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在自我评价时,更容易受自身知识、生活经验及情绪的影响,所以“客观评价”主题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与评价自己,树立比较清晰的自我形象。在“客观评价”主题教育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关系。尽管他人评价对自我认识的形成有重要意义,但若过于依赖他人评价而不能形成独立的自我评价,就会使自我的认识偏差,甚至形成一味迎合他人评价的消极性格[5]。
2.充分利用经典故事进行“自我认识”教育
直接、简单的知识讲解与灌输,往往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进而产生厌恶情绪,效果自然不佳,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我认识”教育时,不妨引用经典故事,以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①在讲解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长处与短处时,可以引用“长颈鹿与羊的争论”(长颈鹿:我的个子高,能够吃到树上的叶子,你可吃不到;羊:我能穿过门洞,吃到栏杆外的草,你却吃不到。);②在讲解我们应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和自己时可以引用三国时期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③在讲解认识自我的途径,要善于通过他人认识自己时,可以引用《旧唐书·魏征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镜矣!”
3.利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可以引用一些典型案例,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案例可以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学生之外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而是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的能力。
4.通过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让学生熟悉基本的认识自我的途径
古语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是具体的食物,“渔”是教人家怎么捕鱼,“鱼”象征一个具体知识,“渔”象征一种具体的能力,这一古语生动地说明了“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五课《自我新期待》,向学生讲解认识自我的三个基本途径:①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让学生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②通过他人了解自己。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③通过集体了解自己,集体对一个的评价往往更全面、更客观。
5.运用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一个故事、一段話语,看似平凡简单,却能点燃许多人心中的激情。“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面旗帜。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树立榜样,或让学生为自己选择一个学习榜样,培养“见贤思齐”的习惯,逐渐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不断创新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方法与措施,使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过去与现在,对自己的未来有美好的向往,适度地调整自己的动机,从而增强对环境的适应性,以适应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沃建中.怎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J].北京: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编辑部,1999,(21).
[2][3]闫红梅.引导初中生认识自我[J].吉林:才智,2012,(15):237
[4]康承满.浅谈初中生自我认识的培养[J].吉林: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1996,(6):39.
[5]吴又存,董丽.认识自我——思想品德课主题教育札记二[J].陕西师范大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