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文本“课眼” 优化文本对话

2015-09-10宗华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6期
关键词:设置文本课文

宗华

打造高效的课堂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高效课堂的重要标志是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学生能够与文本进行有深度与广度的对话,从而实现各项语文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如果缺乏一个“聚焦点”,学生的文本对话是零散的、没有系统性的,这自然与“高效”背道而驰。而“课眼”则能够有效地把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进行“聚焦”,对于学生高效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有很强帮助作用。所谓“课眼”,就是指一篇文本中最能体现文本内涵、最能呈现文本意境、最能彰显文本情感的字、词、句,在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巧设“课眼”能够促使学生顺畅地切入文本,能让他们循着“课眼”深入文本、理解文本,从而实现文本对话的高效化,可以说巧设“课眼”是优化文本对话的金钥匙。

一、设置“标题课眼”,解读文本内涵

所谓“标题课眼”就是指从一篇课文标题中最为关键的字词入手设置的“课眼”,“标题课眼”对整篇课文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总结性与概括性。在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标题要设置“标题课眼”,通过“标题课眼”的设置来预设教学流程,引导学生以“标题课眼”为切入点对文本进行激情猜疑、释疑细读,在这个过程中感知文本的大致内容,进而探究课文标题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对文本内涵的深入解读。

例如,《变色龙》(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这一篇课文是紧扣一个“变”字展开小说情节的,因此,可以从题目中的“变”字来设置“标题课眼”。通过“标题课眼”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讨论奥楚蔑洛夫处理这件案子时发生了几次变化,让他们在小组内通过列表的方式体现出这一种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标题课眼”来引导学生深挖主人公“不变”的本性是趋炎附势,媚上欺下。这样,学生在“标题课眼”的引导下,对文本的阅读能够做到重点突出,不蔓不枝,从而对文本的内涵进行有效解读,从而实现文本阅读的高效化。

二、设置“线索课眼”,厘清文本脉络

所谓“线索课眼”,就是指从一篇课文的线索出发所设置的“课眼”,是一篇课文的结构体现与布局外显形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设置“线索课眼”引导学生厘清文本的脉络,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从“线索课眼”入手,在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把握文本的基本结构与推进方式。

例如,《背影》(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这一篇课文,朱自清是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展开描写的。教学中,可以设置“在这一篇课文中一共写了几次‘父亲的背影’、作者每次看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这一“课眼”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这一篇课文的基本结构进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本所体现的思想和内涵;还能迅速把学生引入到文章深处,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以及学生的各种思维活动不断地有序、高效地进行。从而能够对文本进行层次性的解读。

三、设置“细节课眼”,理解文本情感

所谓“细节课眼”,就是根据一篇课文的细节之处设置的“课眼”,是文本中最为精彩的“血肉”,也是文本深邃主旨的体现。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的细节设置课眼,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文本对话的过程中理解文本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巴山夜雨涨秋池”这一诗句,从表面上分析,仅仅是起到即景点题的作用,但细细品味却不难发现,这一句诗句把诗人归期未有期的沉痛情绪活化了。特别是其中的“涨”字,写出了诗人“满池”的伤感。教学时,引导学生对“涨”字进行对比赏析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涨”字的传神。比如将“涨”字替换成“满”字。学生通过对比赏析就可以发现,如果换成“满”字,这一句诗句就是仅仅写景了,而用“涨”字能够把作者此时的相思之情与悲痛之情进行渲染。独在他乡的李商隐,是秋天,又是深夜,又是夜雨,本来就很伤感了,再加上秋水“涨秋池”,就有效地烘托出了秋池里不仅涨的是秋水,涨的更是作者的相思与痛楚。

可见,引导初中生对古诗中的一些传神之语进行对比赏析,就能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古诗语言的精妙,感受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心。在这个过程中,势必能够促进初中生语感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文的标题、线索、细节等方面入手设置“课眼”,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对话,在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把握文本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作者单位:苏州市张家港市合兴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设置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