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韬武略终不用,仰天长叹徒奈何

2015-09-10欧阳海燕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6期
关键词:赵王廉颇辛弃疾

欧阳海燕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第6课,选了被明代杨慎推崇为“辛词第一”(《词品》)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虽然用典甚多,但并未影响到人们对它思想情感的理解,因为典故中所涉及到的几个英雄人物,所处的时代和政治环境都与辛弃疾的境况极为相似。按理说,词作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甚为清楚,没有异议,可不知为什么,教材对该词最后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注释,只讲出了此典一半的内容。结果在有意无意之间,就把辛弃疾此词的思想情感给改变了。

先看课文注释:

教材第39页,注释1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靠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即身体还强壮吗)?这是作者以廉颇自比。《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廉颇被免职后,到了魏国。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想再起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状况。“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按照课文下注释所给出的内容去理解,那就应该是:辛弃疾此时如廉颇一样,“满怀希望”地等待宋宁宗赵扩起复委任他,就如同当年的廉颇等着赵悼襄王起复委任一样。

辛弃疾此时的心境真的如课文所理解的那样——满怀希望等待被起复任用吗?我们先看一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遂奔魏之大梁……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看司马迁这段文字,可理解为:赵王先逼得廉颇远走魏国,后来因为多次被秦打败,才又想起良将廉颇而思用之,但最终却还是没有起复委用。从文中看起来,好像是因为奸臣郭开的离间,但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赵悼襄王自己——他从内心深处就并不想起用廉颇的,不然别人何能离间之!廉颇并不知道赵王听信了奸臣之言而已决心不用他了这个结果,还在那里苦苦等待赵王任用。

辛弃疾读历史,自然是知道赵王不用廉颇的,他用这个典故,很显然应该是绝望地感叹自己如廉颇一样“不被用”,而不是“满怀希望等着被任用”吧!我们再看看作者写作时的各种情形:

辛弃疾此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春初,此时作者已经是66岁高龄,两年后的1207年10月,作者就带着满心遗憾溘然长逝了。作者在创作此词时,当然不会掐算到两年后自己会离开人世,但“人生七十古来稀”,虽然有廉颇老当益壮的前例激励着己,但自己的身体状况如何,他比别人更清楚。此时虽被起用为“知府”,但宁宗会让他这个年近古稀的人去杀敌立功吗?辛弃疾一身文韬武略,“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的英勇善战,又不是今天才被人知晓的!所以要说辛弃疾以此高龄,还满怀皇帝任用自己的希望,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再说说皇帝吧,此时的宁宗皇帝赵扩和前一任的光宗赵敦,虽没有南宋第一任皇帝高宗赵构那种“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的担忧,但偏安一隅至此已有近八十年。不但皇帝早已习惯了这种安逸享乐的生活,就是一般的大臣与百姓,对已经过去了的几十年的“靖康之耻”,大多早已忘却殆尽了。虽然朝廷时有“收复”之议,“北伐”之举,但多是装装样子,安抚安抚那一批主战的爱国文武而已;更有一批文武大臣,把“北伐”作为打击政敌的手段。即使辛弃疾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他早过知命之年,在官场上也是几起几落,经历了四朝皇帝,这些帝王的所作所为,辛弃疾早已看够,此时岂有不知之理!所以说辛弃疾此时对“北伐中原,收复失地”还抱有什么希望的话,那也是无论如何都是有些说不过的。

最后我们再看看当时的背景。光宗昭熙五年(1194年),赵扩立为太子,不久光宗“禅位”宁宗——实际上是权臣赵汝愚、赵彦逾等人串通外戚韩侂胄,在高宗吴皇后支持下发动的一场宫廷政变。韩侂胄把持大权之后,为了巩固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于是顺应当时“主战”的呼声,准备“北伐”。但他知道自己水平有限,能力不足,为了政治需要,就起复了一批坚决主张抗金北伐,收复中原的文臣武将。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便得以于作此词前一年(1204)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第二年春初,受命知镇江府,出镇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辛弃疾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赵家皇帝并不信任北方投诚过来的他,韩侂胄自然也容不下政治和军事才能远胜于自己的辛弃疾,只不过是利用他们这些主战派元老的招牌而已,辛弃疾是清楚而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的。

在此背景下,作者写作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最后一句,直是作者在看透了这一切的徒唤奈何的绝望长叹!

课本下的注释,特别是那句“作者以廉颇自比”,看似根据施蛰存《<永遇乐>赏析》“辛稼轩以廉颇比喻自己”和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自喻廉颇”而来,其实不是一回事儿,施唐二人都把“赵王最终不用廉颇”的意思表达出来了,而并非如注释那样只说前半段“廉颇希望赵王任用”。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说得更清楚,“末二句,有廉颇思复用于赵之志,无奈朝廷亦无复用己之心,固以廉颇自比,而言外叹其不如也。”另外,马群在鉴赏此词时,也说得很清楚,“他曾向朝廷建议,应当把用兵大计委托给元老重臣,隐然以此自任,准备以垂暮之年,挑起这付重担,然而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于是他就发出了‘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感叹。”

事实上,不久后辛弃疾的遭遇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作此词不久,他就第三次被罢官了。当他从镇江返回江西瓢泉,归舟停泊江西余干时,他写下一首诗体词抒发自己悲愤苍凉的心境:

江头日日打头风,憔悴归来邴曼容。郑贾正应求死鼠,叶公岂是好真龙。孰居无事陪犀首,未办求封遇万松。却笑千年曹孟德,梦中相对也龙钟。(《瑞鹧鸪·乙丑奉祠归,舟次余干赋》)

一句“郑贾正应求死鼠,叶公岂是好真龙”,淋漓尽致地道出了辛弃疾此时的绝望心境!

所以,课文注释应该把这个典故的内容完全写出,这样才能充分表达出辛弃疾“叹其不如(颇)”的绝望之情,也才不至于引起误解。

(作者单位:江门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赵王廉颇辛弃疾
掬一捧光阴,握一份当下
赵王骨折
赵王骨折
忠诚老将廉颇晚年“背叛”赵国
辛弃疾的抗金岁月
《将相和》缩写
负荆请罪
辛弃疾作词限酒
文武双全的辛弃疾
真实廉颇:胆小懦弱并非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