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介入,透析文本语言内涵
2015-09-10徐相斌
徐相斌
文本阅读形式多样,语言透析更是奥妙无穷。怎样有效地透析文本语言的内涵指向?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情感适时介入,从而破除因时间和空间所造成的感情、思想鸿沟,更好地领悟作者笔下语言的真意。
一、利用音乐体验情感
音乐是最能表达内心感情的媒介之一,能使人与之产生共鸣,解其真意。所以,在涉及到语言情感方面教学的时候,教师可利用音乐来教学。尤其是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更不能忽视音乐这一“感情传递员”的作用。或以与文本感情基调相同的音乐进行导入,或将音乐作为朗读背景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学生感情蓄积的杀手锏,有感情作为指导,学生更容易攻破诗歌语言关。
如《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感情丰富、细腻,反映了作者及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对周恩来总理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现在的初中生很难理解诗中对周总理强烈特殊的感情。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塑造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总理形象,又如何在激发他们对总理怀念、崇敬之情的同时,去教化他们,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这首抒情诗所表现出的感情基调是哀婉、悲伤、沉重的,教师可以找一些与这样的感情基调相一致的音乐,利用音乐导入课文。例如,教师可先播放《英雄的黎明》这首带有革命性质的背景音乐,引导学生倾听音乐、蓄积情感,又予学生以感情的导向。换句话说,音乐是感情的积淀,也是感情由弱到强的过渡。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这首音乐最终想向我们袒露什么?”
生:“听这首音乐,脑海中呈现一个画面,黑暗中,一个英雄的形象迈着坚定的步伐,带领人们走向黎明。”学生迸发出丰富的情感,从音乐中体悟到英雄的形象。这时,教师再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这位人民的公仆、世界的英雄——我们的周总理。”
对音乐的欣赏使同学们获得了情感蓄积,为更好地学习该诗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创设情境蓄情解意
心理学一般认为,人的情感总是通过一定的情境孕育而出的。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据文本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利用情境对感情的触发效应,让学生由境入情,由情晓理。
如散文《柳叶儿》,作者通过柳叶儿写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感情,但生活在今天的初中生对此根本无法想象,很难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时,教者可用多媒体展示那个饥荒年代的纪录片创设情境:1960年至1962年,中国经历了非常严重的大饥荒,到处是饥饿的人们,骨瘦如柴的身体,渴望食物的眼神;还有饿死街头的孩子、老人;没有吃的,人们到荒郊野外去寻找野菜,把树皮一点一点剥下来放在盘子里……画面配合深沉的讲述,同学们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自然被这些真实的场景打动。这使得学生蓄积情感,为对该文“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理解奠定感情基础,从而破解该散文教学的难点。
三、结合情思透析内涵
语言文字是承载作者内心所有感情和思想的媒介,尤其是诗歌,每一句、每一言都是极为谨慎和精练的。对于诗歌的理解,我们首先是从宏观的角度着眼,粗略地了解该诗的情感走向和感情大意,然后再从大处过渡到小处,对诗中的字句做具体的分析。最后才能上升到诵读,因为诵读是针对字句的,每一字的轻重拿捏,每一句的急促缓和都需要学生把握。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情思分析语言,介入情感再诵读全文。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通过分析,学生已经基本了解它的情思走向:送别诗,边塞送别,依依惜别。但这种肤浅的套路式的理解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结合情思朗读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特级教师黄厚江在处理时,故意用一种低沉哀婉的声调朗读前四句,似乎是营造了一种送别前的清冷悲凉的氛围。然后让学生评价这样朗读如何,学生觉得不能这样读,诗人生活在盛唐,当时的男儿都主动要求到边塞建功立业,应该要读出一种大气、豪气,也就是朗读本诗时要读出感伤中有豪迈。再让学生找其它体现豪迈的词句,学生很快找到了“红旗”句,最后在师生富含强烈感情的诵读中领悟了诗歌内涵,把课堂推向高潮。
情感是挖掘学生潜能的催化剂,感情充分地介入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内涵,并抵达学生的心灵。但如何蕴藉学生的情感,这需要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同时,精编教学方法并辅以引导。介入、引导何时为适时、何量为适度,这需要教师的智慧预设和灵动生成,更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并加以总结。
(作者单位:海安县角斜镇角斜
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