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 “真情实感” 充盈在你的文章中
2015-09-10刘春山
刘春山
《高考作文分等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高一等(第一等)。“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恳挚。“感情真挚”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自然地表达内心对社会、人生、生活的真实感受,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病呻吟。“感情真挚”是在“感情真实”基础上的升华。
“真情”是生活中的永恒主题,饱含真情的文章人人爱读。古有字字句句皆血泪的《陈情表》、睹物思人更可悲的《项脊轩志》。今天,现代文学更是唱响了真情的主旋律。一篇《背影》让天下人铭记,父亲肥胖的身体爬栏杆的镜头不知让多少儿女潸然泪下。一篇《我与地坛》让天下人感怀,史铁生看透生死的心境令多少健全人为之抚掌嗟叹。这些文章为什么如此感人?怎样才能让文章饱含真情呢?
一、“真情”是文章的生命,请饱蘸真情于笔端
作家冰心说:“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此话毋庸置疑。假的终究是假的。就像每年6月7日这一天,尽管有许多考生故意制造了家庭惨剧,但并不能从阅卷老师手里赚取多少分数。只有选择“自己熟悉,有切身感受”的材料,才有可能写得既真实具体,又有真情实感。《背影》之所以动人,是因为那是作者亲眼目睹。《谁是最可爱的人》之所以激励人,因为那是作者通过采访获得的第一手材料。
巴金曾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用白描的手法直陈其事,娓娓叙说,无拘无束,朴素无华,但情感却奔涌其间。”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写作不过就是真实地、充分地、独特地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当我们心底的真情爆发了喷涌了,文章就如同汩汩的流水,挡也挡不住。《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心灵倾诉,他的悲伤、深挚的爱都流淌在这含泪滴血的文字中。全文没有雕琢的文字,不采用华丽的辞藻,只是回忆了与祖母、母亲、妻子有关的几个细节化的生活场景。但就是在这朴实无华的叙述之中却蕴藏巨大的情感力量,令读者与他一同伤感。这种寓深沉于平淡,注炽热于静穆,倾真情于笔端的做法,正是文章富有魅力、扣人心弦的功力所在。学生应当深入学习借鉴。
二、“真情实感”来自于体验,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是我们写作取之不竭的源泉。不管什么人写文章都离不开生活的沃土。英国作家康拉德说:“天下没有一个光明的地方或黑暗的角落不值得投以惊羡和同情的一瞥,哪怕是匆匆一瞥也罢。”学生应努力认识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可用的写作素材比比皆是,当你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时——家事、国事、天下事,俯拾皆是,件件可写;亲朋、邻居、老师,随处可见,人人可叙。年轻时的史铁生整天待在北京地坛公园里,但笔者认为史铁生如果没有刻意观察过,就不太可能写出这样精彩的句子——“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再如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师从福楼拜学习写小说。福楼拜让莫泊桑观察从门前经过的马车。莫泊桑说这有什么意思。福楼拜点拨:“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作家有一颗比常人敏感得多的心,其实就是因为作家有一双比常人敏感的眼睛。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欢声笑语,又有悲欢离合。正是这些平凡的小人小事,让人深深地领略生活的况味。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就越真实、越感动人。
让我们拥有感受爱的心灵,说自己身边真实的故事,写内心真实的想法,表现自己独一无二的内心世界,写出动人心弦的好作品。
三、“细节”蕴藏情感,要放大感人的细节
一滴水见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好的细节能让主人公的形象一下子丰满、立体起来。凡是中国初中毕业的学生,脑中都有这样几个挥之不去的画面。“我的老师”手中似落未落的教鞭;孔乙己的穷酸样;朱自清父亲以肥胖的身躯艰难地爬铁路栏杆。为什么学生学了那么多课文,就这几篇不会忘记呢?这就是细节的巨大作用。再如,写母爱的作文多得无法计算,但前几年江苏高考就有一篇写母爱的个性作文脱颖而出。文章描写了一位傻外婆,精神上有点问题,除了自己的女儿外,谁都不认识。有一次家里来客人了,在饭桌上,她竟然偷偷地抓了两把菜放到口袋里,客人目瞪口呆,家人不明就里。后来傻外婆急急将女儿拉到厨房,从口袋里掏出菜让女儿吃。请问,看到这样的行为,哪个阅卷教师的心灵不为之强烈震颤?学生在作文中最好也能放大一两个细节。
[实例感知]
泪光中的母爱
文/姚雅麗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认定母亲是不爱我的。小时候,因为寄养在外婆家里,外婆对我百般宠爱,所以潜意识里慈母的形象是我的外婆。
外婆去世后,我回到了母亲身边,母亲对我管束得很严,不像外婆,纵容我做任何事情,任凭我胡作非为,我很不习惯。母亲不允许我和村里的男孩子玩“冲关救国”游戏,不允许我晚上去邻村看大戏,不允许我到邻村的同学家玩。那时候,村里和我同龄的女孩子都是没读几天书,就休学回家帮着干活。母亲却一味地要我把书读好,当个女秀才。这让我感觉很压抑,我变得郁郁寡欢,又很敏感。心里觉得委屈时,也不向任何人说,只会在外婆越来越模糊的音容中流泪。我在想:母亲为什么不能像外婆那样的爱我呢?
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是远走高飞,越远越好!
我终于如愿以偿。初中毕业时,我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师范学校。我想:从此可以摆脱这种沉闷的生活了,我欢天喜地地奔赴新的环境。
说来很奇怪,我却是班上回家最频繁的学生。也不知为什么,一到周末,就忍不住地想回家。可是每次回到家里,都觉得很无聊,和母亲也没有什么话可说,可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奔走于学校与家之间。
每次我要返校时,母亲给我准备了各种带到学校的食物,叮咛了一番后,总是找个借口去忙别的事,从不送我走出家门,而给我提东西,张罗着送我到村口的总是我的嫂嫂。我心里想:母亲是不喜欢我回家的。有一次,忍不住向嫂嫂抱怨。嫂嫂说:妈妈不敢看你出门,她一看你出门就得流泪,又怕让你看到,担心你到了学校不安心。有好几次,我回去了,妈妈还坐在凳子上抹眼泪呢……
村里的大婶说,我的母亲一看到别人家嫁女儿,也跟着人家泪水涟涟的,村里人笑话她,说等到你女儿出嫁时,不知要哭成什么样子呢。母亲说看到别人嫁女儿,就想到自己唯一的女儿有一天也要嫁人,也要离开她的,就忍不住伤心了。这话辗转传到我的耳朵里,让我感觉鼻子酸酸的。
我出嫁的那一天,因为我的婚事父母并不满意,所以全家人都哭得很伤心。乡亲们说,还没有看到哪一户人家嫁女儿,家人哭得这么凶的,乡亲们陪着直掉眼泪。母亲哭得最为凄惨,仿佛我这一去,就要步入万丈深渊似的。她一直拉着我的手,死死地抓住,不放开,迎亲的队伍走了很长一段路,还看不到新郎新娘出来,回来催促了好几次,母亲才不得不放了我的手。我流着泪,走出家门。那时,我以为找到了自己可以依托终生的人,所以心里并不怎么难过,我很快擦干了眼泪,憧憬着美好的日子,却不曾去体会,母亲的心是怎样的牵挂和难以割舍。
结婚后的日子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浪漫甜蜜,我得學着承担许多责任,不禁留恋起在家里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随心所欲的日子,也在磕磕碰碰中消磨掉原先心中的一些盲目幻想。有一次,记不得什么原因,我和先生吵架了,我一怒之下,带了几件衣服,雇了摩托车跑回娘家。我一进家门,就哭得惊天动地,仿佛天塌下来似的。我刚进门,我先生随后就追来了,母亲一看到他,不问青红皂白,就一阵急雨似的拳头向他袭来,还边哭边骂:你怎样欺负我的女儿,你怎样欺负我的女儿!我已经停止了哭泣,母亲还在那边哭得声嘶力竭,纠缠不清地说着她怎样舍不得让我干一点重活,舍不得让我受一点委屈,舍不得骂我一声……
母亲是个很开朗乐观的人,我很少看到她流眼泪。我不知道,她为我流的眼泪里,包含着怎样沉重的爱。
母亲其实很爱我,像我的外婆一样爱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选自《东南早报》)
[评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泪光中的母爱》堪称以情动人的典范。文章开头并未直入主题,而是竭力为下文蓄势。母亲将她寄养在外婆家,要她当个女秀才,从不送她走出家门,这些看似违反“常理”的事情都使年少的作者在直觉中产生了这样的错觉——母亲不爱我。完成铺垫之后,作者笔锋一转,通过嫂嫂转述的一个细节——妈妈抹眼泪,正面切入对母爱的诉说。我认为本文最让人动容的并不是嫁女时的悲悲戚戚,奇峰在文末突起。一个柔弱的妇女,在不问青红皂白的情况下,就将一阵急雨似的拳头袭向女婿,这说明什么?冲动固然是有的,但我们看到更多的还是“自私”的母爱。如果说要为这篇文章配上一首主题曲的话,那么配阎维文的《母亲》是最恰当的: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