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塔里木大学与内地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的差异分析

2015-09-10马召伟张丽娟

考试周刊 2015年63期

马召伟 张丽娟

摘要: 本文统计了2008至2010三年塔里木大学贫困生资助的现状及特点,同时从政府资助、学校奖助项目、社会资助等方面与内地高校进行差异对比,并揭示产生以上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塔里木大学 内地高校 贫困生资助

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最终目的是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公平地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顺利完成学业。塔里木大学作为一所新疆南疆地区的兵团高校,受生源结构的影响,其少数民族和内地农村学生较多。因此,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全方位做好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不仅有利于维护高校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而且对促进新疆,特别是南疆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塔里木大学贫困生资助现状及特点

1.塔里木大学贫困生资助现状。近年来,塔里木大学建立了以“设立奖学金、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开展勤工助学、实施特殊困难补助、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资助体系。2008年至2010年,学校的贫困生资助状况见下表。

数据来源:学生处、校办、计财处。

2.塔里木大学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特点。由上表可以看出,近三年塔里木大学贫困生比例为35.6%,比全国高校平均水平(贫困生占20%~30%)高。学校对于贫困生的资助有如下特点:

(1)以国家财政支持为主体。虽然近年来学校已逐步形成集“奖、贷、助、补、免”为一体的多元化助学体系,但该体系主要还是以国家财政支持为主体。从上表可以看出2008年至2010年三年学校发放的贫困资助资金大多来自国家专项资金,如食品价格补助、国家奖、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贷款、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等。

(2)地方政府逐渐登上资助事务舞台。随着国家扶贫帮困计划的实施,让贫困学生有学上已经不单单是高校的事,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响应并参与该项工作,如国家2001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另外,从上表我们也发现塔里木大学助学贷款额度在2010年度锐减,经调查原因是各地学生在上大学前都可以在生源地办理助学贷款。

(3)以学校自筹经费为辅助。除了国家财政支持外,塔里木大学也在积极自筹经费完善贫困生资助渠道。在上表中,食品价格补助从2008、2009年的200余万降至2010年的40余万,根本原因是国家在2008、2009年划拨了专项经费,而2010年则是学校自主资助。另外,除了直接发给学生的伙食补贴外,每年学校还从事业收入中划拨一部分资金给食堂,作为稳定食品物价的补贴。在伙食补贴的基础上,学校还主动联系社会各界名人和校友,为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注入新的血液。

(4)社会资助逐步扩大。目前,塔里木大学的社会资助奖项主要有“王震将军优秀学生奖励基金”、“王新生博士奖学基金”和“新和丰奖学金”,且这三项目前已经开展三年,2011年又新增了“黎万钟教授奖学金”。而其他社会及企业奖学金如“泰坤”、“电信”等都只有一年,没有连续性,并且这类奖学金一般都对专业有所要求,不是面向全校学生。

(5)勤工助学还不完善。目前塔里木大学的勤工助学形式分为由学校提供岗位和学生自主寻找两种。有校方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主要为对教室的清洁工作,数目有限,很多学生都是自主在周边寻找勤工助学岗,主要为家教、饭店打工、农忙时节摘棉花、红枣、包装水果等。由于这项措施还不完善,因此该项数据统计有困难,故而在上表中没有涉及。

二、塔里木大学与内地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的差异

1.政府资助力度的差异。目前很多内地高校都设有省政府奖、助学金,而塔里木大学目前还没有相关奖项。以云南、甘肃、浙江、湖北和陕西、安徽为例,云南省政府设立了省政府励志奖学金(4000元元/人·年每年3500名)和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人·年每年1000名)[1];甘肃在2007年对6316人发放了地方政府励志奖学金(500元人·年)并给58635人发放地方政府助学金资助(500元人·年)[2];浙江省与2002年设立“省政府奖学金”并在2005年设立“省政府助学奖学金”[3],在2006年这两项的资助额度分别是2500元/人·年和1500元/人·年[4];湖北省政府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2000元[5];自2004年陕西省教育厅、省财政厅颁布《陕西省普通高校扶困助学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后,地方财政每年至少安排1000万元对经济困难的省属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每人每年资助1500-2000元[6];安徽省在2007-2008年度财政出资10324.8万用于资助贫困生[7]。

2.高校奖学金项目、金额的差异。以和塔里木大学对口援建的华中农业大学为例,塔里木大学目前学校奖学金仅有一项,用于奖励全日制在校生中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大一下学期开始每学期依据上学期总和测评分数评审一次,奖励标准每人每学期500-200元不等,而华中农业大学则设有优秀学生奖学金(用于奖励全日制本科生(二年级及以上)中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每学年评审一次,奖励标准从每人每年6000-500元不等)、校长特别奖(用于奖励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优秀全日制普通本科新生,受奖励者可免除四年或一年学费)、特困生自强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自立自强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全日制本科生,每学年评审一次,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元)[8]。

3.社会资助力度的差异。此处还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进行比较,该校的社会资助奖项包括企业奖学金和知名专家、教授设立的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在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全日制本科生,按照具体评审办法进行评审奖励。包括孟山都奖学金、金光集团黄奕聪奖学金、先正达奖学金、北美校友会“蓝天奖学金”、启发奖学金、傅廷栋院士奖学金等40多项。塔里木大学目前仅有王新生博士奖学金、移动奖学金、王震奖学金、新和丰奖学金4项[8]。

4.勤工俭学岗位的差异。目前内地很多高校都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全年给学校不同、部门劳动取得合法报酬,如华中农业大学勤工助学岗位分固定岗位(大学生文明执勤队、楼栋管理委员会、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及学生助研、助教、助管等岗位)和临时岗位;合肥工业大学[9]、大连海洋学院[10]、陕西师范大学[11]等都有保洁员、图书馆、学生处、团委协助员等,还设立学生自主经营的超市、IP话吧、洗衣房等,其勤工助学中心积极和校外单位洽谈为学生提供家教、销售员等。目前塔里木大学的全年固定岗仅仅局限于保洁员和图书管理员,且校外岗位基本由学生自主寻找。

三、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

1.地方财政收入不均衡。塔里木大学是一所兵团高校,由中央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而兵团各团场基本都处于沙漠边缘、边境线等艰苦地区,其生产总值主要以农业为主,2008年为223.3亿,2009年610.69亿,2010年突破770亿,而甘肃省第一季度就实现生产总值586.55亿,云南省在2009年上半年生产总值为2510.75亿,而处于中部和沿海地区的省份GDP将更高。如2009年,浙江省生产总值达到22832亿。因此,地方财政收入的不均衡直接导致教育经费的投入不均衡。

2.事业性收费不同高校资助现状不同。在国发[2007]13号文件中,国家明确规定了各个学校要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助学[12],由于塔里木大学基本处于全国本科院校中低学费群体,很多内地学生都因为这一点选择该校,而受生源结构的影响,学校少数民族比例大,由于经济的发达程度不高,少数民族学生一般都家庭偏远、兄弟姊妹多、相对贫困,很多都交不起学费。另外,由于塔里木大学处于南疆腹地,物价高,办学成本高,这两点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都直接导致学校划拨的用于助学的事业性收费被削减。

3.社会及地理环境不同。由于塔里木大学的前身是一所以农、牧为主的农业院校,虽然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但其毕业生基本都在南疆各地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为大学生设立专项奖学金的人较少。其次,由于塔里木大学地处原农一师九团团部,2004年才挂牌成为兵团师市的阿拉尔市,城市化进程不高,其工业、第三产业较不发达,2003年成立工业园区到现在只有38家企业落户[13]。其次,由于周边团场大量人员流入市区,导致工业无勤工助学岗,而第三产业岗位有限,学校无法将校外勤工助学工作系统化,只有依靠学生自主寻找岗位,或者在丰收季节寻找大量水果包装等岗位。

综上所述,要更好地实现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塔里木大学要从拓宽高校经费投入新渠道、探索勤工助学体系新举措、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将授人以鱼转化为授人以渔,使大学生在接受政府、学校和社会资助的同时,自觉树立面对困难的自信和吃苦耐劳的信念,通过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岗位实践等方式增加经济收入,锻炼和增长个人才干。

参考文献:

[1]http://www.jsjyj.com/newsInfo.aspx?pkId=13399.

[2]李勇.西部地区地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优化与重构——甘肃省属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调研报告[J].河西学院学报,2009,6(25):116-120.

[3]程浩萍.倡导“渔”之理念拓展高校贫困生助学新模式——基于浙江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5):122-124.

[4]http://www.zstu.edu.cn/news/Detail/?id=9060.

[5]http://www.xfu.edu.cn/sonweb/db/gongzdt/news20091214.htm.

[6]http://www.xszz.cee.edu.cn/show_news.jsp?id=1398.

[7]钟颖.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研究——基于安徽师范大学贫困生资助情况的调查[J].宜宾学院学报,2010,5(10):111-115.

[8]http://xgc.hzau.edu.cn/view.php?tid=421&cid=6.

[9]http://www.chsi.com.cn/gjzxdk/news/200609/20060907/583549.html.

[10]http://xsc.dlfu.edu.cn/s/24/t/431/0e/59/info3673.htm.

[11]http://fec.snnu.edu.cn/View/A7860_181.htm.

[12]http://www.shanxigov.cn/n16/n8319541/n8319612/n8321663 /n8322674/n8336227/n8339559/8687147.html.

[13]http://www.tianshannet.com.cn/news/content/2010-09/17/content_52500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