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主体作用,提高中学政治教学效率

2015-09-10郭静瑜

考试周刊 2015年63期
关键词:中学政治主体地位课堂教学

郭静瑜

摘 要: 新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作者和其他一线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次教育改革潮流之中。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更新教学观念,更新传授知识方法,转变师生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关键词: 中学政治 课堂教学 转变思想 主体地位

教育改革已经实施多年,改革时期,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想法与体会。相信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做了积极探索,或多或少会对自己的教学做一些调整与改革。现谈谈改革之后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一起分享。

一、转变思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接受,但在具体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时间久了,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与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很难适应。因此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思想,并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追求和谐课堂,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1.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性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实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仍然在唱主角,尽情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往往充满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造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放手让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例如:在初三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班里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地联系初二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真正体会到主人翁的乐趣。

2.通过小组协作,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学生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学生共享研究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三、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以前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不够信任,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因此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得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1.教会学生“看”书。

基于政治学科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哪些内容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教会学生提问。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学生在政治学习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书本上的材料、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作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很好地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能力。

3.教会学生答题。

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形式出现。纵观近几年政治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至于失分过多。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李广艺.提高中学政治课堂效率之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7:80.

[2]张有华.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之我见[J].中学政史地,2013,4:96.

[3]杨新林.探究中学政治教学的方法[J].学苑教育,2014,12:72.

猜你喜欢

中学政治主体地位课堂教学
浅谈中学政治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巧用时政热点让课堂“活”起来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