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手改联出新意

2015-09-10胡礼湘

课外语文·中 2015年6期
关键词:更夫解缙雅士

胡礼湘

一、添字

解缙有一个朋友,他喜欢和解缙开玩笑。一天,他得知解缙要到他家做客,故意在门口贴上一副对联:“闲人免进,盗者休来。”解缙一看便知这个朋友又要为难他了。他略一思考,就在上下联后面各添三个字,使对联变成:“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休来道者来。”朋友见了,不禁连声叹服。解缙巧用两个谐音字,既改变了原意,又平添了情趣。

康有为过50岁生日时,各界人士送来很多寿联,其中有这样一副:“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上下联尾字各是“有”和“为”,恰是康有为的名字。这显然是引用“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礼记·中庸》)和“老而不死是为贼”(《论语·宪问》),攻击康有为是“妖孽”,是“贼”。众弟子见了愤恨不平,梁启超急忙提笔,在上下联后面各添两个字,使其成为:“国之将亡必有忠烈,老而不死是为人瑞。”众人观之,无不称妙。

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学教授,喜逢60岁大寿。为表达尊师之意,他的学生们特地赠送了一副对联:“诗书满架,桃李盈门。”然而,就在学生们热烈欢庆之际,这位教授却因心肌梗塞突发而去世了。正当大家悲痛不已的时候,只见一位学生挥笔疾书,在原对联的上下联后面各添三个字,使其成为:“诗书满架悲空座,桃李盈门哭吾师。”转瞬之间,寿联改成挽联,联意发生突变,十分巧妙地表达了莘莘学子的悲痛之情。

二、减字

有一个更夫,除打更之外,还负责开启城里为了防盗而设立的闸门。除夕那天,衙役送来一副对联,吩咐他贴到闸门上。这个一字不识的更夫,将上下联位置贴反了:“盛世无须掩闸门,太平不用敲更鼓。”初一早上,一位雅士路过此门,向更夫指出这个错误,更夫央求他重写一副贴上,免得衙役责怪。雅士觉得重写比较麻烦,便叫更夫将上下联末尾一个字刻去。这样一来,上联仄声结尾,下联平声收束,倒成一副妙联:“盛世无须掩闸,太平不用敲更。”人们看了,无不佩服雅士高明。

有一个地主,财大气粗,仗势欺人,实在为富不仁。这年春节,他觉得自家银子还不够多,运气还不够好,就在庭院大门上贴出一副醒目的对联:“发财户金银尽是,积善家福寿无穷。”乡邻们平日就痛恨这个地主,看到这副对联后更是感到愤懑。为了发泄大家心中的不平,同村一个秀才拿来一把小刀,将上下联末尾一个字刻去,使之变成:“发财户金银尽,积善家福寿无。”这样一改,不改变上下联的平仄声,还使联意变得恰恰相反。地主气愤不已,乡邻们拍手称快。

鄂西山区有一户姓卓的人家,大儿子娶媳妇,请一位乡间老学究写婚联。或许是招待不周,或许是忙中出错,这位老学究竟写下一副丧气的对联:“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露秋霜百年愁。”此联贴出之后,乡亲们看了无不摇头,但这时鼓乐齐鸣,新娘花轿已到,要换对联也来不及了。新娘款步下轿,猛见此联,好生烦恼。只见她急中生智,走到门边,将上下联两个尾字撕去,使之变成:“流水夕阳千古,春露秋霜百年。”如此改动,联意顿佳,丧联变成婚联,众人为之叫好。

三、换字

明代名人杨继盛,因抗御强暴、反对权奸严嵩而惨遭严嵩杀害。他在临刑前写有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此联言简意赅,自成名联。1916年9月的一天,李大钊的一位朋友请他题写一副对联,李大钊想起杨继盛这副名联,于是奋笔疾书,写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十个大字,与朋友共勉。朋友观之,赞不绝口。李大钊所改的对联,只是将原对联下联中的“辣”字换成“妙”字,“辣”、“妙”虽是一字之差,却将他本人的为人谨慎和作文严谨的特点,全都表现出来了。这同样不失为一副富有新意的名联。

黄桥大战后,陈毅将军率军开进盐城蒋营镇。地方绅士公议,在河东空旷地面上搭好戏台,约请戏班子演出,并恭请陈毅将军看戏。陈毅将军赴约就座,看见戏台两旁悬挂着一副对联:“乘风破彼千层浪,抗日凭公一片心。”(横批是“欢迎陈军长”)经打听,此联是当地老秀才马如融特意撰写的。陈毅将军觉得过分赞誉,愧不敢当,便要求让他在原联上改动几个字。第二天,戏台两旁换了一副新联:“乘风敢破千层浪,抗日全凭一片心。”(横幅改为“军民同乐”)地方绅士、四乡群众交口称誉,都说陈毅将军的对联改得好。

猜你喜欢

更夫解缙雅士
古代为什么要打更?
神童解缙
高蹈独立 林下风雅 人物画中的逸人雅士
神童解缙
解缙化险
军旅雅士
解缙化险
——旧诗新作
闲话旧时打更声
闲话旧时打更声
进击的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