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效率

2015-09-10孙睿彬

考试周刊 2015年63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教学方法信息技术

孙睿彬

摘 要: 用信息技术改造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是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受到冲击,高速发展的时代呼唤新型的作文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给枯燥无味的作文课堂注入新的生命,用好信息技术,做好作文前素材搜集,增加阅读量,为写作打好基础;用好信息技术,模仿学习写作文,降低写作难度;用好信息技术,再现生活情景,可以提高作文评改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作文教学 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用信息技术改造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是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只有当学生热爱生活,融入生活,懂得观察生活,作文才会有内容,才会生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受到冲击,高速发展的时代呼唤新型的作文教学模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技术,扩展语文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给枯燥无味的作文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它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品尝学习成功的乐趣。

一、用好信息技术,做好作文前素材搜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怕写作文,总觉得作文无话可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材料,让学生学会找米下锅。但一个人的材料再多也没有集体的材料多,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开阔视野,共享材料,从而使每个人都拥有更多的作文素材。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延伸功能,它可以使作文课堂教学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大大增强教学的功能和人体器官的功能,大大提高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世界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还能提供替代的经验,实现具体与抽象、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在大量的资料面前,学生必然有话可说,甚至不说不行。

二、用好信息技术,增加阅读量,为写作打好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学习语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自外而内的表达,是运用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以学习语言为基础,必须通过阅读的内化吸收完成。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传统教法中的“读”,主要有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朗读等形式,对于死板的文字,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对教材中一些叙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及抒情味较浓的散文,如果采用与教材配套发行的课文朗读录音,其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播音员的语音平稳和谐,娓娓动听;主持人的语气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令人赏心悦目。然而,每个人的才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教师既有播音员的声音又有主持人的语气,而在教学中运用录音媒体便能扬长避短。学生对于自己没有或很少听到过的专家、名人的朗读录音怀有极浓厚的兴趣,注意力会更集中。可以使学生正确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声调,提高阅读兴趣,扩宽阅读面。互联网是一个无边无际的世界,它里面的资料包罗万象内容丰富极了,你需要的资料只要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字,不需几秒功夫,许许多多相关或者相近的资料就会展示在你的面前,让你挑选。那色彩鲜艳的图画、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内容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唤起他们学习的潜在意识,激发他们的兴趣、情感。这改变了学生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的状况,使学生逐渐由消极的接受者转变成积极的知识探索者和主动的能力构建者,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果显著。例如,在写作文《我的家乡》时,学生通过上网查找,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文化、物产、民俗等相关知识,变得有话可说,再加上自己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就能写出好的作文。学生上网查找作文资料的做法,拓宽了写作思路,激发了写作热情,解决了小学生作文最头痛的事就是写不出来、写不下去的问题。避免了无病呻吟,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开拓了一条路子。

三、用好信息技术,模仿学习写作文,降低写作难度

亚里士多德说:“人从儿童时代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他们因模仿而获得最初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心理学家把参与活动的能力,按性质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人们要掌握前人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前人总结出来的活动方式,这就需要模仿和再造能力。模仿和再造是创造的基础,模仿中孕育创造的基因,创造中有模仿的因素。小学生作文也不例外,模仿不仅普遍,而且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小学语文学科从本质上讲,就是一门模仿学科。小学语文教材就是一整套儿童模仿写作的教材。我们把课文称为“范文”,就是要让学生模仿课文写作。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全篇作文,难免产生畏难情绪,选择与作文要求相应的课文片断作为仿写范文,还可以根据作文要求,选择合适的范文用多媒体呈现出来,减缓作文坡度。学生读有范文,写有范例,作文时有章可循,降低了作文训练的难度。当学生学会基本的作文方法后,再从模仿到创新,完成学习写作的全过程。

四、运用信息技术,再现生活情景

由于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因此很多小学生虽然置身现实生活中,但对现实生活里的人、事、景和物缺乏细致观察,难以发现其间内在的联系和发展关系,以致出现作文内容重点不突出、条理混乱,不能清楚地写出所见、所闻、所感。因此,教师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多媒体课件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多媒体可将文字、声音、图像直观形象地再现出来,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把图中的事物作从小到大、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从表面到本质地处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反复观察,从而使学生的观察逐步做到有序而细致。如指导学生写“可爱的小动物”时,先在电脑上显示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再用“闪烁”的方法,按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向学生显示,并充分利用特写镜头、慢镜头、定格、重播等功能指导学生观察,把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有机地统一起来。这一再现过程,使学生观察有序而细致,因而他们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由于再现场景,使观察的对象比较集中,观察的时间比较充裕,学生有充分的感知过程,还可以在再现的场景中自选画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事物,这样就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又培养了思维的多向性。在指导写《美丽的秋天》时,让学生回答“秋天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学生想象不出,于是,我播放了有关秋天的一段录像:在悠扬的乐曲中,一幅幅金秋的美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有田野,有果园,有庄稼,有花木,有收获的农民……看完录像,学生的小手举得高高的,争着说:“我到果园里寻找去秋天,我发现了黄澄澄的梨,紫色的葡萄,又大又红的荔枝。”“我来到了田野,我发现了红红的辣椒,紫色的茄子,绿油油的蔬菜。”……在一系列生活场景的再现下,学生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素材如泉水般涌现。

五、用信息技术,提高作文评改效率

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不断提高作文质量。“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大家在多年作文教学改革和探索中所达成的共识。相继出现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自改、小组互改及师生综合改等评改作文的方法和措施,但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毕竟有限,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我将作文评改方式由纸上转移到多媒体中,评改方式由针对个人转向面对集体,师生共改,集思广益。具体做法是:学生初成作文后,教师浏览,并按训练重点和作文要求,选择反映共性问题的好、中、差作文各两篇,用复印机将其复印后投影在银幕上。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教鞭所指之处,或教师示范改,或师生评议作者改,或学生多人“接力”改,等等,方式灵活。虽均为口头评改,但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无论是肯定作文的成功之处,还是纠正有代表性的错误,均能做到视听结合,集体受益。教师能节省大量批改时间,可谓事半功倍。总之,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为学生的作文引来了活水,给作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在作文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教与学之间架起科学的桥梁,发挥语言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教学教学方法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
浅谈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回归策略
作文教学中有关“审美”的探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