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描写训练的几点策略
2015-09-10谢水莲
谢水莲
[摘 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基本的写作方法,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阅读教学、摘抄积累等形式,采用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读写结合 训练坡度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9-089
作文离不开描写。描写是小学生首先应掌握的一项基本写作技能,也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少的写作基本功。而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要求有老师扎扎实实的训练。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并训练他们熟练地掌握这些方法,是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读写结合
模仿,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途径。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优秀范文,是学生进行作文的好例子。我们要善于寻找课文中读写训练的切入点,深入挖掘课本中的资源,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表达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描写能力。在训练课中,如何夯实习作基础知识呢?我认为可以从作前、作后两个阶段下工夫。作前,要根据习作要求和学生实际进行预测、猜想,设计针对性较强的训练课。作后,从学生习作中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1.作前训练
三年级上册的多篇课文中有多次对话描写,对学生进行对话描写训练是很好的时机。我在学生学习了《小摄影师》后,对学生进行对话描写训练。
学生通过阅读交流后发现:对话可以分段写;提示语可以有变化;对话描写还能让读者认识人物。接着,我设置情景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在后续的课文教学中,我略加点拨,让学生慢慢揣摩,从点点滴滴中悟到写作方法,把作者的表达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写作素养,学会迁移,学会运用。
2.作后训练
学生完成习作后,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一个切入点,对学生进行训练。
如一位老师在指导写《难忘的一件事》时,发现学生在描写事情发展的经过时,语言平淡无味,很多学生都用叙述性的语言,不让故事中的人物开口说话。就算有对话描写,也是呆板的“我说”“他说”“老师说”“爸爸说”……于是,这位老师在讲评课上结合学生习作中的句子设计了一个对话描写训练的环节,使学生体会到:对话也可以写得很精彩。
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进行训练,容易见成效,长此下去,学生的习作水平一定有所提高。
二、训练有坡度
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我们要充分了解班级学情,找准合适的训练点,扎扎实实地进行每一项训练。有些训练比较简单,可以采用简单直接的训练,一步到位。有些训练有一定的难度,要制定好训练步骤,由易到难,逐步到位。
《少年闰土》一课,作者对闰土的外貌描写细致传神,可以作为一个训练切入点。我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分两个层次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第一个层次仿写训练:观察班上一位同学,用准确的语言写出他的外貌特点,让人一读就能猜出他是谁。
第二个层次仿写训练:“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心愿,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师:你从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从“戴小毡帽”中看出闰土是一个农村的孩子,从“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看出他得到家人的疼爱。
三、激发积累兴趣
为了丰富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有后劲,教师经常让学生摘抄优美的句子和片段。但由于没有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积累的句段没能内化吸收,很多不能成为习作的有用材料,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厌倦,积累变成了负担。
我曾经在三至六年级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道问题:你读书时是否有摘抄的习惯?
结果显示,主动摘抄的学生只有11%,77%的学生对摘抄不太感兴趣,12%的学生根本无视老师的作业。这样的学习是低效的。
我们应对学生的积累进行有效的指导,并注意兴趣的激发。如在每次习作课前,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写作描写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方法。训练课后,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或课外积累一些表达方法以及精彩片段,然后在班内定期开展展示活动。通过交流会,学生把自己积累的“宝贝”展示出来。展示的形式,或背诵,或朗读,或粘贴,表现好的就奖星,每月评选积累“小富翁”。用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情绪高涨,享受积累带来的乐趣,把兴致勃勃的积累劲头持续下去。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