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语文课堂的美丽风景
2015-09-10秦玲
秦玲
[摘 要]目前,语文课堂一问一答、一教一学纵然让教师从容不迫地完成教学任务,却缺少了生成与灵动。而互动使一板一眼的课堂走向和谐与圆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构建师生互动、内外互动等,以深度解读文本,适度拓展资料,激扬学生思维,使课堂教学奏出美妙的乐章。
[关键词]语文课堂 互动 文本 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9-016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常给人一种一板一眼的感觉:教师通过提问,传递教的内容;学生通过回答,反馈学的结果。这样的一问一答、一教一学纵然让教师从容不迫地完成教学任务,却少了一点生成,减了一份色彩,缺了一些灵动。小学语文课堂总是走得循规蹈矩,失却一路互动的美丽风景。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相互联系,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互动,润滑了干涩的师生问答,连通了独立的生生思考,拓宽了有限的课文空间,凝聚成了一种“强磁力”,构建了一个互动场,使得一板一眼的课堂走向和谐、圆融,奏出美妙的乐章。
一、构建师生互动,深度解读文本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总认为解读教材、开掘文本是教师的事情。诚然,教师必须对教材全面解读,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吗?叶圣陶老先生就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待坐听老师之讲说。”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求知的习惯很重要。例如,江苏太仓市城厢镇第三小学朱伟老师在执教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珍珠鸟》一文时,就以“这原本怕人的鸟,胆子怎么变大了呢”为目标,请学生默读课文四至六自然段,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经过思考后,一个小组的学生上台,围绕第六自然段进行学习展示交流:
生1:我们从之前的段落中感受到了小珍珠鸟逐渐地对作者放下戒心,后来他们简直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而在第六自然段中,让我们感受到此时的作者与小珍珠鸟之间产生了一种美好的情感。
生2:其中有一些词,如“落”“生怕”“趴”“好熟”“咂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这份美好。
师:我们就看刚才你说的这些词语,哪些动词让你体会到了这是种美好的境界?
生2: “趴”“睡”“砸”。
师:可见动词用好了,作文也就写得好。
生3:老师,我觉得这境界之所以美好,除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动作描写到位之外,还有作者的心理描写也很好。比如,“生怕”这个词,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呵护。
师:既然说到作者的心理,那我们看作者对这美好的境界想到没有?
……
从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学生的自信,感受学生的智慧。学生的交流并不从教师的提问开始,而是直言自己的学习收获,并在交流中相互补充。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教师只进行了两次提问,一次是引发学生直接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另一次是帮助学生转换阅读视角,把注意力从小珍珠鸟转移到作者身上。教师提问的目的不只是寻求答案,而是教会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方法。在这样的互动交流中,每一个问题都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每一个答案又都是学生自己找寻的,教师只是顺势参与他们的讨论而已。这一“顺势”,引发了课堂高潮,迸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正如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说:“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互动是一味催化剂,催生出解读文本的有效途径。朱老师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课堂,师生一同探究文本的奥妙,让学生深度地解读文本。
二、构建内外互动,适度拓展资料
2011年版语文新课标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在课内阅读课堂中,合理进行课外资料的拓展必不可少,这有利于打通已有知识和未知世界的隔阂,构建学习课文和拓展眼界的平台,引一渠活水于互动课堂中。例如,江苏太仓市荣文学校王永老师在执教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七律 长征》时,在导学单中大量拓展课外资料,为学生开辟出一条阅读文本的新路。
生1:我批注的诗句是“乌蒙磅礴走泥丸”。我从拓展资料中找到这样一句话“乌蒙山最高峰达4000米,峡谷深陷,如刀切斧削。登高望远,山外有山,峰外有峰,实在壮观”。我觉得这一句说的就是乌蒙山“磅礴”的特点。
师:画出来。(学生画)看一看前面的“五岭”和“细浪”,你觉得你还要再画什么?(学生画泥丸)
生1:4000米,相当于我们教学楼1300层那么高,可是在红军眼中,它就像泥丸一样。
生2:我批注的诗句是“金沙水拍云崖暖”。拓展资料里说“金沙江水流湍急,两岸山岭高耸入云,与江面高差达2500~3500公尺,是世界最深的峡谷之一。”两岸山岭高耸入云就是云崖。从“云崖”我体会到金沙江很难渡过,可是红军还是渡过了,所以诗人选金沙江作为万水代表。
生3:(组长)你们理解得真好。请你们两个读好这两句,读出金沙江和大渡河的危险。我们男女生来分开读,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生4:我们俩发现了这两句是“暖”和“寒”的对比。我觉得红军渡过金沙江应该是在春天,所以作者说“暖”。
生5:我批注的是“大渡桥横铁索寒”,我认为红军过大渡河是在冬天,所以用“寒”。并且,下面一句写岷山千里雪,也是寒冷的。
师:假如老师告诉你们,这里的“暖”和“寒”并不是指的春天和冬天,你又该怎么理解呢?这是你们手上的那一份拓展资料,这场战斗叫做——巧渡金沙江。自己读一读,说一说你心中对“暖”的感觉。
生6:这不废一枪一弹就赢得胜利,真让我们暖到心里了
师:大渡河边也发生了一场战斗,叫做——飞夺泸定桥。(看录像)说一说你心中“寒”的感觉。
生7:害怕、担心、伤心。
……
若课堂上没有课外资料的引进,学生是不容易学好这首词的;如果这些资料经由教师之口干巴巴地描述,学生又将如何主动深入地学习?而这些恰当的拓展作为学习资料适度引进,学生便能主动地将课内文本与课外资料相互结合、激荡,引发出学生的个性解读。犹如泰戈尔说的那样:“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互动是一味润滑剂,交汇出课内外知识的融通之路。王老师的课堂构建了内外互动,用课外之“水”打磨课内之“石”,适度拓展的绝妙就在于此。
三、构建生生互动,高度激扬思维
爱尔兰诗人叶芝认为: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在互动的课堂中,质疑就是一把火,一把燎原学生思维的星星之火。笔者在执教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三亚落日》时,为帮助学生体会比喻的妙处,从课外拓展了一个比喻句。出示:
太阳在这个时候,成了一个大的红色的轮子,落在远处的山地上,那些层层叠叠的群山,都变成紫褐色的一抹,涂在天际,河里的水波,天空的云彩,都变成五颜六色的,放出一个傍晚时候的光辉。(丁玲 《给孩子们》)
生1:作者在这里将太阳比作一个大的红色的轮子,写出了太阳的形态美和颜色美。
生2:我有疑问。轮子本身并不美,我并不觉得作者的比喻有什么值得赞赏的。
生1:我来帮你做解答。老师,我能到黑板上用图画表示吗?(得到同意后)请你看一下,文中描写的是太阳“落在远处的山地上”(画了一座山),而太阳是圆的,轮子也是圆的,(画了一个轮子)此时你发现了什么?
生2:哦,我知道了。作者这样做比喻,让我感受到了这太阳下落得速度很快,就好像轮子滚下山一样。
生1:对,你的想法和我一样。老师,我们这样理解对吗?
师:我觉得你们的理解贴合文本内容和事物特点,这样理解是对的。
(全班掌声)
高年级的学生已养成了个人的阅读喜好,形成自身的阅读品位,因此在理解文本时不免会带上个人的情感色彩。“思维由惊奇和问题开始”(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语)。在互动的、开放的课堂中,学生们能大胆地对文本提出质疑,这本身就是值得赞赏的事。一个学生的问题开启了另一个学生的思维,后者图文并茂地与全班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理解。正如萧伯纳所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互动是一味兴奋剂,激扬出思维交流的闪烁火花。这样的课堂构建了生生互动场,师生的思想情感在这里碰撞交流,放射别样的光芒。
四、构建学用互动,广度迁移知识
美国教育界流行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我做了,我懂了。”学习需要落实在手上,扎根到脚下,运用于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懂到位,学到底。2011年版语文新课标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与实践,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例如,江苏太仓市朱棣文小学杨丽君老师在教授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狼和小羊》时,出示“弄”的古文字,并让学生猜猜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有的学生说:“可能是两只手把一块玉托上去。”有的学生说:“会不会也是在玩啊!”接着,老师出示“争”的古文字,让学生来猜意思,帮助学生了解字义。“下面请小朋友看老师在黑板上写这两个生字。”
教师转身拿起粉笔开始要进行书写。突然,原本粘贴在黑板上的画好田字格的小黑板迅速滑落,这时底下一片笑声。这时,教师慢悠悠地转过身来,说请一位同学上来帮忙一下,一个学生雀跃上台。“请你用两只手把黑板弄上去!”孩子用双手把黑板往上托,托到一定程度,老师也加入到托黑板的行列中。这时,教师说:“看,我们四只手争着把黑板弄上去!”这时,孩子们顿时领悟了老师的用意,不住地点头表示认同。一场突发情况就这样圆满地化解了。学语文要生活地学,灵活地学。正如徐志摩的诗句:“在水泥地上行走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脚印。”互动是一味调味剂,调配出语言文字实践的味道。杨老师的课堂构建了学用互动场,让学生行走在知识与生活的土壤上,深度迁移知识的价值就在于此。
互动是一味催化剂,催生出解读文本的有效途径;互动是一味润滑剂,交汇出课内外知识的融通之路;互动是一味兴奋剂,激扬出思维交流的闪烁火花;互动是一味调味剂,调配出语言文字实践味道。互动描绘出语文的美丽风景,演奏出课堂的绝彩华章!
(责编 韦 雄)